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躺平很舒服?年轻人,不要傻到轻信这种话

职场默笙人 2023-11-03 10:13:29

不知几何时,“躺平”一词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一些年轻人在心情郁闷的时候,要“躺平”;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要“躺平”。尤其是,在体制内的年轻人中还流传着一句话:“只要我谁也不服,我就是副处”。但躺平真的很舒服吗?年轻人,别傻了。

为啥总是有“躺平”的冲动

对于体制内的年轻人而言,如果总是把躺平的想法留在脑海中,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单位的老同志,提拔无望,正能量不足,总是在年轻人中散播一些负能量的言论,久而久之,让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信以为真,总认为:“干不干一个样,还不如躺平舒服”,但是,你不干,别人在干,你们的差距就在悄悄地拉开。二是网络上一些“躺平舒服”的言论,洗脑一般的出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体制内年轻人的思想。虽然说,体制内外工作无区别,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但是你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对其负责,刚参加工作就有种逃避和与世无争的思想,太早了。

年轻人想躺平,真的没那么容易

任何一种工作,年轻人永远是新鲜血液和中流砥柱。想躺平,怎么干?领导安排事情我不干?只做分内工作?这件事我弄不好?错误百出?好,这是你的对策。但是领导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既然你只做分工内的工作,好,在分工上给你调整一下。给你安排事情你不做,好,找你谈话。太过分的话,给你年终考核不称职、不合格。是不是很刺激?

躺平,真的只需要“对付”领导吗?

有的年轻人以为,在体制内躺平,只要将领导安排的工作推到一边,就能顺利的躺平。但是,你别忘了,你还要应对同事们异样的眼光,为啥在一起工作你就如此潇洒?同事们会对你慢慢孤立,领导也不愿理你。你去了单位,没人和你交流,只是礼貌性的打个招呼,这种感觉很舒服吗?

体制内的人脉如何积累的?绝大一部分是在工作中互相联系建立起来的。为何说“两办”、组织部、纪委认识的人要多,因为他们的工作内容需要跟很多单位打交道。人脉也就慢慢积累下来了,以后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在解决起来都会比较顺畅。所以说躺平也是自我封闭的一个过程,值得吗?当自己的父母老去,家里事需要你出面的时候,忽然发现,跟谁也不认识,多么尴尬。

为何有的人能“躺平”?

为啥有的人能躺平,却不招人讨厌。体制内不乏这样的“智者”。小李的同事就有这种人,家里条件不错,父母是做生意的,在单位准时上下班,不做额外的工作,然后定期请同事们吃饭,同事们吃饭也会邀请他,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人缘混得不错。所以,躺平之前要想一想,家里的资金基础支持你躺平吗?事业上的进步和金钱总要有一个吧。

有的人迫于身份或者档案、年龄的问题,提拔无望。除了本职工作,不想再额外付出,也是可以理解。所以,躺平之前要想一想,你“身世清白”,真的不努力一下吗?等到年龄大了会不会后悔?

有的人,总认为在体制内,没有关系肯定无法得到提拔。所以要躺平,那你躺平之前要想一想,身边没有靠努力工作有进步的吗?努力工作的过程就是获取领导赏识的过程,领导赏识就是你的“关系”。

千人千面,不期待能改变所有人的想法。只是劝一些体制内的年轻人,一定要履行好“契约精神”,面对不公我们要敢于说不,但是面对工作,我们一定要敢于拼搏一次。人生的不后悔就是“我努力过”。

0 阅读:81
职场默笙人

职场默笙人

用科技和数码工具,让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更加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