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小作文,据说是刘雨昕粉丝“脱粉”之后所写,字里行间充满着回踩的意味。
根据个人的理解,简单总结了一下这位粉丝想要表达的四点不满:
1.做数据很辛苦
2.有人在催促粉丝氪金
3.粉丝热衷于互撕
4.艺人和经纪团队合伙割韭菜
平心而论,虽然在语言组织上稍显混乱,但这位粉丝归纳得算是比较全面了。
做数据
譬如说做数据这件事,“微博之夜”刚刚落下帷幕,从获奖名单中不难发现,流量艺人占据了八成以上。究其原因,流量艺人的粉丝在数据方面格外勤奋,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爆肝”。“爆肝”通常指熬夜打游戏,而熬夜伤肝,具体到粉丝群体,便是熬夜为自己的偶像刷数据了,怎么可能不辛苦呢?
氪金
氪金在饭圈也属于常态,而且重要性远在做数据之上,是“粉丝经济”基石。不论是明星的唱片、杂志,还是代言的商品,粉丝皆要进行购买,不然就不配称之为粉丝。不光要买,而且要多买,哪怕是根本不需要也得买,《青春有你第三季》的“倒牛奶事件”便是最为典型的例子。重点在于,不论商品的质量如何,一旦跟明星扯上了关系,必然会严重溢价,由此可见追星的开销确实称得上“烧钱”了。
粉丝互撕
至于粉丝互撕,官方也点名批评过不少的明星和粉丝群体,但当事人一直都是屡教不改。为此有人曾将粉丝群体比作是邪教组织,一方面对自己所青睐的明星极端崇拜,另一方面会视不同观点者为异教徒,不择手段去攻击、抹黑对方。比方说,有记者曝光蔡徐坤的“赊歌”行为,粉丝直接开启造谣模式,说人家是“拿钱来黑”。由此可见,在饭圈之中,是非对错已经不重要了,比拼的是好勇斗狠、敢于突破道德底线,这才是网络暴力的根源所在。
艺人与经纪团队
当然了,这一切尽在艺人及其经纪团队的掌控之中,目的也很简单,攫取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也可以理解为割韭菜。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艺人和经纪团队自然要通力合作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举一个例子好了,但凡对饭圈有那么一些了解,必然会知晓绝大部分的明星后援会,幕后的实际操盘手一般都是艺人的经纪团队。换而言之,明星后援会鼓动粉丝做数据、氪金、互撕,皆出自艺人的经纪团队。关于这一点,艺人不可能不知情,因为经纪团队的各种操作,同样需要艺人的配合。只不过,有的时候为了保住艺人的人设,艺人和经纪团队会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文案便是某某的行为不要上升至艺人本人。
结语
以上种种拼凑到一起,构成的谬论正是“饭圈文化”,充斥着自私与幼稚。自私的是资本,为了逐利而无所顾忌,践踏了公序良俗。幼稚的是粉丝,因追星而不能明辨是非,继而玩物丧志。故而,“饭圈文化”不仅是娱乐产业的毒瘤,更是和谐社会的绊脚石。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还追星?明星能给你什么?对你好的只有父母亲人好友?
到此一放,的确流量文盲,文盲之所以绝望,因为他身后有无数恬不知耻,不学无术,好色的老年女粉丝为其胡搅蛮缠无理取闹,摇旗呐喊,还有其幕后资本为其“造数据”!欲让其亡,先让其狂,我们静观其变![得瑟][得瑟][得瑟]
评论区水军不少呀
自己犯贱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