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国内娱乐版新闻被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消息所占据,尤其是当内娱艺人登上了红毯秀,各种溢美之词可谓是层出不穷。
看了一下,文案大同小异,赞扬参与其中的内娱艺人获得了海外的认可,已然成为了国际明星,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尴尬一刻
恰逢此时,在网上发现了一张图片,虽然图中之人背对着镜头,但依然可以辨认出是朱一龙,对面则站着一众国外记者。说起来颇为尴尬,居然只有零星几人在拍摄朱一龙,大部分记者齐齐望向了另一边。
平心而论,朱一龙在内娱也算是一线艺人了,怎么到了戛纳如此不受重视?网上言之凿凿的海外认可哪里去了?
答案很简单,内娱在东亚以及东南亚的确具有影响力,但也仅此而已了。至于欧美地区,对内娱的了解恐怕是一片空白,当红小生也好,当家花旦也罢,人家压根儿就没听说过。如果是成龙、李连杰,或许会有所耳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红毯背后
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无人知晓,为什么戛纳还要邀请内娱艺人去走红毯呢?
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作品入围,例如朱一龙,其主演的《河边的错误》便是参赛影片。另一种是商业合作,内娱艺人以某品牌代言人的身份出席,譬如说关晓彤。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戛纳想要借机扩大自身在内娱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后者相当于一种利益交换,品牌方利用内娱艺人的知名度抢占国内市场,而内娱艺人同样要借助品牌方的推荐得以亮相戛纳。
换而言之,内娱艺人之所以能够受到邀请,与是否获得了海外的认可,实际上没有什么关系。那些听起来极为受用的溢美之词,只是营销文案而已,目的是为了满足粉丝们的虚荣心。想必有人要说了,咱们自家艺人的优秀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那么不妨试想一下,当欧美一线艺人来到国内参加活动的时候,他们也会遭遇如同朱一龙式的尴尬吗?
作品为王
显然不会,这一点早已被多次证实了,究其原因只有一点,欧美的文化输出做得比我们成功。于是问题就来了,内娱也在做文化输出,而且非常努力,为什么成效不尽如人意呢?
举一个例子好了,内娱在近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人红作品不红的艺人越来越多。这说明内娱的导向是追人,而不是追作品,形成了艺人高于作品的现象。前提是饭圈文化的大行其道,粉丝习惯于将异性艺人视作伴侣,甚至催生出了“老婆粉”这一特殊的粉丝群体。不得不承认,该营销模式在东亚以及东南亚确实屡试不爽,但欧美的审美截然不同,相较于偏中性的花美男,更青睐于强壮的阳刚男。如此一来,追人不追作品的营销模式就失灵了,最终还是要靠作品来说话,但我们的很多作品又不具备竞争力。
竞争力不足源于艺人高于作品,当作品中出现显而易见的BUG时,一旦有人指了出来,粉丝便会群起而攻之,要么吐槽过于较真儿,要么索性扣上“拿钱来黑”的帽子。实际上只为维护自己心仪的艺人,自然也包括艺人的作品,久而久之就导致国产影视剧不愿意努力了,直接锁定高流量艺人出演,反正不论拍成什么样子,粉丝皆会吹捧、追捧。
然而精益求精恰恰影视作品前进的推手,好莱坞大片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以假乱真的视觉特效。假如好莱坞在视觉特效方面不较真儿,拿五毛钱的廉价特效来糊弄事儿,《复仇者联盟》系列的电影还值得去看吗?
综上所述,内娱现在沉迷于搞个人崇拜,很多人都在挖空心思包装艺人。相对应的,用来打磨作品的精力会减少,制作成本也会随之缩水,制作水准就可想而知了。作品不给力,一切全是空谈,没有作品的支撑怎么可能获得认可,所以只能在红毯上被冷落了。相信类似的尴尬不止朱一龙一个人经历过,对于内娱艺人而言,大概率早已是家常便饭了,大家相互之间心照不宣。
结语
想要改变现状,提升内娱艺人在国际上的地位,必须直面自身的症结所在,彻底解决艺人高于作品的顽疾。唯有如此,作品才会有竞争力,使得内娱艺人可以凭借有竞争力的作品在海外声名鹊起,真正实现文化输出。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