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身体会说话——从排便看健康

大白兔小老虎 2020-03-17 16:44:45

自己的身体会说话——从排便看健康

正常的粪便主要包含食物中不能消化吸收的残渣,如纤维素;肠道排泄物,如胆色素、无机盐;细菌及其发酵、腐败的产物。

粪便主要在大肠内形成。大肠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少而缓慢,因而食物残渣在大肠的停留时间可达10小时左右,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和粪便的形成。当食物经胃消化后进入十二指肠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大肠进行一种很快且推进很远的蠕动,称为结肠运动。结肠运动每日只发生数次,能将一部分大肠内容物推送至降结肠、乙状结肠以至直肠。当肠内容物被推入直肠时,就产生便意。

有些人不懂得排便的生理过程,不注意肛门保健,大便干燥也不想法软化,只是在排便时用力而造成肛门损伤。也有一些人每当有便意时,不考虑是否真有粪便,就去厕所盲目用力,或在厕所长时间蹲坐,使肛门负担过重。这都是不好的习惯。

良好的排便习惯是:每日定时排便,排便时所用的力气最小,所需时间最短,排便通畅、便后有轻松感。不要人为地控制排便时间,当便意明显时,要立即去厕所排便。

早饭前后是排便的最佳时间,因为它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人吃饭后由于食物的刺激可加速胃肠蠕动,这种胃肠反射性的蠕动容易产生便意。早上起床后的直立也可出现结肠运动,所以许多人起床后就要上厕所。

总之,维持正常的排便规律对肛门保健和增强体质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看颜色知疾病

健康的大便呈棕黄色,这是因为正常人的大便中夹杂着胆红素。如果大便呈以下颜色,需引起注意。

1.深黄色

多见于溶血性黄疸,即红细胞被大量破坏所产生的黄疸。常伴有溶血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先天性缺陷、溶血性细菌感染、恶性痢疾、配错血型的输血、某些化学药品或毒素的中毒、各种免疫反应等引起。

2.白色或灰白色

说明胆汁的排泄受到阻碍,提示胆管梗阻,有胆结石、胆管肿瘤或胰头癌的可能。此外,灰白色的粪便还可见于钡餐造影后,这并非疾病所致,属生理性粪便。白色油脂状,量多,并有恶臭,常见于胰源性腹泻或吸收不良综合症。白色黏液状,提示可能为慢性肠炎、肠息肉和肿瘤。

3.淡红色

像洗肉水样大便,最多见于夏季食用某些被嗜盐菌污染的腌制品后。常见的有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4.黑色

是消化道出血类型。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黏膜脱垂、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但是,食用过多的动物血、肝脏、菠菜,口服铁剂、铋剂等,粪便也可呈黑色,应加以区别。

5.绿色

呈水样或糊状,有酸臭味、多泡沫,多见于消化不良、肠道功能失调等疾病。若绿便中混有脓液,则为急性肠炎的表现。腹部大手术后或接受广泛抗生素治疗的病人,如突然出现带腥臭味的绿色水样大便,并有灰白色片状半透明蛋清样的膜,提示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6.暗红色

血液与粪便均匀地混合,呈暗红色,又称为果酱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和结肠肿瘤。此外,某些特殊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由于凝血机制障碍,亦可导致便血,这种便血一般呈暗红色,有时也呈鲜红色,且常伴有皮肤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

7.鲜红色

其常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外层沾有鲜血,量少,并伴有剧痛,便后疼痛消失,是为肛裂;若血色鲜红,量多少不一或呈血块,附在粪便外层,与粪便不相混,可用水将血液或血块冲走的,有内痔出血的可能。痔疮出血的另一个特点是,常在便后滴出少量鲜血,稍后自行停止;若血色鲜红并与粪便混在一起,提示可能为肠息肉或直肠癌、结肠癌所致,直肠癌的血便中常混有糜烂组织。结肠癌的血便特点为鲜血,量少,伴有大量黏液或脓液。

二、从大便的性状和次数辨疾病

大便的不同性状也是身体疾病的反应。

大便清稀,可见消化不良或肠滴虫所致的腹泻,如同时又黏液、脓血则应考虑急性肠炎。

大便内含有大量脂肪及泡沫,多气而臭为胰腺疾病或肠吸收不良综合症。

正常粪便量的多少和食物有关,进食肉类及蛋白质者量较少,素食者量较多。次数过多或过少都是疾病的表现。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