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本土品牌的崛起,但有一款饮料却打着“中国旗号”,在中国市场中浸淫多年。当人们看到它每年高额的营业额时,也有些坐不住了。这款饮料到底有什么魔力?中国消费者已经用实际行动做出了选择,我们来看看这款饮料的下场如何?
养乐多的营销手段
养乐多一出现在内地市场时,几乎没人去深究它是哪个国家的品牌,虽然产品设计与包装与同期的中国产品差别许多,但人们只当它是另辟蹊径,走得简约、小巧、精致的风格。
瓶身包装上“养乐多”三个横平竖直的汉字,已经无需赘述,消费者几乎能默认养乐多就是本土品牌。
直到很久以后,人们才逐渐反应过来,这是一个原汁原味的日本产品。所以不少消费者感觉到自己有被欺骗的愤怒,纷纷开始了口诛笔伐。
这里面,我们需要去研究一个问题,那就是养乐多有没有在官方口径中宣称自己是中国本土品牌?
很遗憾,目前没有找到相关证据。
那么,使用汉字属不属于欺诈呢?
也不属于。
对于消费者的“误解”,养乐多高层肯定是知道的,但没有解释,本就是一种解释。
所以养乐多从一开始就很懂得规避法律风险,或许只有一些“公知”在炒作养乐多的种种绯闻,而它便听之任之,默默接下了这份流量。
实际上,养乐多能在中国市场开疆扩土,打拼下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靠的还是“出众”的产品性能。
至少在碳酸饮料、勾兑果汁大行其道时,养乐多率先打出了益生菌能活跃肠胃蠕动,增强消化的养生广告。
中国人素来对养生一词有特别的执念,而养乐多便在那个时代迅速抢占市场,成为乳酸菌饮料的龙头老大哥,年收入高达65亿。
即便养乐多已经到了日暮西山的阶段,但人们一提及该品牌,第一时间想到的仍是有助于肠道蠕动,促进消化。
这是养乐多已经达成的战略目的,不仅可以在乳酸菌市场中独占鳌头,也方便接下来的转型,开辟新的市场,准新的定位。
走下神坛,丢失地位
养乐多跌落神坛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愈发认识到,饮料“养生”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多家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都证明养乐多对身体并无益处。
在饮料市场中,敢打着“肠道健康守护者”的品牌确实不多见,尤其是养乐多并不满足于传统的线上宣传,而是双管齐下在一线城市举办许多亲子活动。可以说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痛点”,为了自己,为了家人。
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于“肠道健康”这一口号的观点发生了变化,而市面上类似乳酸菌的饮品也越来越多,不由思考对养乐多产品是不是存在过度“神化”?
配料表中,研究人员表示养乐多的本质就是“糖水”,而食用香精的具体成分也从未公布,可以说这是一款并不比市面上其他饮料要健康多少的产品,且售价要远远高于一般产品。
在这个背景下,乳酸菌饮料呈现整体下滑的趋势。其中,安慕希、蒙牛等一系列产品逆流而上,通过技术创新开辟了新的市场,反观养乐多却在故步自封。
养乐多开辟国内下沉市场的步调太晚,而且与其他奶茶品牌联动时,也没有注意对自身产品的保质问题,被监管部门多次查处,遭遇信任危机。
眼下的养乐多在信息时代反而没有了大搞营销的手段,至少在中国市场上,只能去啃市场老本,以及中国人观念中对养乐多三个字形成的消费印象而继续存活。
2023年,养乐多集团所占中国乳酸菌市场份额的20%左右,但蒙牛、伊利、娃哈哈等正在迎头赶上。
如果养乐多不对中国市场做大幅改革、调整,怕是要结束自己一家独大的场面。
从文化观念上看,日本品牌并非没有在中国立足的机会。相反,中日文化同根同源,根植于相同的土壤,两国品牌可以进行更好的交融。
过去十几年,日本的音乐、影视、动漫、汽车、家电等产业都在中国有广阔的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日企与更多的外国企业都能深度参与,但前提是要懂得尊重中国消费者。
如今养乐多销量明显下降,是中国消费者已经做出了选择。
百花齐放的时代
现在全国市场的饮料文化都在发生巨变,而中国市场正是其中的重头戏,在敏锐的商业化嗅觉与本土文化加持下,中国饮料市场迸发出百花齐放的景色。
像茶颜悦色、霸王茶姬等茶饮品的迅速崛起,正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奶茶产业的典型结合,而养乐多似乎也开始找准了自己的新地位,多以一种配料的形式进入奶茶领域。
当然,在文化营销方面,涉及到中日民族情绪对立的问题也亟需正视。前不久元气森林包装引发热议,就有点在中日文化上擦边的嫌疑。
一个健康的产品生态环境,应该是中国市场并不排斥日本产品,而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喜好进行选择,反之亦然。能不能存活要看企业能否通过产品特性发挥营销作用,而不是模糊文化边界,让消费者厌恶这种小聪明的把戏,甚至是挑起情绪上的对立。
总而言之,养乐多在中国饮料发展历史上,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存在。有后续品牌学习的经验之处,但在信息化时代,原本的信息茧房已经被打得支离破碎,这些小把戏终究只是昙花一现的泡沫。
现在的养乐多看似已经在摆烂的边缘,可实际上正借助消费者存在的“刻板印象”积极完成转型。如果能打入奶茶市场,至少每年能保证一部分的销量。
参考链接:
数读“乳酸菌饮料”:“养乐多”们怎么不乐了?
马上赢情报站
养乐多: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
零售商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