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古今成大事者,都要经过的3种境界

南枫希 2024-07-15 21:46:19

浮躁即轻浮急躁的意思,它是一种负面心态。

一个人如果有轻浮急躁的心态,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的。

——《格局》

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结果往往一事无成

《孟子·公孙丑上》有个寓言故事:

说的是宋国时期,有个人想让自家田里的秧苗长得更快,他不想着勤于浇水施肥,却把小苗一一往上拔。

回到家,他还开心地告诉家人,虽然自己累坏了,但总算帮田里的秧苗长高了。

他的儿子听后觉得不可思议,急忙到田里去看。

结果可想而知,小苗全都枯萎了。

那个浮躁的宋国人急于求成,殊不知,植物生长须依赖一系列条件:适量水肥,充足的时间。

一旦违反它的生长规律,结果就是费了半天劲,却把事情办坏了。

现实中,也有很多人经常会心浮气躁,做事毫无准备,又缺乏计划,单凭脑子一热、兴头一上来就动手去做。

见别人写了篇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响,就想去学习创作;见某个专业应用甚广,就想去学习……

可由于缺乏对学习的长期性、艰苦性的认识,事先也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只一味求“速成”。

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很快失去信心,打退堂鼓。

众所周知,一铁锹是挖不出一口水井的,一口也吃不下去一个胖子。

正如明朝时边贡的一首诗《侠客》中描述的:

少年学书复学剑,老大蹉跎双鬓白。

四海无家行路难,千金买宅知谁惜。

有位少年,年轻时踌躇满志,努力学习各种技艺,刚要坐下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去学习击剑。

如此浮躁,随着时光流逝,到头来却落得一事无成,徒留岁月蹉跎的感概与无奈。

稳重冷静、心恒志专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浮躁的人往往自我控制力差,容易发火,对学习和事业影响颇大。

故应力戒浮躁,培养稳重冷静的气质和精神。

一个人只有保持冷静的心态,才能思考问题,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站得高、看得远。

《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以弱胜强的典故:

鲁庄公十年,齐鲁两国的军队对阵于边境,当时,鲁国势弱,齐国势强。

齐军战鼓声声,振奋人心,鲁庄公正欲迎战,却被曹刿阻止,直到齐军第三次擂响战鼓,曹刿才同意出击。

齐军被击败连连后退,鲁庄公急忙率军准备乘胜追击,又被曹刿阻止。

曹刿经过仔细观察,发现齐军军旗大乱,这才让鲁庄公去追。

事后,鲁庄公追问缘由。

曹刿解释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深知,军队的士气和战机很重要。

况且,齐国乃是大国,其心难测,因此,曹刿担心他们撤退是早有埋伏,直到看到齐军军旗散乱,确定是溃逃而非埋伏,这才乘胜追歼。

正是由于曹刿的稳重冷静,善于思考,才令鲁国以弱势却大获全胜。

在《荀子·劝学》中,有一段话发人深省: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软体动物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劲的筋骨,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而螃蟹有那么多条腿,还有两个大蟹钳,却只能寄居在蛇或黄鳝的洞穴中。

究其原因,在于螃蟹性情浮躁。

由此可见,只要心恒志专,涓涓细流也能汇聚成苍茫大海,拳头大的石头堆起来,也能形成巍巍高山。

只要勤勉努力,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即便自身条件差点,也能有所成就。

古今成大事者,无不经过这3种境界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读书的3种境界,这也正是古今成大事者,需要经历的: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是说必须站得高、看得远,选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小米科技的创始人雷军,在大学期间就对计算机技术充满热情。

毕业后工作的过程中,他敏锐地洞察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毅然决定创立小米公司,致力于打造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智能电子产品。

这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是说一个人在认定了目标后,就要刻苦学习,为实现目标奋力拼搏,即使衣带宽了,人变瘦了,也始终如一,不后悔。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居里,一位波兰裔法国籍的科学家。

在当时的科学界,对于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尚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居里夫人对这一未知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实验室的条件极其简陋,设备匮乏,资金紧张,但她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

她需要从铀矿石中分离出极其微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个工作异常艰苦和繁琐,需要长时间的手工操作和精细的化学分析。

而且,她所接触的放射性物质对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但她不顾自身安危,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

这个过程耗费了她多年的时间和巨大的精力,让她的身体日渐憔悴。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不懈的努力,她终于发现了两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说,经过无数次的追寻后,回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已然就在眼前。

当年,爱迪生为了发明实用的白炽灯泡,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尝试了无数种材料。

最终,当他回顾之前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时,发现了一种合适的灯丝材料,成功发明了白炽灯,为人类带来了光明。

写在最后

现如今,成功的机会有很多,这本是好事。

然而,大多数人只看到别人令人羡慕的成果,却不问他人成功背后的艰辛。

于是,他们做起了心想事成的美梦,进而陷入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误区。

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能力不比别人差,吃的苦也不比别人少,却往往不如人,委实委屈。

殊不知,要赶上或远超别人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先远离浮躁。

然后,立足现实,确定目标,制定措施,并付诸实践。

唯有循序渐进,稳步向前,做到了以上提到的3种境界,才有成功的可能。

1 阅读:26
评论列表
  • 2024-08-03 21:53

    其实说了这么多,还不如说你先去学哲学吧,能区分的开真哲学和伪哲学,你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