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有人说这是个弱鸡互啄的时代,也有人认为这是战神扎堆的黄金时代。
要解开这个谜题,不妨从两个关键点入手:一是名将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对外族战绩的表现。
想象一下,如果你穿越回三国,你会看到一个群雄并起、英雄辈出的世界。
这个时代虽然短暂,却涌现出了无数令人敬仰的将领。
翻开史书,你会发现三国时期的名将数量惊人。
武庙十哲中,诸葛亮作为唯一入选的三国人物,就占据了十分之一的位置。
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再看《十七史百将传》,这部专门评述古代名将的传记中,春秋战国占了13人,两汉28人,而三国竟然也有13人之多,包括张辽、张郃、徐晃、李典、邓艾、司马懿、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陆逊、吕蒙和陆抗。
魏晋南北朝19人,隋唐25人,五代2人。
三国以不到3%的时间占比,却贡献了13%的名将,这样的比例不可谓不高。
除了这些荣誉评选,三国武将在正史中的列传也最多。
比如五子良将、曹魏八虎骑、江表十二虎臣等,只是因为五虎将被后世吹得太过了,导致其他名将反而不那么显眼。
这种现象其实反映了人们对英雄的一种逆反心理,越是被吹捧得高的,人们反而越想挑刺。
评价一个时代的军事实力,光看内部战争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看对外族的战绩。
三国时期,中原群雄不仅忙着互相争斗,还时刻提防着四周的外族侵扰。
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三国时期的将领们依然能够用余力把四周各族打得落花流水。
在西北方向,张奂、董卓等人多次击败羌和鲜卑的进攻,并收编了不少外族为己所用。
公元166年,张奂在张掖大破十万鲜卑联军,迫使二十万南匈奴和乌桓人投降,鲜卑不得不远走他乡。
公元167年,东羌与先零羌劫掠三辅,董卓率兵出击,斩其首领,俘虏了一万余羌人。
西凉铁骑之所以威名远扬,正是因为有大量善骑射的羌人和鲜卑人加入。
东北方向,公孙瓒和他的白马义从更是威名赫赫。
公元180年,公孙瓒以三千骑兵大破三万乌桓军,乌桓首领贪至王率千帐归降。
188年,公孙瓒于辽东石门大败叛王丘力居所率乌桓军,左右翼骑兵因此战得名“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的威名从此传遍北方,成为乌桓人心中的噩梦。
西南方向,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家喻户晓。
他不仅平定了西南蛮夷,还将南中七郡纳入版图。
后来刘禅投降时,七郡也未敢叛蜀降魏,甚至司马氏对南中的统治,还要借助原蜀汉永昌太守霍弋的帮助。
可见蜀汉在西南的威慑力多么强大。
东南方向,孙吴势力同样不容小觑。
210年,吴将步骘兵夺交州,袭杀苍梧太守吴巨,交州土著士燮兄弟“相率供命”,“南土之宾”划入东吴版图。
216年,陆逊率军讨平山越,以当地健者组建山越军。
230年,吴将卫温、诸葛直率军直入夷洲,这是史籍中大陆军民至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载。
曹操更是三国时期的超级明星,他灭乌桓,大破南匈奴,吊打鲜卑,胡、汉降者二十余万。
此外,还有张辽、张既、马超、夏侯渊、梁习等人,都是胡人十分害怕的中原名将。
虽然不能说胡人见之望风归降,但也足以让他们闻风丧胆。
三国都乱成啥样了,也不见西方和北方外族打进来,这含金量还不足吗?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三国时期的外族不强。
但是看看几十年后,那些当了多年孙子的外族祸患有多大就知道了,都是三国时期被打分裂后的小弟称雄。
魏晋十六国第一个称帝的外族、匈奴后裔刘渊为何舔着脸以汉为国号,以及所谓的“汉独以强亡”,不能不说都与三国时中原群雄吊打外族有一定关系。
我的理解是,三国时期很多人同处高水平竞技状态,所以打不出其他时代那种虐菜的感觉。
像田豫这种名声不显的,在其他朝代也是一个镇关大将,未必就比韦孝宽这样的名将差。
所以,三国不是弱鸡互啄,而是战神扎堆。
回到最初的问题,三国到底是弱鸡互啄还是战神扎堆?
答案显然更倾向于后者。
三国时期的将领们不仅在国内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更在对外族的战斗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是这些辉煌的战绩,让三国成为了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英雄时代之一。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三国时期的将领们并不是弱鸡互啄,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神扎堆。
他们不仅在国内战场上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更在对外族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些事迹不仅证明了他们的实力,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的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认识到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的真实面貌,而不是被一些片面的观点所误导。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三国时期有新的认识,也欢迎你分享自己的看法。
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天下英雄唯曹刘,赤壁夷陵两把火。但凡能开大一统的都不会有这种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