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子曾说:“三思而后行。”
人生在世,能否顺遂,关键在于其思考的深度及为人处事的格局。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不要让琐碎之事消磨自己。
遇事不冲动、不较劲,远离愚人烂事《论语·卫灵公》有云:“小不忍,则乱大谋。”
为人处世,需要忍耐和克制。
明朝时期,有位名叫李贤的官员,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却每每遭人嫉妒。
有一次,在朝堂上,一位与李贤政见不合的官员,当着众人的面,对他百般刁难,言辞激烈,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李贤却面色平静,并未当场作出回击。
当他回到家中,家人却为其气愤难平,纷纷劝说他要予以反击,不能让对方这么嚣张。
李贤却笑着说:“他冲动无礼,若我与他一般见识,岂不是也跟他一样,成了失智之人?”
果不其然,后来那位冲动的官员因自己的鲁莽行为,得罪了不少人,最终自食恶果。
而李贤则因其沉稳、大度,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与支持。
《增广贤文》中讲:“退一步雨过天晴,忍一时风平浪静。”
遇事不冲动、不较劲,对方冲动,自己要冷静;对方无礼,自己要有礼,如此方能远离那些愚人烂事。
不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和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
把心态放好,才是最大的智慧。
坦然面对不如意之事,不抱怨才最明智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孙少安开办砖厂,起初因为技术问题,遭遇了重大失败,不仅损失惨重,还欠下一大笔债。
面对这样的困境,他的妻子忍不住抱怨,觉得日子没法过了。
但孙少安却并未抱怨,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他四处请教,重新筹措资金,改进技术,最终让砖厂起死回生。
电视剧《都挺好》中也有相似的一幕:
苏明玉被二哥打伤住院,她满心委屈、满腔愤怒,本想将二哥告上法庭,让其受到应有的惩罚。
但冷静后,她还是选择了放下仇恨,不再抱怨。
因为她深知,抱怨和仇恨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渊。
孙少安和苏明玉,面对挫折,前者积极应对,后者坦然放下。
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生活中的挫折,你也可以看作是考验,但我更愿意称之为成长。”
的确,这就是生活。
它充满了各种不如意,你越是抱怨,它越是刁难你。
与其如此,不如坦然接受,不抱怨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格局打开,不逃避,方能有所成就生活中,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拦住你的去路。
如果只是一味抱怨、逃避,生活只会变得愈发艰难。
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个片段:
阿甘在跑步时,鞋子掉了一只。
他没有停下脚步去捡,而是继续奔跑。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还要赶路,不能因为一只鞋子耽误了行程。”
由此可见,与一些小挫折计较,最终耽误的还是自己。
苏轼和王安石两人,在政见上多有分歧,王安石得势时,苏轼却多次被贬。
面对如此遭遇,苏轼没有怨天尤人。
在被贬之地,他依然关心民生,吟诗作词之余,做出了许多功绩。
清醒着不冲动是修养,活着不抱怨叫超脱。
不难想象,如果苏轼一味抱怨,与王安石针锋相对,其结果可能就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苏轼是何许人了。
故而,与其为坏事烦恼,不如以豁达的心态,接受生活的不如意,不抱怨不逃避,将精力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唯有如此,才能踏上人生成功的道路,方能展现出人生的大格局。
写在最后电影《卧虎藏龙》中有句话说得很好:
“把手握紧,里面什么也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格局即是一个人的胸怀、气度,它体现在为人处世之中,影响着一个人的视野和未来。
一味冲动行事,急于发泄情绪,最终出了风头解了气,却输了格局,成了笑柄。因此,不妨给自己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
用宽容成就人生,用退让救赎灵魂,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从容、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