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李敏回韶山见到堂叔后瞬间落泪,才明白父亲最后的嘱托

观今品古 2024-08-08 17:13:10

因头条改版,增加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打开后,静等5秒钟,您再伸出发财小手,点击右上角的叉号关闭,就可以继续阅读我的文章了!

前言

1976年,李敏来到了北京中南海,看着父亲因病痛而显得格外憔悴的脸庞,李敏强忍着泪水,轻轻唤了声:“爸爸。”

主席用尽全身力气,紧紧地握住李敏的手,吃力地说道:“娇娇,你来看我了?”

李敏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用力点头,主席又继续说道:“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

临别之际,主席特意嘱咐了李敏一件事,让她常回去看看,没几天,主席就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第二年,当李敏回乡见到久违的堂叔时,泪水瞬间夺眶而出,这一刻,她这才终于明白了父亲临终前的最后嘱托......

最牵挂的韶山亲人

在韶山水库的大坝脚下,有一处名为东茅塘的地方,这里是毛主席祖辈繁衍生息的之地。

在一处农舍里,住着两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张玉莲老太太与她的老伴,也是毛主席心中最牵挂的人,毛泽连老爷子。

1977年,李敏遵照父亲的嘱托,驱车回乡时,见到了许久未能谋面的堂叔毛泽连。

毛泽连所住的农舍,简陋而又陈旧,泥胚垒砌的土墙早已失去了它的棱角,晒坪也早已是杂草丛生。

屋内陈设简单至极,堂屋的正中央,摆放着主席的正面像,左右两边是周总理等领导人的相片。

屋内只有一个简陋的沙发和一些椅子,室内的房梁早已被熏得黢黑,唯一的一个电器,也就是桌上那台小黑白电视机。

这间农舍从里到外,分外简陋,但打扫地十分干净。毛泽连如今已身形佝偻,双目失明。

李敏望着这一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终于明白了父亲最后那沉甸甸的嘱托背后,是对这片土地、对亲人的深深眷恋。

在毛家亲房“泽”字辈的兄弟中,毛主席排行第三,毛泽连排行第九。

毛泽连的父亲去世后,母亲陈氏一个人艰难地拉扯姐弟俩长大,1909年,韶山干旱,毛泽连一家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毛主席的父母见状,就将毛泽建(毛泽连的姐姐)收为了养女,自此两家来往更加密切,关系也颇为亲近。

毛泽连比毛主席小20岁,毛主席在外求学参加革命时,毛泽连还是一个小孩子,他不知道堂哥在做什么,只知道堂哥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在做一件大事。

1921年,毛泽建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参加了革命,并在多地从事学生、农民运动,成为了一名游击队长。

在毛泽连12岁时,加入了儿童团,站岗放哨、传递信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天,军阀赵恒惕派出一队枪兵前往韶山抓捕毛主席,这晚,毛泽连刚好在外放哨。

远远看到一队人影鬼鬼祟祟,毛泽连暗感不妙,但高声呼喊又会打草惊蛇,于是他便大声咳嗽吸引毛主席的注意。

毛主席领会到了毛泽连的示警,连忙从后门悄然出走,逃去了后山,躲过了一劫。

而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也被敌人盯上,成为了抓捕对象,这天,毛泽连挑着扁担,一边坐着毛岸英,一边坐着毛岸青。

神情自然,大摇大摆地在路上走着,杨开慧则紧紧跟在毛泽连身后,一旁的士兵路过也没起疑心。

1927年1月,毛主席回到了韶山,毛泽连看见三哥回来了,别提有多高兴了,紧紧地拉着主席的手,怎么也不松开。

没两天,毛主席又要离开家乡,前往革命了,毛泽连背着三哥的行李,步伐沉重,一直将主席送到村外。

“三哥,你一去,多久才能回来啊?”

需要多久?主席也不知道,他只是直直地看向远方,没有言语,沉默良久后,主席缓缓说道:

“这或许需要很长时间,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泽东无颜回乡面见父老乡亲!”

毛泽连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22年,直到1949年9月,毛泽连才再次见到他的三哥——毛主席。

“主席三哥,听您的!”

1949年9月,毛泽连受邀前往中南海去见自己心心念念的三哥,与他同行的还有毛主席的表弟李舸。

主席一见到两人,眼前一亮,站起身来大步向两人走去,三人的手紧紧相握,谁也不愿松开,这一握,承载着多年的思念。

“三哥!三哥!主席三哥!”

主席也笑盈盈地回应:“九弟!润发九弟!”三人落座后,似有说不完的话,交谈良久。

毛泽连看到三哥有如今的成就,一想到自己由于左眼意外失明,而未能入党,心酸不已。

那年,毛主席离开韶山后,毛泽连继续在家乡从事革命活动,一晚,毛泽连散会回家时,突降暴雨,手里的火把也直接被浇灭。

周围陷入了一片黑暗,毛泽连小心翼翼地前行,却还是被绊了一下,脚下一滑,顿时失去了重心,重摔在地。

左眼被树枝猛地戳了一下,鲜血直流,毛泽连爬起来,强忍疼痛,一瘸一拐地走回了家。

简单包扎了一下就没再管了,没多久,眼部开始化脓,由于没钱看病医治,左眼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左眼失明。

这给他的生活和革命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白天还好,一到晚上,毛泽连近乎失明,只能小心翼翼地一点点挪动,他也没能加入共产党。

听到这,主席宽慰道:

“润发九弟,没有入党不要紧,只要你思想好就行了。”

毛泽连被主席的一番话感动地无以复加,虽然他未能加入共产党,但这些年来,他也为组织做了不少事。

由于他眼部残疾,而一个残疾人是最不容易引起怀疑的,因此,他帮忙送了许多情报,一想到这,毛泽连也释怀了:

“听主席三哥的!”

临别之际,毛主席又对两人嘱咐道:

“我现在是国家主席,不是说当上‘皇帝’亲戚朋友都可以来沾光的。

我们是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不是为了少数人。”

这些话,毛泽连可能没有完全明白,但他知道,三哥说什么都是对的,于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

“主席三哥站得高,看得远,我听您的!”

毛泽连和李舸在北京观看了开国大典,主席在上面庄严地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毛泽连的心别提有多激动了。

三年苦难时期时,广大农民的口粮十分紧张,甚至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毛泽连决定,前往北京寻找三哥,一五一十地将情况讲给主席听。

主席听后,脸色凝重,眉头紧锁,随后转头对毛泽连说:

“你们反映的情况很严重,中央会立即采取措施的,你们放心吧。”

“主席三哥,听您的,听您的!”

没多久,政策做了调整,情况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大部分农民的口粮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对堂弟无尽的牵挂

在得知毛泽连左眼早年间意外失明,右眼也患眼疾,视物困难时,主席专门让毛岸英陪同他前往医院看病。

期间,又嘱咐李敏和李讷得空前往看望、照料,手术过后,主席还亲自前去看望。

看着毛泽连和李舸两人在几度的天气里还是穿着单薄的衣物,心疼不已,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了些钱给两人买了棉衣和棉鞋。

主席知道,毛泽连家困难,但全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家庭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他不能搞特殊。

临别之际,主席从自己的稿费中,又拿了些钱财给他,并将陪伴在自己身边多年的皮箱,送给了毛泽连。

1954年,毛泽连受邀再次来到了北京,主席关切地询问他的近况,笑着说道:

“润发,上次没给你买新皮箱,这次给你买个新的带回去。”

虽然毛泽连意在婉拒,主席还是又送了他一个新皮箱,每年主席都会定期给毛泽连寄钱。

毛泽连也深受主席影响,从不拿自己是毛主席的堂弟来谋取私利,始终以一个庄稼人的身份,生活在乡里。

他一直记得毛主席曾对他说的:

“革命牺牲了成千上万的先烈,我们活下来的人,才有了今天,在办事、做事时,都要对得起先烈才是。”

毛泽连的孩子们也很懂事,即使是在困难时期,也从没找主席开口要钱,他的儿子毛岸平跟毛泽连一样,勤勤恳恳地务农、搞建设。

女儿毛小青也凭自己的努力,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小儿子毛坚平也同样参了军。

毛主席从不会滥用手中的权力,即使自己身居高位,也从不搞特殊。当亲人有遇到困难时,也会竭尽所能地帮助。

省吃俭用,将自己的稿费拿出给予帮助,而毛主席的亲属也从未顶着这层光环而搞特殊。

毛主席作为国家的领袖,其亲属如毛泽连等人,能够坚守初心,不以亲属身份谋求私利。在当今社会,这种不为名利所动,坚守原则与底线的品质尤为珍贵。

无论是毛泽连还是他的孩子们,都选择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是依赖他人的帮助。

结语

毛主席作为国家的领袖,他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化,为我们树立了公正无私、廉洁奉公的榜样。

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公民,都应该保持清廉自守,不利用职权或关系谋取私利,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为外界诱惑所动,坚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

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毛主席及其亲属以身作则,展现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这种清廉作风不仅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敬和信任,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做到公正无私、廉洁奉公。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毛泽东最牵挂的韶山亲人——毛泽连. 文史春秋

鲜为人知的“皇亲国戚”. 党的建设

毛泽东:让儿女们回到人民中去. 湖南日报

0 阅读:1

观今品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