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医院收治了一个老年女性患者,有三个子女但是都不在身边,跟老伴两个人相依为命,一个83岁一个87岁,基本上都丧失了自理能力。老太太患有严重的慢阻肺和冠心病,一到冬春季节就需要频繁地入院治疗,老头子虽然体格比老太太硬朗一点但是脑子不太清楚。
两个人虽然一个是退休工人一个是退休教师,有医保也有退休金,但是没有人照料的生活过得一塌糊涂。老头子身上穿的羽绒服,可能是哪个子女给买的,看得出来是个大牌,但是由于长久没有清洗和护理,上面布满了厚厚的一层油污让它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身上的衣物、鞋子也都灰扑扑脏兮兮,一头白发和胡子也很久没有打理,乱糟糟的还散发着一股怪味儿。老太太身体很不好,走几步路就要歇上几分钟喘息,身上的衣服比老头干净一点,但是因为身体原因身上有一股刺鼻的尿臭味~ 由于住的偏远,这俩老人每次来医院看病,都要互相搀扶着在烈日和寒风中等上十几分钟的公交车,下了公交车还要颤颤巍巍地走几百米路最后再爬个山坡步行到我们医院。
我也有想过好几次他们也不缺那点钱为什么就不能打个车?可是问过之后才知道,这个时代,真的是已经把这些老年人给远远抛下了。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打不上网约车,出租车不在他们住的地方出没,社交范围又极其狭窄,身边找不到什么能帮忙的人,所以就只能靠自己。而他们自己呢,又什么都不懂,几乎是完全的跟这个新世界割裂了。特别是老头子给老太太要给陪护,但又睡不惯医院的陪床椅,每天晚上都需要坐公交车返回家里睡觉,早上又带着保温饭盒坐公交车回到医院给老太太送饭,这其中的艰辛我们无法想象。 两个老人,一个体弱的需要照顾另一个病重的,个中艰难实在是难以叙说。
有一天我没忍住,问了一句老头子“你们的子女呢?让他们回来啊”。老头一听我提到子女,瞬间情绪崩溃,眼泪就跟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噼噼啪啪地开始掉,一边流泪一边哽咽着告诉我,一个儿子在上海,俩闺女一个在成都一个在厦门,一年就回一次家,平日里也不怎么打电话。87岁的老年人,脆弱地像个小孩子一样在我面前嚎啕大哭,任我铁石心肠看了也特别的于心不忍。但是我也无法责怪他们的子女,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逼着年轻人需要出去闯一闯,巨大的生存压力让我们都自顾不暇,很少有人能有精力回过头顾及一下父母。再加上老太太一年要住十几次院,再多的爱意和愧疚也会被消耗干净,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是我们的祖先用上千年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真理。
况且这俩老人,在外人看起来可能真就是什么都不缺的类型。有房子有退休金有医保,表面上看起来安稳富足,颐养天年,实际上生活质量极差,毫无尊严,完全就是在风浊残年中苟延残喘。虽然手里握有大把退休金,可是他们根本没有什么行动能力花出去,甚至自己拿着银行卡去取个钱都困难。虽然有医保不用担心住院费用的问题,但是他们最怕住院,因为没有人照顾没有人能帮他们,不会打车不会点外卖,什么事情都需要自理,就连请个护工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请,上哪儿请该找谁。
他们的子女是不要他们了吗?我想未必,就两个老人的描述来看,子女都是有出息在大城市里扎根生活的人,不像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可能在他们看来父母在老家养老过得舒舒服服,完全没有想到父母在家活得这么辛苦。可能是他们自己年纪也不小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子女,儿孙,在大城市的生存压力下让他们身不由已。也可能是这一代的老年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接受不了社会养老的生活理念,不愿意去养老院也找不到合适靠谱的保姆,只能自己辛苦的活着。
这俩老人在我接触过的老人中还算情况比较好的两个。据我观察,但凡是住院的那些老人,只要子女不在身边照顾,都是过得无比孤独又辛苦,有老伴陪伴的能稍微好一点,独居的那就只能用凄惨来形容。身体上的病痛和精神上的孤独,让他们情绪极其容易崩溃,又脆弱又敏感,经常只是开口问了一句“有没有人照顾你?子女在哪里?”,就能刺激的他们嚎啕大哭。有时候陌生人一点点微弱的善意,公交车上让个座,病房里临床赠送一点吃食,小护士关心几句,都会感动的他们老泪纵横。他们有的人不缺钱也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只是太缺少照料和陪伴,关心和爱护。
那些住在城市里有退休金有医保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尚且如此辛苦,那些住在农村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积蓄子女又不是身边的老年人,他们的生活我更是不敢去想。因为这种老年人基本上生了病就去个村卫生室开点药打个吊瓶,严重的疾病那就只能硬抗着然后等死,根本就不会进医院,我也基本上接触不到他们。 曾经收治过一个独居的农村老太太,肺气肿严重到几乎不能喘气了,才拜托她好心的邻居把她送到医院。相依为命的老伴早些年去世了,她一个人守着老屋和一点田地在村里孤苦无依地苟延残喘着。
有两个女儿早些年都嫁到外地,一年难得回来几次。曾经也去两个女儿家小住过几次,但是因为自觉到太拖累女儿,住着也不自在就回老家自己住了。两个女儿倒也不是完全不管不顾,定期给老人打钱,但是对老年人来说只有钱远远不够?生活在农村里的老人,取个钱要走好几里路去镇上的银行,农村没有出租车,公交车也只在镇上跑。每次取钱要么自己走一步喘一步地走几公里去镇上,要么就低声下气地拜托街坊邻居。可是即使有钱了也不怎么能花出去,农村里没有大商场只有小卖部,采购生活用品要隔几天去一次镇上的集市,就他们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说完全做不了这个事情。
如果生了病,那只能去村里的卫生室,头痛感冒还可以治疗到,像那些大病完全就没有像样的医疗条件。去医院又再一次面临着自己去不了,没有人照料陪床的问题,所以他们的余生就只剩下吃饭、呼吸和等死。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辛苦操劳大半生,年轻时疲于奔命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伺候父母养育儿女,到自己老了就只能过这种不想死但只能等死的生活,那我们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就是为了来这个世界上受苦的吗?那可真是太让人绝望了。
我看评论区很多人说人老了为什么不进养老院?为什么不找保姆?这跟晋惠帝何不食肉糜有什么区别?在当代社会,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强的生存能力负担自己和家人生活的,也不是人人都能在这个社会丛林里竞争到年薪百万走上金字塔顶尖的。没钱吃穿,不敢生病的穷苦人遍地都是。去养老院便宜的那种条件还不如自己在家,条件好点的要每个月好几千根本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我见过的很多老年人,他们很多牙齿掉光没法吃饭,眼睛白内障到几乎是失明,腰腿痛到走不了路,心脏难受到喘不上气也不舍得花一点为自己看病,更别说花钱养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