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了:众擎机器人、特斯拉擎天柱、华为机器人、宇树机器狗、优必选机器人、乐聚机器人、傅利叶机器人、智元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环节,包括精密减速器(如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国内企业有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等)、伺服系统、传感器等,决定机器人运动性能与感知能力;中游是本体制造,像特斯拉、优必选、宇树等,负责将零部件组装成整机;下游涵盖系统集成与应用场景,系统集成商根据不同需求集成机器人,应用于家庭服务、工业制造、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为各行业提供自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人形机器人核心龙头代表特斯拉机器人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2代)由特斯拉公司研发,于2023年12月发布。相较于一代,它实现了多方面的升级。在性能上,步行速度提升30%,直立行走速度约为0.6米/秒,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显著改善,整体重量从73kg减轻到63kg,动作更稳定且灵活。其全身配备特斯拉自主设计的执行器和传感器,颈部转动达到2个自由度,增加了脚力/扭矩感应,改进了人体足部几何形状,还拥有新的铰接式脚趾部分,所有手指都有触觉感应,手部有11个自由度,未来计划升级至22个自由度,能够进行精细且灵敏的物体操作,如安全抓握易碎物品鸡蛋。
在功能应用方面,它能够在特斯拉电池工厂分装电池,在工厂和办公室自主行走,还能从故障中自主恢复。其端到端神经网络经过训练,能实时处理来自2D摄像头、手部触觉和力传感器的数据,实现精准操作。未来,该机器人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物流仓储、零售服务、家庭服务、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执行装配、搬运、送货、家务、陪伴等任务。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并提供租赁服务,率先在自家工厂使用,后续逐步推向市场。
斯坦福机器人Mobile ALOHA是由斯坦福大学研发的一款机器人,该项目由计算机科学研究生付子鹏和Tony Z. Zhao领衔,切尔西·芬恩(Chelsea Finn)教授担任顾问,也有与伯克利大学、Meta等机构的合作参与。
它是一款低成本、开源的移动操作机器人,采用全身远程操作方式,用户可通过物理连接到机器人的移动底座,背驱轮子控制其移动,同时还能借助两个手腕摄像头和顶部摄像头获取视觉反馈,直观控制手臂动作。配备两个机械臂,可执行双手协调的复杂任务。搭载英特尔第十二代酷睿i7 - 12800h处理器和英伟达RTX 3070 Ti显卡,计算能力强大。
Mobile ALOHA的主要功能丰富,可通过模仿学习和共同训练策略,在约50次演示后自主完成任务。它能进行厨房操作,如炒虾、洗锅、做菜等;能完成清洁工作,打扫卫生、清理污渍;还能整理衣物,叠衣服、更换被套。此外,还能完成呼叫电梯、推椅子、擦拭洒落的酒、与人击掌等高难度复杂动作。
在应用实践上,它可在家庭中充当家务助手,完成各种日常家务;在餐饮行业,能协助厨师进行烹饪、备菜等工作;在服务行业,有望承担部分简单的服务性工作。其强大的功能和较低的成本,为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机器狗宇树机器人宇树机器人再次升级,这款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身高约127cm,体重约35kg,亮点是动作柔顺仿人,可在多种复杂场景正常运行,失误时能快速调整平衡。其关节电机多,角度空间大,可做复杂动作。头部搭载深度相机和激光雷达,实现360°探测,由UnifoLM驱动,移动速度2m/s,续航约2小时。配备的三指灵巧手能精细操作物体。它在肢体动作上类人性高,顺应了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此外,宇树科技的Unitree B2 - W机器狗运动性能与灵活性卓越。随着宇树在机器狗领域技术的积累拓展,将加速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