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王文辉(中)组织协会党支部部分骨干在海南岛“世界热带水果之窗”开展党建采风活动
2024年国庆节前夕,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双喜临门,一是从省城传来喜讯:金华市科普作协副主席、义乌市科普作协党支部书记王文辉被省科协评定为浙江省级“科普达人”;二是协会副秘书长黄庆平当选为世界义商总会副会长。
王文辉,2002年加入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2005年加入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2014年加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理事会副主席,因科普工作成绩显著,被当选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被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协第五届、第六届理事长刘嘉麒老师亲切地称为“王秘书长”。
2024年夏,王文辉组织开展支部“党员活动日”
怀感恩之心,主动从小事做起,为科普文化事业争辉,是王文辉从事科普工作23年的信念,王文辉从入会,入党并成长为义乌市科普作协党支部书记、金华市科普作协副主席,义乌市人大市民列席代表等从内心感恩协会领导的帮助和引导。每次科普活动从制作会旗、活动横幅、会标以及为同仁提水倒茶,打扫卫生,你丢我捡等细小工作都有他的身影,从协会普通会员到协会秘书长、副主席、党支部书记都是一样的热心,一样的谦卑、低调。
2005年7月,金华市和义乌市科普作协联合组织39名会员骨干和正义人士赴日声援以王选为代表的“日军侵华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活动”,王文辉第一个报名参加并主动表态活动所需所有标语、标牌、横幅由他自费负责制作提供。在日本东京期间,他大事小事任劳任怨,面对央视等全球媒体记者的“长枪短炮”,他高举拳头,神情镇定,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圆满地完成了协会交给的任务。科普作协这次“正义之旅”(时任金华市人大副主任杨守春题词),全球1000多家媒体报道,天津市原副市长王述祖博士所著《义乌现象》-书把这次活动作为当代义乌人“刚正勇为”精神的范例和文化注解。
2012年9月21日至25日,应朝鲜国家科学院邀请,王文辉随由19名骨干会员组成的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化考察团访问朝鲜,作为协会秘书长,他做了大量后勤服务工作。
2013年10月25日至26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在义乌召开,同时举行科普作家高峰论坛、钮扣创意大赛决赛和辅料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科普论文交流,考察中国小商品城、佛堂故镇和双林寺,参观中国义乌小商品博览会,院士专家赴义乌中小学作大型科普报告等,义乌市科普作协作为承办单位,会务后勤服务工作千头万绪,作为协会“内当家”的王文辉,坚决服从协会理事会领导的部署安排,带领协会秘书处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活动所有后勤细小工作,受到了中国科普作协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2014年秋天,又一个收获的季节,王文辉同志当面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表达成为国家级协会会员愿望并谦虚地直言自己科普作品还不够。秘书长深情地说,你王秘书长是典型的热爱科普事业人士,这协会章程中有明确规定,你义乌市科普作协秘书长这个身份条件就完全可以加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因为你们协会主席已经向我们介绍了你奉献科普事业的事迹。是啊,一分付出就一定会有一分收获。
2000年冬季开始,义乌市科普作家协会开展一年一度的“迎新年,送春联”活动,王文辉同志从2005年开始一直坚持参加并做好服务工作,新冠疫情期间也未中断,有几年活动找不到赞助单位,王文辉就和协会主席,协会副秘书长丁群等自掏腰包坚持开展活动。疫情期间送春联活动在线上举行,全国各地线上免费订制春联都在500人以上,写邮件信封就需数天,王文辉同志冒着寒冷,孤独一人以一手过硬的钢笔书法完成撰写信封和邮寄春联任务。
2011年,义乌市科普作协创办《科学生活》杂志至2013年每期发行量达到6600册,办刊经费成了难题,王文辉配合协会主席不厌其烦的几十次与市财政局领导协调构通,最终以刊物质量和办刊人员的真诚,争取到每年15万元的资金,为义乌市科协续办《义乌科普》杂志打下了资金基础,以至连续办刊至今。王文辉同志还为“义乌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默默地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去年春天由金华市科普作协和义乌市作协主办的《浙中故事会》,王文辉也是每每到场,默默的付出。
王文辉自小爱画画、读书。参加科普作协后开始收藏旧书精品,他的目标很明确:收有图画的书和读书人的笔记本。一套民国十二年(1923年)的《绘图唐史通俗演义》共10本,150元一本,他宝贝一样地买回来,因为里头画着骆宾王,他说这对义乌人来说有特殊意义。
不久,王文辉的注意力被旧书收藏中一个特殊的品类吸引:笔记本。此笔记本非联想、戴尔、惠普等公司生产的笔记本电脑,而是早时候许多人家,尤其是读书人家常有的那种开本较小的记事本,许多人拿它来写日记,也有人拿它做笔记。这种笔记本内页往往隔一段就有一张插画,王文辉最初看中的正是这些插画。
目前,王文辉有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文革时期的大约四五千册笔记本,堆放在他家的阁楼上。无论是封面还是内页插画,这些笔记本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文革前的笔记本,封面颜色多样,书脊常写着“鸳鸯”、“牡丹”等字样,内页插画大多比较“好看”,比如生活、风景照或画,照片或画中的女性往往面色红润,神情愉快,充满活力,还有如历代画家作品、花卉图案、建设场景等。王文辉说,那个时代的画色彩沉着,往往还有凹凸,虽然精品不多,但艺术性比较强。他特别喜爱其中的“美术日记”,据说最多的一本有150张插图,比如古代名家名画、雕塑,如果愿意仔细研究,这些美术日记的插页,几乎就是美术知识普及本。
文革时的笔记本,封面多为红色,许多还有塑料封皮,插页内容多为领袖像或领袖语录。这一时期的笔记本如果保存完好,目前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一本不等,总体上比文革前的笔记本更贵一些。
王文辉介绍笔记本的时候,笔者注意到一本封面写着“鸳鸯”两字的笔记本内写着字,原来是当年曾经拥有它的主人写的日记。第一页:“一九六三年三月十七日。这本记事,已经购置了不少年头,一直想把自己一生中最愉快最欢乐最值得记载的生活片断记录在这上面,可是今天打开这本记事的第一眼,是看到了两年前不幸亡故的……”满满一页,记的都是亲情。翻到第二页:“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日。无意翻了第一页的记事,不觉整十年……”好家伙,薄薄两页纸,竟已过了十年,真让人叹流年易逝。再往下翻一页,笔记本的主人整齐而细心地画了一张地质年代表,难道它的主人,是一位学地理的先生?再往下,全是空白。
笔记本里常有旧主人的手迹,或日记,或工作笔记,从王文辉的收藏来看,很少有写满的,写了几页就被丢弃的更多见。王文辉说,如果能从这些记录里找到有价值的东西,那这本子肯定更值钱。
也有收藏无字笔记本的。王文辉的“师傅”,在义乌做生意的深圳颜先生就只收藏没有写过字而且有抬头的笔记本。没有抬头的、可以在商店里买到的笔记本,他坚决不要。在颜先生眼里,无字笔记本也有足够多的信息,等待人们去阅读。一本笔记本,是一个时代的证明,一个城市的片段。那拼接历史和影像的魅力,促使他30年来奔波于废品收购店、旧货市场和古玩市场间,最终在自家的车库里组建了一支7万多册的“笔记本队伍”。他说自己的目标是冲击吉尼斯纪录,但一位80多岁的法国老人以更大的数量、更好的质量让他叹为观止,那个老人拥有11万册笔记本。
王文辉对古典书籍是一本一本的细心收藏,而支持教育事业却是大把大把的奉献,2022年“世界读书日”前夕,他带头响应金华市科普作协倡议,一人向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捐赠精品图书1188册,占协会会员捐赠总数的五分之一强。
图文丨朱庆先编辑丨金华编审丨CF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