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的中国人

慷慨高歌 2020-04-04 10:25:52

华夏文明自尧舜始,经数千年的时光冲刷,成为四大古文明唯一延续下来的传奇,同时也在世界文明史拥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近代西方工业革命浩浩荡荡地埋葬农业文明,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面对强大的工业产物时,仿佛成了私塾的老先生,“洋人之物,不过奇巧淫技尔”。

于是乎,中国,这个偌大的巨人因为它的固执和古板,从1840年英国舰队打响第一炮开始,被牢牢地钉上了耻辱柱,上百年的时间里,无论怎么拉扯都下不来,那个曾经辉煌、不可一世的天朝上国,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到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时候,几近亡国灭种。抗日战争成为了中国人头上永远的警钟,它是无形的,但却是最有力的。

十四年抗战,中国国民党陆军阵亡300多万,空军几乎打光,海军全部打光。算上被屠杀、间接伤害的平民,中国的受害者多达3500万。而日军的阵亡,却仅50万上下。比起滑稽的抗日神剧,残酷的现实就如同一座大山,压得彼时四万万同胞喘不过气来,没有人知道,中国能不能胜利,自己能不能活到中国胜利的时候。

那时的中国,还未从农耕社会中转型出来,穿西装旗袍听大喇叭留声机、跳交际舞的只有官老爷姨太太们,而最普通的民众只知耕地,而不懂现代化,更不懂战争,就像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一句台词“我们有了伤亡,因为我们有几百个你不喊趴下,就不会趴下的乡下大哥,我的大部分同袍,擅长的是耕地而非打仗”。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汉亡以来,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华民族,最擅长的是文明同化,而非武力战争。我们不是整天骑着马放养打猎的胡人,农业社会,讲的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一个人可能一生都没出过村镇,生活缺乏激情,但又非常安逸。不用别人教,数千年的积淀,我们很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无比热爱安逸”的民族性。

回过头来看那流趟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宋、明、民国都算军事萎靡(隋唐元清不算汉族王朝),而以两晋差点为了追求风雅情趣把整个民族国家推进火坑的表现来看,不提也罢。很多人可能把近现代中国的衰败都归结在清朝的软弱无能上,其实,这不过是我们欠的账,只是恰好碰到那时该还了而已。

我们的“热爱安逸”成了别人屠杀我们的最好借口,他们笑着指着我们说:“看啊,他们乖得就像一群羊”,而绵羊就活该被剥皮抽筋,然后被囫囵吞下,吃掉。

“中国人爱安逸,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就这毛病。多少年来这是个被人钉死了的死穴,一打一个准儿。远的不说,说卢沟桥吧,日本人打不动了就和谈,和谈三次就打三次,我们不信都骗着自己信,日本人和谈时公然拿着地图在宛平标好炮兵目标的,准备好了当然再攻,再攻没攻下又说撤兵,喘了气再攻,我们也就想和平想到不要命的地步。"这也是剧里的一段台词,说的过于刺骨,但却是事实。中国人热爱安逸,爱到死都不怕!

如果那时全民族的爱安逸传染了每一个人,那今天的我们可能就看不到新中国了,还好,那些人不爱,他们用鲜血生生叫醒了这个国家,惊醒了这个民族。

他们是身披"死字旗"出川抗日的川军战士;是在野人山魂向祖国的远征军同袍;是牺牲前亲笔昭告将士;“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张自忠;是倒在日军炮弹下的左权;是千千万万已化铮铮铁骨的中国人!

"我国很大,我族军人数千年没有过如此的溃败。我们都该死!"他们扛着随时会卡壳的枪,穿着早已经磨烂的草鞋,用尽全力把仅剩的血肉之躯甩向日寇烧着柴油的工业怪兽口中,死好像成了他们每一个人都能轻易选择的道路,而也因为这样,于我们而言,每一个活着的中国人,我们都欠他们的。

我不是栽树者,更没能力当抉择者,我只是躲在“大树”下乘凉的后人而已。我不愿自己一边乘着凉,一边又对迫于形势而左右非人的,真正为民族谋取过利益的前人们痛骂不绝。

在这个早已远离战火几十年的国家,这个电视上高喊“娱乐至死”的社会,我所能做的,只有铭记。我想,应该有很多中国人都会铭记他们,虽然我们这个民族身上还是带着“爱安逸”的印记,但至少还有他们时刻用血与火提醒着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些选择“不安逸”的人,像千年前高呼着的孟子一样的人们,如果他们几十年前的壮举能一直警醒着中国这条正在腾飞的巨龙,我想,他们九泉之下大概也能咧嘴一笑吧。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