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师的三个红军团是什么时候调出去的?

塞北神剑 2025-01-25 13:41:06

李爱萍

在网上时常看到这样的质问:说“你们193师连一个红军团都没有,怎么能是红一师呢?”

其实,在193师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三个红军团,他们是在抗战时期为了扩大武装先后调出去了。那么,这三个红军团分别是什么时候调出去的呢?

强渡大渡河

一、193师从哪里走来?

193师的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军第一师,即:红一师。抗战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红一师改编为115师独立团,杨成武任团长,原先的三个红军团压缩为三个营。在平型关战役中打敌增援,保证了伏击战的成功。

平型关大捷后,115师于五台分兵,独立团被聂荣臻要走,编为晋察冀军区独立团,扩编为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一师,随后又改为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以下简称一分区),活跃在阜平、涞源、易县、蔚县、灵丘、浑源一带打击日寇。

解放战争初期,一分区改编为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第4旅;1948年11月改为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第8纵队22旅;1949年1月全军统一整编,排编制序列,在当时的河北省昌平编为华北军区第19兵团65军193师。从这时起至2013年师改旅,193师一直叫了64年。

二、抗战时期三个红军团先后调走

在独立团扩编为独立师的时候,三个营又恢复了红军团的编制(里边也增加了一些地方武装)。后来在一分区的时候为了扩大抗日武装,又先后都调出,脱离了一分区的编制。

1、最先调走的是红三团

与其说是调走,不如说是被邓华带走。

1938年2月,根据上级指示,一分区政委邓华把红三团带走,与宋时轮带领的雁北支队(前身是陕北红28军一部)汇合,合编为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历史上人们习惯称宋邓支队)开辟平西、平北抗日根据地,又挺进冀东,领导冀东暴动后的抗日武装,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与日寇展开斗争,于冀东、热河、平西、平北到处举旗帜、拉队伍。后来华北好多部队都有他们的影子,比如原67军199师、65军194师、193师579团,等等,都有红一师和陕北红28军共同的血脉。

需要指出的是,最近我从网上看到,有人写文章说199师是红一师,这不符合历史,只能说199师有红一师的红三团的血脉(而且还有陕北红28军的血脉),怎么能说是红一师呢?根本撑不起来嘛!如果愣说是,那就有点牵强附会、混淆视听了。

杨成武司令员指挥战斗

2、红二团调往三分区

红二团什么时候调出去的,调到哪里去了?我好长时间搞不清楚,最近通过多方查找资料、看历史书籍,终于闹机迷了。要不就说活到老学到老呢,不学习什么也不知道。

1939年1月,一分区的红二团调往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比红三团脱离一分区晚11个月。

三分区司令员是陈漫远(后换成黄永胜)、政委是王平。他们是在只有一个骑兵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三分区,在平汉线打了几个小胜仗,后来招兵买马、收编地方武装,虽然成立了三个大队(相当于团),但军事实力仍然比较弱,聂荣臻就把一分区的二团调到了三分区,以增强三分区的军事力量,把三分区的一个大队划给了一分区。

3、红一师血统最多的红一团也调走了

1944年2月,红一团调出一分区,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二旅一团。调出的原因有点复杂,但都是革命形势的需要。

解放战争时期,红一团曾划归四野随军南下,解放后又经过多次变动,最后于1993年3月,扩编为驻某部队步兵旅,升格为旅级单位了。八、九十年代,红一团曾派人到驻宣化红一师认“娘家”,实际是为了编写团史查找资料来的。

三、193师为红一师无可争辩

虽然红一师的三个红军团先后调走,但师机关、警卫连和师医院一直在,且从红一师、独立团、一分区、4旅、22旅一直延续到193师。师机关在,架子就在,“娘在家就在”,也许比喻不当,但确实是这么回事。不能因为红军团不在了,就否认193师不是红一师。

红一师顾大局识大体,是因战争年代的需要而没留下一个红军团的红军师中的特例。

(注:除第一幅最后一幅,其它图片来自网络)

2 阅读:271
塞北神剑

塞北神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