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二月份的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草莓的健康生长和高产优质:
一、保温防寒重要性:二月份气温仍然较低,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草莓大棚内需要采取保温措施,防止草莓花果被冻伤。具体措施:加装围裙膜、二层内膜等方式提高棚内温度。注意做好棚室加固,防止大风、雨雪天气对棚体造成损害。

二、温度管理适宜温度:棚内温度应保持在白天20~25℃,夜间5~7℃(或5~10℃)。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草莓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温度监控:定期监控棚内温度,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保温和通风措施。三、通风排湿重要性:及时通风换气是降低棚内湿度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具体措施:在气温较高的中午时段,打开侧面卷膜通风,通风口高度开到全部的1/4~1/3即可,时长30分钟左右。注意避免开门对吹,以防冷风直接吹入棚内造成冻害。

四、湿度控制适宜湿度:平日空气湿度控制在40-50%(或40%-60%)为宜。湿度过高容易诱发白粉病、灰霉病等病害;湿度过低则会抑制花药开裂、花粉萌芽。降湿方法:覆盖地膜、膜下滴灌等方式降低棚内湿度。在大棚内铺设稻壳、秸秆等吸湿物。五、增加光照重要性:良好的光照有利于增强光合作用,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具体措施:在棚内二道膜较厚的情况下,早上须及时将其揭除,改善光照条件。必要时可以安装补光灯,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定期清洁棚膜上的灰尘和杂物,保持棚膜透光性良好。六、合理浇水浇水原则:冬季水温低,频繁浇水会降低地温,影响草莓生长。因此,应适当控水。浇水频率:一般15~20天浇水一次(或保持每周浇一次水)。通过观察叶片“吐水”现象来判断是否缺水,不能盲目浇水。浇水后管理:浇水后,开小风口进行通风、排湿。七、科学追肥追肥原则: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以膜下滴灌方式追施。肥料选择:追施氨基酸水溶肥或大量元素水溶肥。坐果后用磷酸二氢钾+中量、微量元素肥喷雾追肥,每隔15天喷一次。钾肥补充:注意补充钾肥,以满足草莓果期对钾肥的需求,促进果实的膨大、转色和糖分的积累。

八、植株管理摘除老叶病叶:及时去掉病叶、老叶、残留果柄,保证草莓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增强植株抗病力。疏花疏果:疏去小形花、果梗过短、膨大不良及畸形的果,一般每个花序保留3~7个果实。同时,摘除匍匐茎,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草莓产量。掰除侧芽:在草莓植株主茎的四周会长出很多的侧芽,要进行选择性的掰除。原则是去掉朝向畦中侧的侧芽,两边的侧芽去掉最壮的、最弱的,留下1~2个长势中间型的。掰侧芽必须在晴天的上午进行。九、辅助授粉授粉方式:放养蜜蜂辅助授粉,或在中午时段用柔软工具在花朵中扫动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授粉率和坐果率。十、病虫害防治农业防治:注意通风换气,降低田间湿度;科学施肥,增强植株生长势;加强植株管理,提高抗病力。药剂防治:发病较轻时用百菌清、腐霉利等熏烟剂闷棚熏蒸;发病较重时再采用药剂喷雾。
综上所述,草莓二月份的管理要点涵盖了保温防寒、温度管理、通风排湿、湿度控制、增加光照、合理浇水、科学追肥、植株管理、辅助授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为草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