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意味着什么?

星洲的趣事 2025-03-12 10:01:03

核心原因:

老龄化叠加肥胖=慢性病人口沉重负担 中国人(东亚人)的肥胖与代谢性慢性病更相关。

慢性病负担+延迟退休=严重困境 最近越来越多关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消息,很多小伙伴问我,为什么今年突然提这个。

其实真相就是,超重/肥胖叠加即将到来的老龄化,可以说是对医疗系统沉重打击的必然结果。

为了能减轻这个沉重的负担,既然老龄化不可避免,那么就必然要在最容易监控的「体重」上下狠手。

否则,未来第一批老去的婴儿潮的人,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慢性病医疗资源挤兑。

1.现在的情况如何?

成人数据: 2018年成年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较2002年(22.8%、7.1%)翻倍增长

青少年危机: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11.1%、肥胖率7.9%,且逐年递增。

政策响应: 2024年国家卫健委联合16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目标三年内遏制体重增长趋势。

3. 减重多快合理?

看看这篇:减重的速度最快多快?怎么判断是掉脂肪还是水?

减重目标:

超重/轻度肥胖者(BMI<32.5):每周减0.5~1 kg,6个月内减当前体重5%~15%。

中重度肥胖者(BMI≥32.5):分阶段减重(5%、10%、15%),周期3~6个月。

建议每周或每月定时称重,关注长期趋势而非单日波动。 单日波动1-2公斤都算正常,尤其是吃咸喝水后,体重一次性突然 增重2公斤都不夸张——多数都是水,少量是糖原,脂肪合成比较缓慢却稳定。

3. 国家的建议是什么?

饮食干预:控制总热量、多蔬果膳食纤维、限高糖高脂。

运动计划:每周≥150分钟中强度有氧+2~3次抗阻训练。

生活习惯:减少久坐、保证睡眠(建议7~9小时/天)。

4. “三减三健”:从饮食源头防控肥胖 当然,除了最重要的减少每天的摄入,其实还有一些「通用」的细节,就是告诉你减少的热量从哪里来,而不是单纯少吃。

以上都是有明确证据的建议,是独立于减重之外的预防慢性病的方法,即使你的体重在健康范围内,也一样建议遵循。

5. 运动处方:强化减重效果的利器 健康成人:每周5天活动,150分钟中强度有氧+2~3次力量训练。 超重/肥胖者: 减脂优先:每周5~7天中低强度有氧,逐步增至250分钟/周。 结合抗阻运动维持肌肉量。

特殊人群: 儿童青少年:每日≥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 孕妇/老年人:医生指导下适度运动,侧重安全与功能维持。

6. 医疗黑科技:胖到绝望?医院有药! 诊断流程: 诊断套餐:BMI+腰围+抽血三件套,专治“我觉得我不胖”。 治疗手段: 基础: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 进阶:GLP-1神药:打一针,食欲秒变“性冷淡风”。切胃手术:胃容量从Plus变Mini,但副作用是再也当不了吃播。 心理支持:认知行为疗法改善饮食失控、焦虑抑郁。

7. 总结:管住不胖是对自己下半生的负责 老龄化洪流下,管理体重=给未来自己买医保期货。 口号:今日少喝一口糖,明日少排一条队!

0 阅读:37
星洲的趣事

星洲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