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一个月内“停战”,特朗普终于投降了?
日前,特朗普公开表示,我不想再提高关税了,甚至打算降低,并声称希望在未来的3到4周之内,与中国达成相关协议,结束中美的贸易纷争。
首先要明确一点,这是自中美关税战开打以来,特朗普第一次表示要降关税,也是第一次主动提出要跟中国达成协议。很显然,在中国疾风骤雨地反制之下,特朗普投降认输了。但是我们要搞清楚,特朗普一反常态地主动投降背后,到底有什么目的?
特朗普特意强调,要在3到4周之内,与中国达成相关协议,也就是说一个月内,中美关税战就将“停战”,这一个月的时间划定有什么讲究吗?在我看来,特朗普设定的一个月期限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美国国内严峻的现实挑战。
一方面,美国企业从 2024 年底开始大规模囤中国货商品,导致关税对实体经济的滞后影响尚未完全显现。特朗普政府急于在今年第二季度企业财报披露前达成协议,避免关税冲击集中反噬美股和就业市场。
而另一方面,美国6.5万亿美元国债将于6月到期,若无法在5月前与中国达成共识,中国可能通过抛售美债抬升利率,加剧美国债务违约风险。所以,这一个月的时间划定,其实就是特朗普的时间窗口,本质则是美国信用破产的倒计时。
可以说,特朗普其实很聪明,知道什么时候该强硬,什么时候该让步。但是特朗普犯了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一样的错误,那就是搞不清楚到底谁占据了主动权。
特朗普在推动俄乌停火谈判上花了很多心思,甚至作出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让步,不断向普京妥协,就为了能早日摆脱乌克兰这个泥潭。但结果我们看到了,俄乌现在停火了么,并没有,不仅没有,反而俄军还在前线不断推进,而且攻势越来越猛。
造成这一局面的核心原因,就是主动权不在特朗普手上。冲突什么时候停火、怎么停火、以何种方式停火,其实都归普京说了算,不是美国和俄罗斯谈判能谈出来的。放在今天的中美关税问题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特朗普认怂了,美国没有中国商品要大乱了,那中美谈判也好、达成协议也罢,都轮不到特朗普说话。而这也正是今天中国的态度,我们态度相当明确,沟通不是“单方面主动”,这话什么意思,就是美国连投降的资格都没有。
关税这把火烧起来了,特朗普现在想及时止损没那么简单,我们就是要趁势重塑,整个国际贸易格局。你美国天天制裁这、制裁那,搞得全世界人心惶惶。其他国家没办法,那中国就主动挑起这个大梁。
这段时间,中国和欧盟、东盟、非洲、中东,几乎全球所有国家、组织、地区进行了各种会谈,没空跟特朗普谈判。所以特朗普现在只能被动等待,等什么中国布局初步完成,心情好了,再给你特朗普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