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水利部日前正式批复《三峡水库2023年蓄水计划》,三峡水库于9月10日开始,正式开始2023年的新一轮175米蓄水。
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最新干旱趋势预报,可以看出,目前长江下游的部分地区,干旱趋势在不断延续,且有加重的趋势,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启动三峡水库蓄水呢?
三峡水库蓄水的基本情况
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1个县市。在三峡水库175米正常蓄水位高程下,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形成总面积达1084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
笔者记得,在2021年9月份的时候,三峡水库的175米蓄水工作也正式启动,与现在的时间差不多吻合。这是三峡工程自2020年11月1日完成整体竣工验收,转入正常运行期后的首次蓄水。三峡水库的蓄水,可以为冬春季节长江流域的航运、供水、生态、发电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到了2021年10月31日8时,三峡水库已经蓄至正常蓄水位175米。此外,在2022年6月,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库联合生态调度试验也顺利完成。
三峡水库的重要功能
三峡水库的重要功能主要包括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一是防洪:三峡水库的防洪功能是首要的,也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长江中下游地区历来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同时也是洪水灾害频发的地区。三峡水库的巨大库容能够有效存储和调节洪峰流量,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威胁,保障中下游地区的安全。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防洪规划,三峡工程在防洪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拦蓄荆江河段的洪水:荆江河段是长江最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河段之一,三峡水库能够拦蓄荆江河段的洪水,减少对下游地区的威胁。
2、配合分泄洪区:三峡工程与荆江分洪工程等分泄洪区配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洪水,保障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3、缓解洞庭湖淤积:三峡水库的建成可以减少洞庭湖淤积的泥沙,从而降低湖床的淤高,有利于洞庭湖的排洪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防洪。
4、错峰调节:在汛期,三峡水库能够通过错峰调节,减轻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二是发电: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三峡水库通过调节水位和流量,为水电站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从而实现了高效率的发电功能。
三是航运:三峡水库的建成使得长江上游的航道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航道条件的改善使得长江沿线地区的交通运输更加便利,对于促进沿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水资源利用:三峡水库的巨大库容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资源,为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水库出水通过水轮发电机组的排水,不仅能够保障沿江城市的居民和工业用水,还能够为农业灌溉提供水资源,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水利稳定供水。
目前长江下游的干旱情况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状态况,可以说是波动异常明显,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强降雨之后,无论是长江的干流还是支流,抑或是洞庭、鄱阳湖等主要湖泊,都出现了水位大涨的局面,不过随着降雨期的临近结束,长江流域的水位普遍出现了明显的回落甚至偏低的情况,比如洞庭湖每年的这个时候,有相当一部分区域变成了“草原”。
从中央气象台公布的最新土壤水分情况看,目前我国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区域,特别是江西、湖南和安徽等地,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缺水趋势。可以看出,每年到这个时候,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区域,低水位的情况或许已经成为了常态。
三峡水库这个时候为什么不放水而选择蓄水
三峡水库调蓄水资源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配合分蓄洪工程,防止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三峡水库与分蓄洪工程联合作用,可以有效地拦截洪峰,分散洪水,减缓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冲击,降低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在枯水季节,通过生态补水调度,增加长江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中下游通航条件,缓解中下游用水紧张状况。
控制水库的蓄水和泄洪,合理地调节河道水位,维护河道的通航条件,改善水利交通环境。
三峡工程已经具备正常防洪运用的条件,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初步形成。三峡水库蓄水后,通过水库调蓄,可以实施枯水季节生态补水调度,增加长江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中下游通航条件,缓解中下游用水紧张状况。
从2021年每年的数据看,长江三峡水库在调蓄水资源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年补水的天数大约在150天左右,总补水的数额超过了200亿立方米,为缓解中下游地区的干旱问题起到了解决“燃眉之急”的作用。
从目前情况看,长江中下游虽然已经慢慢进入枯水期,但是干旱的程度并不很严重,依靠各省、各区域的内部调节,完全可以解决问题。之所以三峡水库这个时候进行蓄水,更多的是考虑未来,使其尽早达到能够充分进行水源调配的最佳状态,以便为接下来长江整个流域进行枯水期做好准备,否则无水可放才是最大的问题。
活力值打卡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