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售卖43个港口给贝莱德的这场风波,被闹得满世界皆知,从一开始到现在,他都没有露面或者出面回应此事,尽管国家队多次出面,他也是扛着压力保持沉默,期间不少人还是希望他能出来把事情说清楚。
在争议的风暴中沉寂多日的李嘉诚,终于在2025年4月3日以视频的方式重回公众视野,这次不是因为港口事件,而是给新加坡两家医院送了治癌仪器。
不过他是以以预录短片的形式参与此次发布会,在视频中的致辞长达4分钟,并且全程都是用普通话发表,其中就说到了:“给新加坡两家医院治癌仪器,是我的荣幸”。
当然,治癌仪器是李嘉诚基金会和新加坡淡马锡旗下信托基金会联合,把两台Histotripsy(组织碎化技术)肿瘤临床试验引入到新加坡,一台给到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一台给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癌症研究所。
别的先不说,先说说这治癌仪器厉害的地方,毕竟李嘉诚是用“不可思议”、“震撼”、“惊叹”来形容。
Histotripsy利用超声波来精准碎化癌细胞,而不会损害周围的健康组织。其关键是无创、无辐射,也不用消融,治完还不用住院,对治疗肝癌有很好的效果(愈率达到65%)。
在费用方面,李嘉诚送的这台价值3750万人民币,每次治疗的费用约为8000美元,这对普通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
这时可能就有人会问,中国有吗,就在往国外赠送?2024年9月李嘉诚捐赠了亚洲首台Histotripsy,给到了香港大学(港大医学院),之后又相继给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和养和医院各赠送了一台,到现在已经有50名患有肝癌的病人,成功接受了治疗,但具体效果如何还没有信息可查。不过,内地目前是还没有的。
真如李嘉诚所说:“这项尖端技术能为许多与癌症战斗的病人,减少痛楚,带来希望,让患者迅速康复”。
从费用上来看,病人前面还得加上“富裕”两字。
另外,他认为淡马锡信托基金会“为每一代人打造更好的未来”,跟他“万变社会,不变承诺”,有着不谋而合的寓意。
但他所说的和所做的,与他此前因出售43个港口引发的“卖国”争议形成鲜明对比。当商业利益与家国情怀的争论尚未平息时,这位96岁的商界传奇似乎试图用另一种方式,向世界传递他的“变与不变”。
这种将尖端科技与慈善结合的叙事,能冲淡港口风波吗?
但若细究,这还真不能!这场“科技向善”的表演背后,仍藏着李嘉诚一贯的商业逻辑。更微妙的是,当国内舆论因港口交易质疑其“割裂内地联系”时,李嘉诚特意强重申自己“万变社会,不变承诺”的信念,这句话既像对争议的回应,又似对商业版图的隐喻。
或许,李嘉诚可以在巴拿马运河的交易中被贴上“唯利是图”的标签,也能在癌症治疗的突破中化身“希望使者”。这种矛盾性,恰恰是现代跨国资本与民族国家利益交织的体现。
那些被超声波气泡击碎的癌细胞,背后承载的是生命希望。至于港口交易的功过,不妨留给时间评判,毕竟在李嘉诚的字典里,“低买高卖”的下一章,永远写着“未完待续”。
但所有的前提得是:不损害国家利益。
用户16xxx21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