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95花古偶中门对狙,赵露思因搭档已输在了起跑线。
CP难嗑,那想独美也行吧,结果《珠帘玉幕》的头套厚得惊人,犹如头顶拖把。
而虞书欣幸运得多,二搭的丁禹兮演技在线,CP粉吃得饱饱的。
自己也因《永夜星河》十几套妆发被夸,头发上的飘带飘出新风尚,在小红书引起了一波模仿热潮。
明明都是小美女,一个颜值被连累,一个口碑被加分,可见古装剧里假发套之重要,直接影响到明星的路人盘。
头套和与之相关的头饰搭配,其实可以当作古偶审美的一个切片,以小见大窥见整个古偶审美变迁史。
2000年的头上美学主要分为两派。
一个是以杨树云为代表的古典学术派,一个是以吴宝玲为代表的先锋实用港台派。
古典学术派的特点是古典、多变、考究。
千禧年,内地的第一部古偶《上错花轿嫁对郎》诞生。它和如今的很多古偶一样,也是IP改编,出自台湾纯情作家席绢的同名小说,是当年制作团队的重点项目,请到了被称为“天下第一梳”的杨树云。
杨树云是个奇人,人近中年才发现自己的造型天赋,后竟自学成才,成为学术型古典造型第一人。他钻研能力极强,对唐妆、敦煌妆有深厚理解。
《上错花轿嫁对郎》前,他刚做完《红楼梦》造型。咱不聊被盛赞的女角色了,只讲宝玉的头套。
书中描绘宝玉初见黛玉书发型为“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红学学者认为这根辫子这是曹雪芹的浪漫,却难落地。杨树云凭自己丰厚的知识储备,小辫子参照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造型,大辫子参照清朝男性造型,终于将少年宝玉尊贵,俊俏的面貌展现出来。
而《上错花轿嫁对郎》中,每款发型在古韵基础上,有各自体现角色性格。
李玉湖和杜冰雁合计有35款发型。
杜冰雁的发型多为厚重,对称的。发髻都是被整齐地高高挽起,整体发型线条流畅,无锐角,大气端庄,且留出脖颈的洁净更显尊贵。
而李玉湖发髻常侧一旁,颈边编小辫子或侧留发,加上步摇长流苏的摆动,更俏丽活泼。
除了杨树云这种大师级前辈,科班出身的青年造型师也为千禧年的古偶审美添砖加瓦。1998年播出的《还珠格格》的化妆师吕晨虹毕业于北电,担任《还珠》化妆师时,正好是她毕业的第十年。
彼时的吕晨虹不仅有经验还有干劲。据说当时整个剧组只有她一个化妆师,但成果还是惊艳了一代人,奠定的头上美学影响至今。
单小燕子就有25个造型,通过留两条细长小辫子+多处编发,侧插发钗等细节构建,塑造小燕子的俏皮可爱。
其中私以为最出彩的是从头顶留出两簇齐下颌的半长头发飘于两侧,在马背驰骋时迎风飘逸,滚草地时又极致娇俏。
细节上,仅用包发和未包发的方式,就能在同款发型下凸显紫薇和金锁两角的端庄与青涩之别。
不同于内地更看重古韵与细节结合,共同缔造符合角色的美感,港台派的先锋性强,没那么考究,更大胆。
美之余更看重便捷,某种程度上很适配当时影视剧的快速商业化。
千禧年间,张叔平工作重心还在香港、叶锦添主要和李少红一个导演合作剧集,《大明宫词》少女太平的羽毛头就是他惊世之作。
但大面积冲击市场美学的造型师,还得是高产量大的吴宝玲。
《倚天屠龙记》《少年包青天》《小李飞刀》《机灵小不懂》《天地传说之鱼美人》《萧十一郎》《齐天大圣孙悟空》《倚天屠龙记》《至尊红颜》《小鱼儿与花无缺》《欢天喜地七仙女》……
这一系列的童年爆款全是吴宝玲手笔,影响力巨大,塑造了一代人的头顶美学。
吴宝玲早年的代表作是《新白娘子传奇》。就挺神奇的,白娘子的头套,美人尖很糙很大,夸张得不似天然,可你就是不觉得违和,甚至成了白娘子最为经典的银幕造型。
其实赵雅芝原生额头没有美人尖,软榻的发型会显得精气神不足,而白娘子的m形发际线会跟她眉眼轮廓相得益彰,一下子多了些英气之余,饱满的垫发也显得角色内核更强韧坚毅。
高产就得讲究降本增效,这也造就了吴宝玲头套美学的特点:
草台班式唯美,多变,快捷,擅长用扇片,羽毛,珠子等轻便易取的小物件突出女性气质。
《小李飞刀》
吴式美学妙就妙在不止是简单突出女性气质中的柔巧,通过简易头饰塑造角色特性也是其强项。最出彩的是《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
简单发髻配合扇片,弓形片,不仅有发包头修饰高圆圆脸型的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从扇片到弓形片的变化,配合周芷若黑化,势如九阴白骨爪的张牙舞爪,几块塑料片也能凹造压迫感。
但商业化逐步成熟,快捷也势必容易造成粗糙、廉价。早年间由于电视尺寸小,分辨率低等时代因素,观众自己就会脑补出来一部分氛围感,吴式美学就地取材的塑料感并没有太多影响。
2005年是个节点。随着越来越高清的电视电脑屏幕的出现,大众审美水准的提高。吴宝玲的廉价用料开始被诟病。
《刁蛮公主》中的染色头套加塑料头饰,辅以五颜六色的露脐服饰,与故事中的皇宫背景格格不入,一点也不像有钱人的质感。
而此时,掀开内娱古偶新时代的《仙剑》系列登上舞台。担任该剧造型师,同样来自港圈的陈顾方全面进入大众视线。
《倩女幽魂》《鹿鼎记》都是她此前的代表作,她头顶美学相较古典学院派更新潮,但相较吴宝玲的“糙”,她又更细腻,有古意。
如《仙剑》中,头套只在人物神化时才采用大体量,一如小倩只有在展露烈鬼身份时才戴上夸张头套一样。
风格上没有过度的天马行空,兼顾古韵,头饰的材质、种类也丰富起来,有了更多金属、石头发饰。
在结合剧情、人物、甚至演员外形层面,也把控准确。
像紫萱作为女娲后人,她的发饰是波西米亚的金属材质,契合神话的神秘属性,同时修饰了唐嫣的大额头。
《步步惊心》中,现代人张晓逐渐被封建的皇宫压迫成压抑的若曦,她旗头上的花对应着也在一步步失去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男性头套审美在这一时期有明显进步。相对古早时的一体式全头套,适量加入真发刘海,逼真且飘逸。
但当时间来到2010年,又是一个节点。
以大红大紫、荧光色、亮色为主导的艳丽风格开始盛行。2011年于妈阿宝色《宫锁心玉》是代表,另一个代表是同年的《新还珠》。
《宫锁心玉》
《新还珠》的造型师是汪昌蓉,师从台湾造型师尤宜珍(代表作《一代女皇武则天》《一代皇后大玉儿》《孝庄秘史》《西施秘史》《杨贵妃秘史》)。
《新还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从2005年起,游戏改编的仙侠、奇幻成为古偶流行题材,当时古代这个时间限定依然明确,但头上美学却越发失去古韵,古偶的现代感越来越强。有些制作甚至毫无敬畏心。头套开始普遍发黄,真假发交界明显,现代发色令人出戏。
而无论是发饰还是编发,全都数量多而细致,与整部剧强调的像素风不谋而合。
更不说被大家夸烂的男主少年感发型了,厚重高颅顶+露额头刘海营造的头包脸效果,拯救了丁禹兮的整个脸型。
而配角妖精的发型也各有乾坤。镜妖的耳朵,额头是被铜镜的铜漆覆盖的,大摞发饰如破碎的镜片下坠,呈现凛冽的美感;
上:宫中华贵的妃嫔;下:清新素雅的妖灵可见,如今更“聪明”、多元的头上美学正在被逐步唤醒。无论是传统古韵,还是奇幻、游戏、精怪等越来越丰富的题材表达,属于当代的头套美学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时代美感。杨树云说,“化妆不是化皮,而是化心,我不是要把人化得漂亮,而是要让人们从书中走出来。”好头套代表的是好头脑,真心希望造型师都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