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七国集团开会时,往往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特别是当他们的矛头对准中国的时候。这群“规则制定者”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看上去是要维护世界秩序,实际上却掀起了反华浪潮。更可笑的是,这份声明里装满了“双标”的逻辑,一边干涉别国内政,一边高喊“人权自由”,嘴上说着“经济合作”,手上却在加码制裁。为什么会这样呢?
七国集团(G7)最近在意大利开了一场外长会议,会议结束后,他们迫不及待地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这份声明一如既往地“关切”中国,从乌克兰到南海,再到涉港涉疆问题,几乎事无巨细地翻了个遍。
更离谱的是,他们还炒作“中国支持俄罗斯”的话题,试图把中国正常的经济行为与俄乌冲突挂钩。与此同时,七国集团对朝鲜半岛问题也“操碎了心”,却对自己频繁的联合军演闭口不谈。难道“挑衅的军演”就能带来和平?
有人可能会问,这些“关切”背后到底是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遏制中国。经济上,他们指责中国限制关键材料出口,反过来却用“去风险”的名义打压中国企业;政治上,他们打着“人权”的幌子干涉中国内政,却对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视而不见。七国集团的“规则”似乎就是为他们自己量身定做的,别人遵守才是“国际秩序”,他们破坏却是“必要手段”。
与此同时,拜登政府也没闲着。眼下,美国正处于政府交替的节点,拜登政府急需在对华政策上再添几分“政绩”。他们不仅计划对超过200家中国芯片企业实施出口管制,还在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大做文章。
大量中国企业的参展人员在持有合法邀请的情况下,却被拒发签证。这种“选择性闭门”,其实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可惜,这种操作只暴露了美国手段的匮乏。
从这份七国集团的声明和拜登政府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两个关键词:双标和无奈。
先说双标问题。七国集团一向以“规则制定者”自居,但他们的规则从来都是“内外有别”。
声明里对中国的“关切”多达30多次,却对自己盟友的所作所为装聋作哑。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不断拱火,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甚至解除武器使用限制,这是“维护和平”;中国与邻国的正常贸易却成了“助长冲突”。他们对朝鲜半岛局势大加指责,却对自己在该地区的军事威慑闭口不谈。这种“双标”逻辑,早已让国际社会看得清清楚楚。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大谈“人权”,却拒绝对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发声。联合国安理会的停火决议被美国用一票否决权挡下,这种赤裸裸的护犊子行为,难道不也是一种“选择性人权”?
再说无奈。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已经进入“黔驴技穷”的阶段。无论是芯片出口管制,还是阻挠中国企业参展,这些手段看似强硬,实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限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背后,是美国对自身半导体供应链的焦虑。
毕竟,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早已不是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的崛起让他们倍感压力。而拒发签证这种手段,只会让外界更清楚地看到美国的短视和狭隘。
更重要的是,七国集团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欧洲的一些国家虽然对华政策跟随美国,但在经贸合作上却离不开中国。德国和法国的领导人最近频繁访华,显然不愿意在经济上与中国彻底脱钩。而美国拉拢日韩的动作,更像是在弥补自己盟友体系的裂痕。可以说,七国集团的对华攻势,更多是一种表面上的团结,背后却充满了分歧和矛盾。
写在最后
七国集团的声明和拜登政府的操作,不仅让人看到了他们的“双标”本质,也暴露了他们在对华政策上的无力感。无论是经济遏制还是政治干涉,这些手段已经越来越难奏效,而中国的崛起也让他们的焦虑与日俱增。
有人说,七国集团的对华攻势是一场“没有胜算的冒险”,也有人说,这是他们最后的“联合表演”。无论如何,这场风波背后,折射的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规则早已不是他们手中的“通行证”,而是国际社会用来评判他们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