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块“袁大头”值多少钱?不是非常值钱,但能买50斤猪肉

钱币古玩收藏 2024-02-29 16:55:03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故事,有人说现在的很多国产货物都不被国人接受,认为质量不好,但有一样国产货物却是人人都喜爱的,那就是人民币。确实如此,作为我国的通用货币,人民币的魅力几乎没人能抵抗得了,甚至巴不得越多越好。

其实说起我国的货币,从古至今,发展了无数次,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钞票。光是在民国时期,货币的种类就多达数十种,几乎每个省份或军阀政权统领区域都有属于自己的货币,比如北京地区的通用货币是“袁大头”、还有“孙小头”、铜元等等。

直到民国三年以后,北洋政府为了方便管理,便实行统一货币,并将银元作为了中华民国的通用货币。银元又被称为“大洋”,最早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是当时欧洲的主要流通货币,到了明朝年间,银元逐渐流入中国,但当时的中国还很少见得到银元,也并非国内的流通货币。直到乾隆年间,清政府首次在西藏铸行银元,此后,银元才开始在中国流通。

在光绪十六年的时候,清廷正式将银元作为中国的流通货币之一,并开始大批量铸造,国内的其他省份也纷纷效仿,于是银元逐渐成为了中国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不过此时的银元没有实行全国统一标准,所以各地的成色、重量和价值都有所不同。后来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覆灭,清廷铸造的银元也没能来得及正式发行。

辛亥革命过后,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担任临时大总统。他为方便管理,将银元作为货币单位,并规定每单位的银币总重量为库平银六钱九分七厘。由于当时国民政府铸造的银元上印着孙中山的头像,因而又被称为“孙小头”,不过因为铸造的数量不多,所以在市面上并不常见。

不久以后,袁世凯在北京称帝,也公布了《国币条例》,并把“圆”作为货币单位,每个银元的重量是库平六钱4分八厘。就在当年的12月,天津造币厂铸造了一批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被称为“袁大头”,次年,国内开始大批量铸造“袁大头”,在九年时间里,一共铸发了7500万枚。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好奇,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到底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其实从银元在中国发展开始,不同时期的银元价值有所不同,比如清朝咸丰年间铸造的一个银元大概值5钱白银。后来,墨西哥商人带进了墨西哥的银元,简称为墨银,它由机器铸造而成,分量比较精准,所以每个银元大概是7钱3分,而且由于银元上印有老鹰图案,又被称为“鹰洋”。

到了民国初年,“孙小头”和“袁大头”的重量都是7钱3分左右,而100个银元则价值73两白银,这个重量很难带在身上,所以如果商人要进行大宗交易的时候,一般都不会使用银元,而是用钱庄的“庄票”。到了1912年的时候,一个大洋的价格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50元人民币,如果用来消费的话,那可就厉害了,可以买到50斤左右的大米或是20斤的猪肉,而如果下馆子的话,更是可以大鱼大肉任吃。

那么,当时的人们一个月的工资大概是多少呢?据了解,普通工人一个月大概可以赚20块大洋,教师、医生、记者等人员的月工资大概有一二百大洋,这已经算很可观的收入了,生活也能过得相当滋润。

就以鲁迅先生为例,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大概是300块大洋,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5万人民币左右,再加上其他收入,一个月下来也有七八万,而一年下来则达到上百万。这样的薪资即便是放在现代,也算是相当有钱的了。

建国以后,纸币替代大洋,成为了新中国的主要通用货币,而那些大洋除了被政府收购以外,也有一部分人将它作为纪念品保留了起来。到了现代,由于大洋的数量稀少,它的收藏价值越来越高,不过不同的银元收藏价值也不同,其中以“袁大头”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被称为银元之宝,它的价值也更高,所以如果家里有这些银元的话,出手时一定要谨慎,不要被别人给骗了。

0 阅读:78
钱币古玩收藏

钱币古玩收藏

分享钱币知识,传播收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