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再提年内结束俄乌冲突:外交努力与挑战并存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期多次公开表态,希望在2025年内结束持续近三年的俄乌冲突。这一目标被其视为“优先事项”,但实现路径仍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战场态势、西方援助疲软及俄罗斯的立场等。
时间表变动与外交策略泽连斯基对冲突结束时间的表述历经调整。2024年9月,他呼吁“在2024年结束冲突”并推动第二次国际峰会,但随后因战场受挫将目标推迟至2025年。同年11月,他首次明确“必须尽一切努力在2025年通过外交手段结束战争”,强调乌克兰需占据“强有力立场”以迫使俄罗斯谈判。2025年1月,泽连斯基进一步提出“在谈判桌上作战”,并将美国的安全保障视为关键支持。
为争取国际支持,泽连斯基于2024年提出“胜利计划”,涵盖军事、经济与外交措施,并称若计划实施顺利,冲突“最迟2025年结束”。然而,俄罗斯对此嗤之以鼻,称其为“灾难计划”,并强调谈判需基于“现实情况”,包括承认俄方军事成果。
内部压力与外部掣肘乌克兰内部局势亦影响冲突走向。2024年2月,泽连斯基撤换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试图扭转战场颓势,但反攻库尔斯克等行动失败,暴露军事困境。同时,西方援助进入“疲劳期”,德国等国家已减少武器供应,美国虽表态“不干涉乌克兰决策”,但未来援助力度存疑。泽连斯基直言,若西方支持下降,乌克兰将难以维持战线。
此外,乌克兰宪法规定“战时不得举行选举”,而泽连斯基的总统任期原定于2024年5月结束。冲突久拖不决导致其国内合法性受质疑,进一步推动其寻求尽快停火。
俄罗斯的立场与博弈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表态“不拒绝谈判”,但坚持须以伊斯坦布尔协议为基础,并要求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俄方认为,泽连斯基的停火条件“缺乏诚意”,实为争取西方支持的舆论战。当前,俄军在东部战线持续施压,并通过打击能源设施削弱乌克兰韧性,军事优势使其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展望:年内和平能否实现?尽管泽连斯基对2025年结束冲突展现决心,但分析指出,实现这一目标需同时满足多重条件:乌克兰在战场稳住阵脚、西方援助不缩水、俄罗斯接受外交斡旋。然而,目前各方立场差距显著,且美国大国等变量可能重塑地缘政治格局。
正如泽连斯基所言:“冲突何时结束取决于俄罗斯的意愿、美国的坚定性,以及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在硝烟与谈判桌之间,2025年或成为俄乌冲突的关键转折点,但和平曙光仍须穿透重重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