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制造业实力究竟几何?

慷慨高歌 2020-04-10 09:50:51

制造业,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各国经济增长、不断创新发展和繁荣的引擎。当前的发达地区,如西欧、北美,以及东亚工业国,莫不如此。近年来,我们引以为傲的经济高速发展也正是建立在庞大且全面的制造业体系上。

实际上,制造业对全球就业总量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份额,这不算其间接带动就业机会。据估算,在美国,每诞生一个制造业全职岗位,非制造业领域就会出现超过三个个同等全职岗位。

制造业也用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经济体的创新发展,例如,中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的制造业公司的研发投入约占国内企业研发投入的80%。

而随着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新兴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出现和变更,制造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兴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制造业回流到高收入国家,从而变相使得低收入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机会减少,而这样,那些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就可能会承受比较严重的风险;

此外,希望制造业大幅度回流的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很严峻的问题:由于市场和资本的选择,那些已经流失的蓝领工作岗位可能永远也回不来了。

目前粗略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基本都处于“领先国家”行列。根据相关数据,G20国家囊括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制造业增加值。

那么,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水平都是什么样的呢?

中国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中国在“制造业结构”方面排名第五,“制造业驱动因素”方面则排在第25位。关于中国制造业当下和未来的整体评价如下:

在2010年超越美国之后,中国成长为全球头号制造业大国。中国2010 年的制造业增加值总额接近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尽管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规模,但在制造业复杂性方面仍有改善空间。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在全球排名第26位。

在过去的 20 年里,中国已经踏上了低成本产品到高端产品的升级之路。然而,由于中国的体量问题,其制造业不同部门的现代化水平差别显著,部分优秀制造商与低端制造商之间的差异更是惊人,因而拉低了整个国家准备程度。

就制造业驱动因素而言,中国在需求环境与全球贸易和投资驱动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在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方面排名前三,但仍有必要继续提升劳动力能力,培养未来行业所需技能,还需要提高企业内部的创新水平。

体制框架和可持续资源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身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已经承诺在未来继续节能减排,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新兴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该目标的加速实现。

我们常说“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在科技含量、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制度环境等问题上,中国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改进空间。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美国

美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制造业,2016年的制造业增加值规模接近2 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16%,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美国经济的复杂度排名世界第八。

然而,在过去 的20 年里,美国本土产品竞争力下滑,作为制造目的地的吸引力遭受了严峻挑战。美国在塑造制造业的未来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取得了制造业驱动因素最高加权评分,在除可持续资源和制度框架之外的其他驱动因素上得分排名居于前五位。

美国的创新能力也是全球闻名,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新兴技术重大发展的前沿领域据有一席之地。此外,杰出的高等教育机构为美国培养、吸引和留住高级人力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目前正在努力重振制造业。2017年底的税制改革中,美国将企业税率从35%下调至21%,令企业将部分生产转移到美国的意愿有所增强。

然而,与移民和自由贸易协定相关的政策和监管不确定性长期存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美国在优先解决能源方面的效率和可持续问题上显得十分有必要。

日本

目前,日本拥有世界上第三大制造业,2016年的制造业增加值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近 9%。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总额就占到了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近一半。

自1984年以来,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经济体。在制造业驱动因素方面,日本在需求环境方面表现特别突出,拥有成熟的消费基础、强劲的企业活动和巨大的市场规模。

日本在技术创新和制度框架方面排名居前20位。在2016年,日本政府推出了“社会 5.0”战略,旨在通过新兴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乃至实现整个社会的变革。

此外,日本政府还在2017年提出了“联结的产业社会(Connected Industries)”计划,支持日本制造业等产业通过资源、人员、技术、组织和其他社会元素的联结,创造新价值。

日本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与人力资本有关,包括人口老龄化、人口萎缩以及移民数量低于同类可比国家的问题。另外,日本在可持续资源驱动因素方面也存在着改进空间。

德国

德国拥有全球第四大制造业,2016年的制造业增加值总额达到7750亿美元,经济复杂程度在全球排名第三。德国拥有全球闻名的优质制造业传统,超过一半的制造业产出出口海外。

德国在综合制造业驱动因素中排名第一,在技术和创新、人力资本、全球贸易和投资以及需求环境驱动因素方面排名前十。德国教育成果突出,技术培训项目领先,劳动力素质高,创新能力强。

随着2011年“工业 4.0”计划的推出,德国致力于实现产品、价值链与商业模式的数字化与互联互通,大力推动数字化制造业的发展,成为该领域的先行国家之一。全球公认德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驱之一,在制定全球工业新标准和规范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印度

印度是世界第五大制造国,2016 年制造业增加值总额达到4200亿美元,经济复杂性排名第45位。在过去的30年里,印度制造业平均每年增长率超过7%,平均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至 20%。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市场对印度工业品的需求正处于上升阶段。

除了需求环境排名前五之外,印度在其他制造业驱动因素方面还有不少改进空间。人力资本和可持续资源是印度面临的两大关键挑战。

印度劳动力相对年轻,增长迅速,但劳动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印度应当注意采取升级教育课程、改进职业培训计划、增强劳动力数字化技能等措施。

此外,随着制造业不断扩张,印度还需要继续拓宽能源获取渠道,减少排放。2014年,印度政府启动了“印度制造”计划,主要目标是让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韩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韩国经历了显著的经济增长,从上世纪60年代的落后农业社会发展成了如今的制造业强国。

韩国目前拥有全球第六大制造业,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总额超过 3800亿美元,经济复杂性全球排名第四。除了在可持续资源表现欠佳以外,韩国在其他制造业驱动因素方面普遍表现良好。

韩国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尤为强大,在研发支出和每百万人专利申请量方面排名前五。出色的创新能力为韩国历史性崛起贡献了一臂之力,也将助力韩国引领下一代生产模式发展。

为了加强对塑造制造业的未来的准备工作,韩国需要继续提升劳动力能力,特别是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数字化技能,倡导知识密集型就业方面。

此外,打造健全、透明和可信的机构组织有助于为韩国塑造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供指引,建立全球互联互通所需的信任关系。

如今,新冠疫情已经蔓延全球,美股多次熔断暴跌显示未来世界经济萎缩无法避免。我国的制造业目前受国外疫情影响比较严重,许多外贸型企业面临缺单、停产的局面。

原本应该较长期转型的中国制造业被贸易战提前带入了阵痛期,现在很有可能因为疫情,而导致许多产业被迫转型。

但新的变化既可以是危机也能变成机遇,该来的总要来,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我们正处在世界大变革的时代交叉点,稳定好制造业才能稳定好经济,这一步棋下好了,将来的路说不定会好走得多。需知时不我待,把握机遇,中国最终总能靠自己实现伟大复兴。

4 阅读:2992

评论列表

不疯魔不成活

不疯魔不成活

7
2020-04-12 19:03

中国就是因为房地产,赚钱太容易了,盖完房子卖了就能挣回来,国内人多,房子与户口,就学有关,根本不愁卖,所以都挤到这里挣钱,我工作的公司,设备大部分国外的,一套八九千万,除去成本,也挣不少钱啊,发展制造业也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啊,何必那么努力的发展房地产呢,还让国内矛盾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