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儒”与“陋儒”

科教资讯 2024-08-22 14:18:03

荀子在《劝学篇》中写道:“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言下之意是,做学问的人如果不能见贤思齐、崇尚礼仪,只知道诵读一些经典,那不过是一个陋儒。

在浩瀚的学海之中,儒者如星,然星亦有别。有透儒之光,洞察古今,烛照人心;亦有陋儒之影,囿于一隅,难窥大道。透儒与陋儒之别,恰如明珠与鱼目,虽同为儒者,却境界迥异。

当今社会,需要怎样做学问?从透儒与陋儒的比较中,我们或可得到一些启发。

金陵刻经处技艺展示区,工作人员在刻版 图源:新华社

崇文尚读的文化传统,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然而,在学问这一广袤的田野上,耕耘者虽众,不同的人,收获却大不相同。这便引出了透儒与陋儒的辨析。

透儒之透,不仅在于学问之透,更在为人立世之透。透儒者,不仅博览群书、学问精深,更善于融会贯通,将所学融入人生、用于生活。

比如,自述小时候是一个“瘠弱而又呆笨的孩子”的梁漱溟,曾以自身的经历谈到做学问的八层境界,分别是形成主见—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融会贯通—知道不足—以简御繁—运用自如—一览众山小—精辟通透。这八层境界不仅是梁漱溟对学问追求的理解,也是其对人生哲学的理解。

再如,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钱钟书,身上贴有“语言奇才”“博学鸿儒”“文化昆仑”等多个标签,但他自己却说:“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钱钟书一生嗜书如命,在写作时国外的一些经典乃至小孩子的童谣都能随手拈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固步自封,做到了真正的学术自信和学术自由。

反观陋儒,则如同井底之蛙,仅见方寸之天,“守一先生之言,不能变通”,忘却了学问的根本在于经世致用、成己达人。

陋儒者,或许能熟诵经典,却无法领悟其真谛,做出来的“学问”显得呆板而无生气。当面对实际问题时,陋儒往往束手无策,只能引用古人的话语来搪塞。当时代变迁,他们亦无法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甚至成为改革的阻碍力量。更有甚者,打着“读书人”的幌子,无视社会道义和底线,把学术当作牟利手段,甚至不惜钻法律的空子,最终只能沦为学问的奴隶而非主人。

真正的透儒,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亦不忘观照现实,既有阳春白雪的高雅,也不乏下里巴人的朴实,既时刻仰望星空,又不会以理想为唯一的尺子去丈量现实,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了平衡。

图源:视觉中国

透儒与陋儒迥然不同,表面上看他们对学问的掌握深度和应用程度存在差异,实质上是他们对待学术志业和人生的态度完全不同。陋儒只是把学术当作谋生的饭碗,而透儒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学者应该承担的使命。

在学术追求上,透儒之所以透,在于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勇于探索未知,敢于质疑陈规,终成真学识、真学问。陋儒之所以陋,往往在于固步自封,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深入钻研,更不敢越雷池一步,终致学识浅薄,难登大雅之堂。

透儒以学问为生活,将所学融入生命的每一个角落,使学问成为指导实践、增益社会的智慧;而陋儒则以学问为装饰,他们的学问只是外在的标签,无法内化为智慧。

在学术研究上,透儒展现出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胸怀与眼光。正如钱钟书所倡导的那样,“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短短十六字,却道出了他学遍中西、气贯南北之后的深切体悟。实际上,这种多元并存、开放包容的文化观念,对于我们今天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以及文化主体性的巩固,都极具启示和引导意义。

陋儒则缺乏开放与包容的心态,或对外来文化持有一种排斥与抵制的态度,或有一种盲目的“无脑崇拜”。这种学术视野无疑是狭隘的。

在学术传播上,透儒展现出了自信与从容的姿态。他们坚信自己所学的价值,并愿意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他们的学术表达清晰、准确、有深度,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思考。而陋儒在学术表达与传播上则往往显得自卑与怯懦。他们对自己的学问缺乏信心,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的学术表达模糊、粗泛、缺乏深度,无法引起人们的关注与认可。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呈现爆炸式生产和裂变式传播。伴随着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创新,也有文化的碰撞与争论,而这恰恰是透儒的用武之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否更好地去伪存真,以互鉴超越冲突,以包容超越分歧,真正承担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使命,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图源:视觉中国

学问的终极追求,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与理论的建构,还在于洞察并思辨人生的奥秘后拓宽格局与志向,进而转化为一种宠辱不惊的气度。

当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对现代人的读书、学习而言,不单单是工具性的存在,亦是直击人们灵魂深处的关于如何做学问的“拷问”。

有人说,真正值得担心的不是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颠覆性的技术之变提醒我们,要超越陋儒的局限,努力成为透儒,不拘泥于字句的诵读,而是学以成人,把握为人为学的方法论,秉持“知道—成道—行道”的进阶之路,在旧学新知的交融中寻觅答案,于各种思想思潮的交汇点上深挖坐标,既提升多方面的修为,又注重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比如,既要“吃得透”,更要“化得开”。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透儒,就得像海纳百川一样,广泛吸收古今中外的知识,再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内化于心,构筑起自己独特而深厚的知识体系与人生智慧。说到这,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的大家苏轼。他不仅诗文俱佳,力图在诗文各体的打通上做尝试,敢于“变古法”“出新意”,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有着颇多独到思考和见解。他的学问没有停留在纸上,而是滋养了生活,充满灵活、变通、革新,做到了学问与人生的完美结合。

比如,既要“说得清”,更要“传得响”。学问不仅要懂,而且要通。透儒能够将复杂的理论以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使更多人受益。因此,要注重创新学术的表达方式,把理论的深刻性、思想的深邃性和大众的通俗性、网络的生动性结合起来,让理论更对群众“胃口”,让治国平天下的“大事”,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才是透儒的学问之道。

再如,既要“理得深”,更要“做得实”。向学不坠实践,实践不失向学。文学寄情言志,史学慎密深邃,哲学达观睿智,不同学问都有其独特价值。就像那个古老的故事所说,赵括虽然纸上谈兵头头是道,但真正上了战场却一败涂地。这就是因为,他没有将学问与实践紧密结合。透儒正是深知这一点,才不仅钻研学问,更注重将这些学问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有人说,透儒是“街头巷尾的哲学家”,他们的学问与智慧照亮历史的道路,也指引着我们的前行方向。以学修身,以学成德,才能“透”而不“陋”,在历史的洪流中安顿好自己的一生。(来源:浙江宣传)

0 阅读:1

科教资讯

简介:走进生活资讯,服务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