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西九
编辑|司徒夜
清华,多少学子想都不敢想的学校。
要是清华主动抛出免试保送的 “入场券”,相信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收下。
然而,湖北有位学霸却 “不走寻常路”,果断拒绝了这份令人眼红的保送资格。
他声称自己享受高考的过程,非要凭实力去考场上试试。
那么最终他考了多少分呢?

2010年9月,贺维艺考入襄阳五中。
在入学之前,他就是A级优异成绩。
在贺维艺的印象中,学习从来不是一件难事。
看了他的成绩单,估计有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要捶胸顿足:
“怎么会有人优秀成这个样子!”

在他的学业中,几乎没有“挫折”两字。
高中三年,他基本稳坐第一名的宝座。
偶尔成绩“不理想”,也没掉出过全校前5名。
这个学习中的“老大”,被同学起了一个绰号“贺半仙”。
确实,优秀不难,难的是一直优秀。

长年第一名,这确实已经到了“神仙”的地步。
最“可气”的是,你以为这样的学霸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但他偏偏不是。
他会吹长笛,而且还吹得很不错。
曾经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登台演出。
据父母介绍,儿子回家喜欢玩红警游戏。
父母也不会限制孩子。

平时除了学习,贺维艺关心国家大事,喜欢看政治、经济大事。
贺维艺的物理成绩,尤其亮眼,十次有八次都是满分,是个妥妥的“物理天才”。
2012年,还在上高二的他参加了物理奥赛。
人才济济的物理奥赛,贺维艺依旧“鹤立鸡群”,拿下了全国一等奖。

在这种全国性竞赛中拿奖,通常会收到各大名校抛出的橄榄枝。
贺维艺收到的是清华大学的“邀请”。
如果他答应,凭借奥赛第一名的成绩,他可以不参加高考就获得清华物理系的保送资格。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毕竟,高考有风险,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不会失误。
这等好事,换谁不得乐开花?

但看到“送到眼前”的保送机会,贺维艺却犹豫了。
“到底该不该接受这个保送资格呢?”
于情来说,清华是他梦想中的学府,他多年来一直以此为目标。

但于理来说,他又觉得胜之不武。
犹豫了一个星期之后,他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
放弃保送资格!
难不成这背后还有什么难言之隐?

清华的“诱惑力”,对于贺维艺这样的学霸来说,也是巨大的。
那他为何还要放弃呢?

一方面,他想享受高考这个拼搏的过程,通过高考来证明自己,同时也算是给高中3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另一方面,如果接受保送,他就只能学习物理。
但在他内心深处,有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经济。
即便是在分秒必争的高中,贺维艺也会抽时间看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
他想跟随偶像林毅夫的脚步,成为一名经济管理人才。

虽然那时他还未成年,但已经萌生出“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一点贡献”的想法。
综合考量之下,他放弃了“到手的肥肉”。
那他一年后参加高考,最终获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呢?
是否会后悔曾经放弃保送资格呢?

2013年6月22日晚,网络上一片沸腾,有人称高考成绩已经可以查询。
贺维艺抱着忐忑的心情,颤颤巍巍打开查询分数的网站。
虽然他成绩一直很好,但在这种“决定命运”的时刻也不免心慌手抖。
如果没有考上,那么自己曾经拒绝的保送机会,此刻就会像一场笑话。
在网站停留许久,贺维艺还是没有查到成绩。

迷迷糊糊中,他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他还在睡梦中忧心高考成绩,就被父亲的一阵催促声吵醒。
“你是省高考状元!”
听到这话,贺维艺有些分不清此刻是梦境还是现实。
“你不是骗我吧?”
贺维艺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

“真的,是你的班主任冯老师打电话说的。”
听到是老师亲自打电话说的,贺维艺才觉得这是真的。
确认了成绩之后,贺维艺并没有开心得手舞足蹈,反而重新倒头大睡,似乎这个成绩是他意料之中。
那边,学校门口早已响起令人心潮澎湃的鞭炮声。
襄阳五中这次不仅有贺维艺这个全省理科状元,另一位全省文科状元也花落该校。

与贺维艺同寝室的3名室友,也个个“身手不凡”。
1号铺紧紧跟在贺维艺身后,是全省理科第二名。
2号铺保送清华大学。
4号铺考上了香港大学。
3号铺贺维艺作为“最牛寝室”的寝室长,不负众望考入清华。
看到如此优秀的学霸,我们最好奇的就是:
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人生四大幸事之一:金榜题名时。
我们不妨来学习一下学霸的成功之道,也体验一把金榜题名的幸福。
据贺维艺说,他从不搞题海战术那一套,也不会熬夜学习。
在他看来,大道至简,学习方法归纳起来不过3点。

其一,坚决跟着老师走。
有部分学生现在都有些本末倒置,课堂上懵懵懂懂,回了家疯狂上补习班。
这样不但占用课外时间,还会徒增压力。
贺维艺一直秉持着“不懂就问”的原则。
他曾经因为小考中一道有争议的数学试题,不惜用电脑软件完整演示计算过程。
也要说服老师。
事后,他还笑着说:“虽然我失去了5分,但我赢得了真理。”

其二,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绝不敷衍。
老师布置的作业,多是针对当天所学进行巩固。
现在不少学生都会忽略这一点。
盲目刷题,反而轻视老师布置的任务。

其三,每天都要保持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想办法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快乐就是“附属品”。
激情产生动力,动力化为坚持。
水滴石穿,终成大事。

就像歌词里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天赋固然重要,但对多数人来说,坚持才是通往成功的 “钥匙”。
贺维艺用行动告诉我们:
只要有目标、有方法,并且坚持不懈,每个人都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部分参考资料:
人民网|湖北理科状元放弃清华保送资格 为学经济去高考(图)

秦州融媒|湖北一考生拒绝保送清华,称要享受高考的过程,后来考了多少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