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害三年的新冠“一夜消失”,却留下5大奇怪现象,你注意到了吗

生远谈历史 2024-07-04 12:49:46

新冠疫情,仿佛一夜之间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如今再次提起它,就好像一场梦一样。

但是生活中那些改变,却清晰地告诉我们这一切都不是梦。

“慢就业”现象

由于经济下行和就业市场的压力,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慢就业"。

说白了就是先不急着找工作,给自己一个缓冲期,等待更好的机会。

2023年,咱们国家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158万,比2022年多了82万。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里说的,这"慢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从2015年的15.9%飙升到了18.9%。

根据多所高校发布的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

拿清华大学来说,2022届的毕业生里,有28.3%的人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而7.1%的人则决定出国(境)学习。

再看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那里的本科毕业生中有将近一半的人,也就是46.81%,选择了升学。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会选择“慢就业”,暂时不急于进入职场,而是花时间去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

再说说就业市场竞争加剧这事儿。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变得越来越难。2023年5月,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竟然达到了20.8%。

这么高的失业率,让不少毕业生觉得,还不如先提升自己,再去找心仪的工作,更别提,2024年还有1179万人。

当然,对职业发展的高期望也是"慢就业"的一个原因。现在的毕业生,对工作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找到既符合自己兴趣又匹配自己专业的工作。

另外,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也是个重要因素。家长们的支持和家庭条件的变好,给了毕业生们更多的选择余地。

91.0%的"慢就业"毕业生家庭都表示支持孩子的选择,这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底气去等待和选择。

他们选择慢下来,给自己一个思考和准备的机会,这或许也是一种更理智的选择。

许多人仍然保持着出门戴口罩的习惯

记得疫情刚爆发那会儿,口罩成了紧俏货,出门不戴口罩就像没穿鞋一样,感觉哪儿都不对劲。

时间一晃,疫情虽然有所缓解,但戴口罩却成了大家的日常,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疫情让我们更加珍惜健康,更加关注身体。戴口罩,已经不仅仅是防疫的需要,更是一种健康意识的体现。

世界卫生组织都说了,疫情期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增加了25%。面对这样的数字,我们怎能不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怎能不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呢?

戴口罩,已经从一种防疫措施,变成了一种社会规范。就像排队、让座一样,它被我们广泛接受和遵守。

很多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还是建议或要求大家戴口罩。这种习惯,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社会不平等加剧

疫情暴露了社会不平等的问题,咱们平时可能没太注意,但疫情一来,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日子是真不好过。

他们不仅得面对更高的失业风险,健康风险也跟着涨。

2023年5月份,咱们国家的青年失业率竟然高达20.8%,这要是搁在2018年,那会儿的9.6%跟现在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换句话说,这青年失业率直接翻倍还拐弯,高出了超过10个百分点。

咱们再来看看这不同学历的失业率。25到59岁的劳动力里,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失业率是4.4%,高中学历也是4.4%,大专学历稍低一些,4.1%,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失业率最低,只有3.2%。

这差别,您看了也得寻思寻思,学历这东西,对找工作的影响还真是不小。

再说说大城市的情况。31个大城市的城镇失业率是5.5%,这个数字比起青年失业率来,那算是温和多了。

不少人在疫情期间丢了工作,再找?难啊。市场竞争激烈,自己技能又不够硬,稳定工作就像那水中月,看着有,摸不着。

疫情期间,服务业、制造业这些低收入群体集中的行业,受到的冲击可不小,失业率自然就上去了。

尤其是对那些收入本就不高的人群来说,打击更是沉重。

世界银行的报告里头就提到了,全球收入最低的那40%人口,在疫情期间的收入损失,可真是让人心疼。

2021年的数据一出来,大家都惊了,这部分人的平均收入比疫情前的预测低了6.7%!而那些高收入的40%人群,他们的平均收入只下降了2.8%,这差距,简直让人不是滋味。

再说说这收入损失的收复情况,低收入的40%人群,他们还在为收复损失而挣扎,反过来看高收入的那部分人,他们已经收复了最初收入损失的45%以上,这速度,这差距,真是让人唏嘘。

从2019年到2021年,这短短两年时间,低收入的40%人群平均收入下滑了2.2%,而高收入的40%人群,他们的平均收入下滑幅度小得多,只有0.5%。

这巨大的差异背后,是啥原因呢?说白了,就是疫情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影响不一样。高收入人群,他们有更多的资源和手段来应对这种突发情况,比如投资、储蓄,或者是在家工作的能力。

而低收入人群,他们往往更依赖于日常的工作收入,一旦疫情来了,工作没了,收入自然也就断了。

低收入群体住的地方卫生条件差,医疗资源也跟不上,疫情一来,他们的风险就更大了。

比如医疗支出这块儿,疫情期间低收入家庭的医疗支出占比上去了,这经济负担,不是一般的重。

疫情来了,学校关了,大家都得在家上网课。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们,缺设备、缺网络,学习效果怎么能好?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现在的学业,将来找工作都可能受影响。

所以说,疫情不光是一场健康危机,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不平等的现实。

咱们得正视这些问题,想办法解决。毕竟,社会的进步不能只靠一部分人,大家都得跟上。只有这样,咱们这个社会才能真正的和谐,经济也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囤积药物

疫情那会儿,药品供应链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丁香医生7月07日发布的《2023国民健康洞察报告》里头就提到了,疫情期间,咱老百姓在家囤药的行为蹭蹭往上涨。

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大家心里都没底,多备点药,好歹能图个心安。

报告里说,这家庭药品储备行为的增加,可不只是随大流,而是大家真的开始重视起健康来了。

以前可能有个头疼脑热的,忍忍就过去了,现在呢?不得了,家里不囤点感冒药、退烧药,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这背后的原因,可不仅仅是因为疫情,还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对医疗资源的信任危机,以及对健康的高度关注。

就拿北京的李女士来说,疫情期间她可是囤了不少退烧药和抗生素,就怕万一用得上。可时间一长,疫情好转了,她却发现好些药都过期了,只能心疼地扔掉。

这事儿不是个例,人民网报道说,好多人那会儿都囤了奥司他韦和布洛芬,就怕疫情反复。

再说说这医疗资源的问题,疫情期间医疗资源紧张,不少人对医院药店的供应能力心里没底,就选择了自己囤药。

澎湃新闻报道,有78.6%的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80%以上的家庭并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这就容易导致药品过期。

疫情期间,大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囤药似乎成了一种应对健康问题的手段。经济参考报指出,药品浪费现象一直存在,每年因药品过期造成的浪费高达1.5万吨。

囤药这事儿,可不是个好习惯。一方面,它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过期的药品不仅失效,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过期药品如果随意丢弃,可能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如果这些过期药品被不法商贩回收再转卖,那对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可是个巨大的威胁。

所以说,囤药这事儿,咱们得理性看待。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不是拿来囤的。我们应该相信医疗资源的供应能力,合理储备药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潜在的风险。

旅游需求激增

疫情管控一松,大家那颗想出去浪的心就再也按捺不住了。2023年春节,全国各地的景区就像过年的饺子锅,一个挨一个,人满为患。

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到了3.08亿,旅游收入更是达到了3758.43亿元,同比增长了23.1%和30%。

黄山那云海翻腾,日出日落,松涛阵阵,游客们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涌来。

2023年,黄山风景区真是火得一塌糊涂,接待游客量直接冲到了457万人次,这数字儿,比2019年还高出一大截,简直就是破了历史的记录。

疫情期间,大家都被限制在家里,哪儿也去不了。管控措施一放松,大家就像脱缰的野马,只想尽情奔跑。

疫情也让大家更加珍惜生活,旅游成了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

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推动旅游市场的恢复。很多景区都推出了门票减免或打折、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刺激了旅游需求。

不过,大量游客涌入景区,给环境保护和景区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黄山风景区在春节期间就采取了限流措施,以控制游客数量,减轻环境压力。

同时,很多景区也在加强环保教育,倡导文明旅游,减少对景点的破坏。

疫情虽然逐渐消退,但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戴口罩、囤积药物、旅游需求激增、社会不平等加剧以及“慢就业”现象,这些都是疫情后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

未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资料如下:

【1】高校应届生为何选择“慢就业”?这项专题调研给出分析

【2】从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聊聊我国的低收入群体

【3】人民热评:囤药其实是“囤积”恐慌

【4】2023年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

【5】新冠疫情遗留下了贫困率上升和不平等加剧问题

0 阅读:1
生远谈历史

生远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