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长空之王》,整体感觉要优于预想,但没有网上吹捧得那么精彩,除了张挺(胡军饰)牺牲那场戏之外,大部分时间稍显沉闷。
至于张挺牺牲那场戏为什么能够催人泪下,在片尾给出了答案,连续播放了几位试飞员牺牲前的真实音频。 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与张挺一样,面对死亡时,他们没有胆怯,只有对家人的愧疚,希望战友们可以继续前进。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惑了,如此热血的题材,怎么会沉闷呢?
两次生硬的跳转
个人认为,原因应该出在了剪辑上,有两次跳转明显过于生硬,致使影片的连贯性大打折扣。
第一次是从众多飞行员中选拔七名试飞员,前一刻雷宇(王一博饰)还在跟邓放(于适饰)较劲,当大家等着看二人如何较量之时,不曾想镜头一转选拔已然完成了。显而易见,此处剪掉了大量的戏份,其中大概率包含了一些戏剧冲突的设定,一旦舍弃了,势必会拉平影片的起承转合。
第二次是张挺突然间安排雷宇与自己一起试飞新发动机,要知道在此之前,雷宇一直处于停飞的状态,并非试飞的最佳人选。因此张挺选择让雷宇与自己一起试飞新发动机,一定是受到了某些事件的影响,仅仅因为雷宇提出了尾旋伞的构想,恐怕还不足以促使张挺力排众议。与之前一次跳转一样,这里估计也删减了不少的戏份,从而使得雷宇参与试飞新发动机颇为突兀。
或许这就是撤档的原因
既然这两次跳转甚是不合理,《长空之王》为什么非要如此剪辑呢?
这大概就是《长空之王》在春节期间撤档的原因了,当时的解释是“为了能够呈现更好的制作效果”,也就是说在原版正片中,存在影响制作效果的内容。结合当前的正片来看,无疑与被剪掉的戏份有关,故而不得不重新剪辑。
关于被剪掉的内容,不妨大胆推测一下,多半是过于突出雷宇的主角光环了。事实上,即使是在当前的正片中,雷宇这个角色身上的个人英雄主义也是极为强烈的。影片一开始,雷宇便以极限操作追击敌机,使得发动机因超载而停车,差一点就机毁人亡了。后来在与张挺第一次试飞时,雷宇再次违规操作,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如此任性的人设,仿佛是似曾相识,与王一博在《冰雨火》中饰演的缉毒干警陈宇如出一辙,为了达成自己心中的目标,习惯于无组织无纪律。其实缉毒干警也好,试飞员也罢,服从命令听指挥皆是天职,不可能率性而为。稍有差池,便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几乎没有什么容错率可言。具体到《长空之王》,不仅试飞员是人中龙凤,飞行员也是万里挑一,随心所欲之人是不会被选中的。
事实上,有关雷宇的主角光环远不止于此,初次登场时,其护目镜的颜色为透明状,原以为是方便区分敌我,彼时敌机飞行员的护目镜是深色系。可在影片中第一次见到张挺试飞时,他的护目镜也是深色系的,与敌机飞行员别无二致。自此之后,但凡是与雷宇一起试飞,所有人的护目镜皆为透明状,哪怕到了影片结尾时,雷宇终于戴上了深色系的护目镜,也得保证能看到脸。于是争议就来了,对于《长空之王》这样一部影片而言,到底是还原现实重要,还是确保主角露脸更为不可忽视呢?
对于主角光环这件事,一定会有人力挺《长空之王》,至于出于什么目的暂且不论,但就事论事而言很难有让人信服的解释。譬如尾旋伞地面试验时,完全没有必要让雷宇等试飞员亲自上阵,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即可。尤其是某个镜头,真是瞬间让人破防,雷宇居然拿着角磨机在打磨尾旋伞的试验装置,这是认真的吗?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长空之王》的题材涉及了国之重器隐身战机,明显不适宜过于脱离现实的主角光环,春节时撤档多半是为了调整相关方面的剧情。可以预见,对于个人的这番推测,一定会有人指责为“拿钱来黑”,甚至扣上不尊重国之重器以及科研人员、试飞员的“帽子”。其实非也,将那些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塑造成愣头青才是不尊重,以影视化为借口只是在掩耳盗铃,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让故事凌驾于事实之上。
最后还是那句话,演了英雄不等于就是英雄,不论什么人,都没有资格将英雄与任何人、任何事进行绑定,以此来营销或控评。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只要小编你是说你是中国人,你说什么我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