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蜀风流人物·杨升庵》在云南多地取景拍摄

文旅头条新闻 2024-11-18 14:10:05

(昆明“升庵祠”)

近日,电视纪录片《蜀风流人物·杨升庵》摄制组在建水、大理、保山等地取景拍摄,来自成都的摄制组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为纪录片整体架构进行了前期的框架打底、素材采集,尤以记录主角在云南的数十年风雨沧桑为要,以丰富整部作品的内容。

杨升庵,即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别号博南山人、博南逸史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状元。杨升庵21岁殿试钦点第一名,进士及第,世称“杨状元”。他一生勤奋好学,博涉百家,其诗、词及散曲创作水平很高,尤以《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名扬于世。

在滇南漫长的三十多年流放生活中,杨升庵不仅寄情山水,而且悉心著述,他在云南的每一站,都留心山川形势、风土人情,著书立说。他一生中留下了269种著作,包括著名的《滇程记》,记录了戍旅沿途的地理、民族风俗等宝贵信息,对后世了解西南边疆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即便在远离家乡的异地,杨升庵的文学创作激情依旧不减,他的诗词曲作品多达3132首。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六日(8月8日),杨升庵在昆明病逝,时年七十二岁。临终时,他还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勉励后人。

再现升庵精神的影响、贡献。据摄制组导演刘宇徽介绍,电视纪录片《蜀风流人物·杨升庵》拟分3集,每集25分钟,是一部综合性、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纪录片将以杨升庵为人物主线,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纵横捭阖、触类旁通,采用电影化叙事方式,追求影像质感,保持纪实底色与艺术品质,以纪实手法为观众构建一个视野广阔、脉络清晰、以小见大、符合逻辑、贴近现实的真实叙事。

通过介绍杨升庵的个人命运、文学成就、学术贡献和精神文化价值,本纪录片将全方面、立体呈现杨升庵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相互牵连,并展示升庵精神和升庵文化对丰富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建水小桂湖:“此山水双佳,颇与故居新都桂湖相仿”

(摄制组在建水朝阳楼拍摄)

在建水朝阳楼、小桂湖以及文庙取景,导演刘宇徽感慨,“建水的古迹保存如此完好,令人惊讶。作为从四川成都而来的摄制组,我们走在477年前的一个成都人曾经去过的地方,去记录与拍摄,感受颇多。”

(建水“小桂湖”)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杨升庵在好友王廷表的陪伴下,再次来到建水,与老友叶瑞相会。城东南“洗马塘”堤垂杨柳,山水相伴,他便触景生情地说:“此山水双佳,颇与故居新都桂湖相仿”。从此,“洗马塘”就改名“小桂湖”。此刻,在建水的杨升庵想到的是千里之外的故乡,是那个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保山霁虹桥:“兰津南渡哀牢国,蒲塞西连诸葛营”

(保山“霁虹桥”)

霁虹桥,位于大理永平县杉阳镇岩洞村与保山市水寨乡平坡村之间,是澜沧江古道上著名的铁索吊桥,英国著名科技史教授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技史》中称其为“世界上最早的铁索桥”。古时从四川出发入西南,经大理跨越澜沧江,过保山、腾冲等地通往缅甸、印度,古桥是跨越两千多年历史的南方丝绸之路西南大通道,史称“蜀身毒道”。古桥所在的澜沧江河谷称“兰津渡”,地势险峻、江流汹涌。

“兰津渡”与霁虹桥自古以来就是令人胆寒的天险要隘之地。成化年间(约公元1476年),江项寺了然和尚用化缘得来的资金将桥改建为霁虹铁索桥,建成后,成为古道上出现的最早、规模最大的铁索吊桥。

(霁虹桥摩崖石刻)

镌刻于西岸桥头高耸的罗岷山千仞绝壁(普陀岩)之上的摩崖石刻,布满明、清至民国历代文人墨客、过往官吏颂扬霁虹桥的题刻和诗文。公元1525年,“流放状元”杨升庵“迢迢八千里”,拖着伤病来到了澜沧江边。此时,保山人张含,正在这里翘首以待。

(澜沧江上的各式交通)

在“兰津渡”,看过霁虹桥的杨升庵,写下“兰津南渡哀牢国,蒲塞西连诸葛营”之句。因澜沧江水电建设的需要,原桥址和摩崖石刻已被澜沧江的江水悄然淹没。我们看得见的“兰津渡”与霁虹桥摩崖石刻,是采用“原状原地保护、异地选址、选取重点石刻进行复制的方法”在迅急的江风、变化无常的河谷气候中于汛前完成复制而成。如今,更现代化且不同功能的桥在这个古渡口焕发生机,拍摄杨升庵在保山的相关故事,剧组选此一景,实在是恰到好处、精妙传神。

大理感通寺:写韵楼著书《转注古音略》

(摄制组在大理感通寺拍摄)

云南大理一带,至今仍流传民谣“四川状元郎,流放在云南。寓居点苍山,文章天下扬。”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春,杨升庵在李元阳的陪同下,自南而北,饱览苍山洱海的景色。在游感通寺时,听众僧诵经,音韵多有舛讹。于是提笔纂述古音转注之例千余字,题名《转注古音略》。感通寺“写韵楼”即是杨升庵著书的地方,虽如今楼已不存,但其名字留存在历史的记忆中,杨升庵在这里,就好像文学、诗意和艺术的交融。

追寻着杨升庵的足迹,摄制组走过昆明、安宁、建水、开远、保山、大理,从四川成都出发,沿途4000公里。导演不禁感叹,“在感通寺这座千年古刹,仿佛写韵楼依然还在,只是写书人早已离开。”

昆明升庵祠:夫子之道鸳飞鱼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昆明升庵祠里程文哲书“滚滚长江东逝水”)

升庵祠坐落在昆明西山山麓、滇池之滨的高峣村,是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人们为纪念杨升庵,将其旧居“碧峣精舍”改建为祠,供奉其塑像。这座三院三殿的中式庭院,背靠西山,面临滇池,旁有清泉,花木繁盛,幽雅秀丽。祠内古木参天,亭台楼阁巍然肃立,祠堂静谧。正庭处,有清康乾时石屏名人张月槎撰联“夫子之道鸳飞鱼跃,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颇为醒目。

在升庵祠建成大约28年后,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夏,路经高峣,到升庵祠拜谒,并写下滇游日记开篇《游太华山记》,《徐霞客游记》中的记载使“千百年莫之一睹”的边疆胜景第一次全面公诸于世。

在这里,摄制组相继采访了昆明学院姜晓霞副教授,云南大学林超民教授、成联方教授,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陈友康教授。“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感受到云南学术界及云南人对杨升庵的喜爱、崇敬之情”导演刘宇徽说,“杨状元在云南的知名度超出了我们开拍前的预想。”

云南,对杨升庵来说,既是命运的安排,也是重新开始的地方。据了解,《蜀风流人物·杨升庵》正进入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不久后,我们将通过各大平台,“亲历”杨升庵其人其事,随纪录片一道感悟升庵精神和升庵文化。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振 文

《蜀风流人物·杨升庵》摄制组 供图

责编 王楚云

校对 马寅瑞

终审 李文女

0 阅读:8
文旅头条新闻

文旅头条新闻

一手掌握文旅大事,全新全艺为文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