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宋春光
编辑 |Yang
运营 |芋头
疯狂拼假上班上不下去的时候,郑雪就点开手机日历,开始盘算下一个假期。甚至,她已经把未来几年的放假安排都背了下来。
郑雪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今年是入职的第三年。一次周五下班,她带着笔记本电脑回家,以防周末有突发工作。天色渐暗,路况拥堵,班车走走停停,眼前一片红色尾灯。她将电脑放在两膝上,再次点开手机日历,开始计划假期。
郑雪只有7天年假,所以她对假期“抠抠搜搜”,势必将有限的年假用在刀刃上——拼上长假,去更远的地方,做到“请3休8”“请2休5”才不算浪费。不过,在她仔细计算后,却发现2025年似乎没有可以“请3休8”的节假日。这是在她心里“最有性价比”的拼假方式——只要3天年假,就能享受一次足足8天的远途旅游。
一年中,我们有3个长假节日:7至8天的春节、5天的劳动节和7天的国庆节。在北京某互联网大厂工作的八不理把远程旅途都安排在这几个长假。比如去年五一,她请了3天年假,组成了“请3休8”的日程,抵达土耳其。为了节省假期额度,她特地将往返机票都定在工作日,去程班次在当天下班后的晚上11点,返程班次在复工日的早上5点。到首都机场后,她拉着行李直接上班。国庆假期时,她又请了3天假,休了10天,去了英国度假,回顾了当年在伦敦留学时的风景,还在社交平台玩梗:“一年英国硕,一生英伦情。”
▲时隔7年,八不理重新回到英国。图 / 讲述者提供
从英国留学回来后,她先后在三家互联网大厂工作,目前拥有10多天年假。最新的这家刚入职两年,八不理已经通过拼假旅游的方式出行了24次。2024年,八不理去了7个国家的23个城市,包括欧洲、东南亚等。她用地图软件制作了一支环球轨迹视频发在社交平台,只见飞机图标从北京出发,穿过亚欧大陆抵达伦敦,又穿过马六甲海峡抵达吉隆坡,再飞越黑海抵达伊斯坦布尔,画出放射状的蓝色轨迹。
由于工作地点在北京,自驾去附近城市度周末也是基本操作。去年,八不理最紧凑的假期是和朋友们自驾去内蒙古,只用了周末两天。周五下班后,她和朋友拖着箱子赶到北京北站坐高铁,看了沙漠和草原日落,住在蒙古包,非常充实。
每当连轴转的工作结束后,打工人们心照不宣的事就是:离开base地,开启一场旅行。随着去年双11结束,杭州某互联网大厂的产品经理周小北最忙碌的项目周期也终于结束了。每年11月,周小北和同事们都要在公司轮流值班,晚上下班时间常常在10点之后。
忙碌的工作周期过后,周小北喜欢安排“报复性旅游”来恢复精力。去年12月,他每个周末都不在杭州,有时在上海看演唱会,有时在古村落宏村,有时在成都大慈寺看银杏。元旦假期时,他“请2休5”去了首尔跨年。
作为一个计划型人,大厂员工贝琪早在去年10月份就完成了2025年的旅行计划。元旦,贝琪拼假去北海道看雪;春节假期和家人一起到东北过年;五一长假去印尼看火山;国庆长假去美国。为了能更灵活地计划出国行程,贝琪去年就办好了十年的美国签证。
制定行程时,当地的特色时令风光是重要考虑因素。今年春节,郑雪和朋友们前往东非观看野生动物。不同于7月到8月的动物大迁徙,1月到2月是动物的产崽季,草原逐渐转绿,生机勃勃。八不理则一直对泼水节很感兴趣,她计划春天时去参加云南当地的泼水节。
▲今年春节假期,郑雪在东非度假。图 / 讲述者提供
拼好假的多重方式
贝琪第一次知道“拼假”,是看到社交平台上的攻略。只需要请几天年假,接上法定假日,就可以把假期的性价比最大化利用。
2023年,贝琪转正后第一次请年假,是“请2休5”,接上清明假期,和团队的小领导一起去了首尔和釜山。在她眼中,大厂员工能否顺利请下假期和团队领导的风格相关。她的上司是一个崇尚快乐工作的女性,假期并不难请。
这次旅程中,贝琪见识到了上司做的“拼假”旅程Excel表格,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那是一份含有不同Sheet的工作簿,第一页表格中列有旅程日期、城市、行程规划、交通、酒店及花费、景点及项目,还有推荐的当地美食,以及需要另行准备的行李清单。
这份表格充分发挥了一个大厂人的工作特长,为旅程提高了效率,不同项目的开销和人均费用也一目了然。贝琪迅速学习了这个技能。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贝琪和家人一起去了东北旅游。贝琪花了几个晚上,分别做了“哈尔滨+长白山”“哈尔滨+长白山+延吉”“哈尔滨+延吉+长白山”三个表格让家人们挑选。
做旅行表格不亚于做分析报告。每每这个时候,贝琪都觉得自己化身成了产品经理,对旅行目的地进行彻底研究,用不同方式排列组合,最终找出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执行。
除了行程,贝琪还会在旅行表格里加入照片参考,方便“出片”。今年1月份,贝琪和男友一起去了北海道。在那份表格中,贝琪建了份“附录”,专门放了不同城市的照片。一方面可以提前预习最值得捕捉的画面,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些照片参考自己要拍的风格。
学会以base地为圆心,按不同的行程时间划出半径范围,用来匹配不同的假期,也是做旅行规划时,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在没有拼起法定假日的普通周末,生活在北京的八不理就选择去周边地区玩,比如自驾到保定、内蒙古,制定两天就能逃离北京的小行程。对于工作圆心在深圳的郑雪,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旅程也可以放在两天到三天的容量中,香港的国际航班更多,所以郑雪和朋友们更经常从香港起飞。
旅行的次数多了,贝琪都无需用表格或者看地图盘算出行半径,一张效率至上的隐形表格自动浮现在她的头脑中:上海周边用周末时间去玩,比如浙江、江苏、江西、安徽;能用“请2休5”拼上五一假期的时间就去东南亚、日韩;像国庆这种7天的假日,可以“请2休9”,就去欧洲或者美国。
在上海读书,随后在杭州工作的周小北深谙江浙沪周边的名胜景点,耳熟能详的南京、宏村都已游遍。他现在已经进化到不看攻略,直接点开地图软件,随机放大缩小,寻找一些小众的旅行地点。前段时间,周小北和朋友去了诸暨,一个以开珍珠为特色的小众旅游地。
对于江浙沪大厂人来说,周末飞往韩国、日本更加方便。周小北把东京、首尔、济州岛列入了短途旅游的“复购”清单,从上海或杭州启程的航班多,价格近乎是北京出发的一半。
周小北的父母曾经不理解他短途旅游的意义。“我家在上海,所以我爸妈认为放假回家也挺舒服的,为啥非要花钱出去住两晚,啥也干不了。”周小北说,“我态度就很坚决,就是要离开这儿(杭州、上海),逃离和工作有关的城市。”
上个月元旦假期在周三,放假一天,无需调休,许多打工人无痛体验了“上4休3”的工作周期,可郑雪更希望连放3天,为此她宁愿调休。“一天假期,很难连上周末,可以说哪儿也去不了。”
郑雪珍惜假期,想延长假期,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比如不跟随火热的追极光潮流,而是选择在6月去瑞典和丹麦。这时候北半球昼长夜短,她自然而然地把一天的活动时间延长了,可以逛更多风光,而不是只能看夜晚的极光。她热爱在途中感受各地的风貌文化,哪怕未来离开了互联网大厂,也打算经常出游。
没什么能耽误旅行,哪怕是生病。
2023年清明节也是在周三放假一天,郑雪那时候有上一年攒下的7天年假,相当于有14天假期。于是她连上清明节和周末,请2休5,和朋友们一起去了印度尼西亚游玩。行程的第四天,郑雪发了高烧,幸好同行的一位广东好友带了布洛芬。那两天,她就靠吃布洛芬降温,一次药效几小时,体温回升后继续吃。“假期太少了,只能自己拼自己。”郑雪说。
其间,他们还去热带丛林开了越野车,越过茂密的雨林和瀑布,眼前景观的新鲜感让郑雪忘记了自己还在生病。
为什么拼假的大多是大厂人
在社交平台检索“拼假旅游”,会发现大部分帖子来自北上广深的互联网大厂员工们。
他们年轻、收入高,旅行成了“续命”的方式。为了对抗身为“螺丝钉”的微小感受,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假期,哪怕是周末也要离开北上广深,让自己物理抽离工作空间。
八不理描述互联网大厂的工作节奏。“我们是项目驱动型的工作,”她说,“可能其他行业,比如教师,他们会有中考、高考这样固定的时间点,而互联网大厂的工作是一个接一个项目串起来的,每当这种关键项目节点就会连轴转。”
互联网大厂们也习惯给员工更多假期,以及相对较高的报酬,来换取更长的工作时间。比如,除了规定的年假外,还有育儿假、搬家假、探亲假等福利假期,甚至一些大厂年假的使用周期可以延长到2年。
于是,“拼假”成了大厂人心照不宣的选择。当然,即便是在休假,互联网大厂人的基本修养是always online,保持自己在线上随时能被找到,能沟通的状态。
2023年初,八不理和公司的几个朋友一起去新疆玩。路途遥远,每天大概有10多个小时在大巴上度过。有时看到窗外又是荒漠戈壁,八不理就知道此时是没有信号的状态。大巴行驶过程中,有些同事腿上抱着笔记本电脑,正在处理紧急找来的事务。
一天,他们路过一家特产店,八不理正准备进门买东西,就看到一个朋友站在门口,戴着耳机,目光眺望着远方。她走过去,问对方为什么不进去买特产,对方若无其事地回答道:“我接个会。”晚上回到房间,和八不理同住的是一个销售岗位的女孩,凌晨2点还在和客户沟通需求。
“我觉得这个可能也是能灵活出去玩的原因,让人家觉得你就算旅游了,也能随时联系上,”八不理说,“我是自己有预期的,哪怕出去玩也可能要处理工作。”
原本,贝琪想在今年元旦时拼假去北海道,请周四、周五,连上周末一共玩5天。结果临近出发,才被通知周五是公司年会,所以贝琪的假期被驳回了。
因为工作更改行程是种不可抗力,发生的几率小,但总是存在。在贝琪和上司沟通几次无果后,她和男友开始准备改签行程。一开始,他们想往年会前改,结果发现这个日期正值跨年,改签费一个人要一万五千元。贝琪哭笑不得,只好往后挪一周,请三天年假,连上周末。如此一来,在周中的元旦假期相当于浪费了,但改签费降到了人均3000元。
为了让电脑能更舒适地随身携带,贝琪用过好多包,发现Lululemon的饺子包大小合适,能够放下13寸的Macbook,并且肩带较宽,负重感极小,于是她去旅行也会用这款包袋,装着电脑。贝琪记得,他们在小樽回札幌的火车上处理了工作,同事需要一个数据。列车穿梭在洁白的雪原,温暖的车厢内没有信号,贝琪从包里拿出电脑,用手机开了热点,把数据传给了同事。
如果下定决心,在旅程中不带电脑,那么回国开工时可能会面临着加班的情形。郑雪去年去了柬埔寨游玩,出发当天上司告诉她,假期结束那天需要给上级领导一个PPT汇报。由于行程已经无法改,郑雪看了看汇报资料,考虑到旅途时间紧张,她决定在当晚落地后赶制出来,就没有带电脑上飞机。
结束行程落地深圳后,已经是凌晨两点。郑雪没有收拾行李也没有睡,回家打开电脑就开始做PPT。到了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PPT做了一半,郑雪扫了一辆共享单车去公司继续做,最终赶上了下午的汇报。
项目制的工作内容,也让大部分大厂员工无法提前半年做旅行计划,或者购买更实惠的机票。八不理最提前的一次行程规划是出行前2个月,特意避开了公司季度末的汇报时期,但她仍没有把握提前更早制定旅行计划。
变化也是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是规划日程中唯一能确定的东西。
2023年5月,周小北原本想拼个“请4休9”的小长假去英国玩。结果那半年自己所在的项目组十分动荡,换了好几个领导。这是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这家互联网大厂工作了两年,知道这种动荡的情况自己也难以升职,所以提了离职。原本的拼假英国行直接变成了离职英国行。
他还记得自己特意将出发去英国的机票选在了last day的当天晚上,这是一种刻意的“报复”。那天他交接完工作,把公司发的电脑还回去后,就立刻拉着行李箱赶去了虹桥机场。途中他还发了条动态,说:“亲爱的老板,当你看到这条笔记时,我已经离开公司,在飞往英国的路上了,拜拜。”
这次假期周小北终于脱离了电脑,和always online的束缚。他记得在之前休假时,传来的一个工作消息,无论多小一件事,都会令他警铃大作。本来休假的员工可以不用参加线上会议,但他见过许多“铁牛铁马”,在休假时也会不停参会,才真切体会到什么是内卷。
2023年下半年,周小北又入职了另一家互联网大厂,那时他的心态更加成熟了,他更想把工作和生活平衡好,而非无意义地“卷”。
“因为现在特别是95后、00后,大家还是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互联网也未必能卷出一番天地。这个红利期已经过了,对于人生来说不会有什么跃迁。我现在能吃的火锅,我到时候还吃火锅;然后我现在住不起汤臣一品,我到时候也是住不起汤臣一品,没有区别。”周小北说。
去年年末总结时,周小北发现虽然身在大厂,工资水平不低,但他一年去了5国20个城市,账单“收支平衡”,旅游支出占比六成。八不理去年一年的旅行支出接近10万块,但她向往在旅途中收获的自由感,这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我们不可能只赚钱不花钱对吧?花钱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我们的努力是有意义的。”她说。
周小北曾和女友讨论过攒钱与旅游是否冲突的事。如果定居在上海,就算双大厂员工的工资,攒200万买房子也不现实,还不如及时行乐,趁年轻出去多看看。他们不想被每月的高额贷款绑定。
作为产品经理,周小北的工作内容在公司内完成闭环,长时间的工作中,难以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与思想。而旅行为他提供了这种方式。去年2月,他和朋友们去挪威追了极光。他们住在当地民宿,民宿主人是一名40多岁的程序员,居家办公,整个人非常平和。而在国内大厂体系里,35岁就是程序员的一道门槛。他看着民宿主人的工作状态,很羡慕。
到了晚上,他们一行人在夜幕雪原的大风中等极光时,周小北想:幸好自己是20多岁来的,如果等退休了,60多岁的身子骨可能都无法在这狂风中站一分钟。
(文中讲述者皆为化名)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太史阑的容楚
在家打扫卫生做美食,睡觉不是更好的休息方式吗
精佐大御
一边痛斥大厂没人性裁掉35+的员工,一边又暗戳戳发这类文章明贬暗褒大厂工资高[doge][doge][doge][doge]所以,你们大厂的员工被裁,是不是纯粹活该[doge][doge]
汉上不见花
还是“年轻”+“单身”好啊,拖家带口的哪会“说走就走”呢?[呲牙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