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经典诗词八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靖儿爱诗词 2024-07-19 20:24:53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在《中国文脉》这样评价龚自珍:“后期的龚自珍,让人惊讶在一个朝野破败的时代站出来的一位思想家居然还能写出这么多诗歌精品”。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二十七岁中举,三十八岁进士及第,但由于他的字写得不好,没有入翰林,一生只能够任一些小官。龚自珍自幼即通经学、文学,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龚自珍为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崇尚今文经学,一生追求“更法”,对于现实政治的批评往往肆无忌惮,思想极富变革精神。龚自珍的诗文凌厉剽悍、识见深刻,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有《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赏析】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他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最后一份心力。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为表达报国之志,他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显露出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他即使辞官离京,仍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显露出他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赏析】这首诗是《己亥杂诗》中第一百二十五首,为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描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诗人指出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其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能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全诗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气势磅礴。

《漫感》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赏析】《漫感》是一首七言绝句。该诗前两句写诗人建议加强西北边防的计划落空,为报国志愿失落而惆怅;后二句以“箫剑”精神概括平生意志,是他的自我写照,也是其在抑郁中发出的抗议。 该诗抒发了诗人对国事时局的深重忧患,表达了不畏宵小嘲笑、愿以文才武略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全诗言辞慷慨,意气骏发,一种胸怀壮志却不为世用的不平之气拂拂指端,读之令人怅恨,令人感奋,更令人扼腕。

《夜坐二首》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赏析】这两首诗写于道光三年癸未(1823),诗人第四次入京参加会试落第之后。早在道光元年(1821),诗人应考军机章京,就因权贵阻挠而落选。第四次落第之后,诗人心情苦闷,有感于清王朝的科举制度摧残人才,写下此两首诗。《夜坐二首》是一组七言律诗。第一首写诗人春夜独坐,面对当时思想界的高压政策和“万马齐喑”的局面,愤慨多端,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以及封建专制淫威造成死气沉沉局面的强烈控诉。第二首承第一首而来,着重揭露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科举制度对人才的摧残,并要求打破这种“一睨人才海内空”的局面,冲破束缚的罗网,期望实现革新现实的理想。

  全诗对仗工稳,想象奇特,典故驾驭娴熟,用比喻象征手法自抒胸臆,充满浪漫主义的瑰奇色彩。诗中将个人感慨与时代脉搏联系在一起,因而使抒怀之作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同时使诗风更为郁怒横逸,清深渊雅,读来有唱叹之致。

《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

【赏析】《丑奴儿令·沉思十五年中事》是词人回忆生平之作。词的上阕,用寥寥数笔,把词人从十七岁以来十五年间的坎坷经历粗略地描述了一番;下阕进一步写个人生活之悲,十分沉痛。词中写出了一个百年先觉者,一代不羁才,不能施展才华、只能选择金字经伴终一生的悲哀;抒写了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和身世飘零的感慨。

《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赏析】《咏史》是一首七言律诗。前两联愤怒地揭穿当时身居高位,凭借权势的人物尽是些盐商、“狎客”、酒色“才人”。他们彼此勾结,狼狈为奸,又以个人恩怨而互相排挤;颈联写一些有识之士却慑于反动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无所作为,但求个人安全逸乐而虚度年华;尾联借汉时田横殉难的历史典故反讽士人无节,紧扣题目。

  诗中借古讽今,深刻揭露了统治集团上层人物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鞭挞了文士阶层胆小怕事、埋头著书、只求一饱的庸俗状况,并借田横抗汉之事暗示士大夫不要醉心于功名利禄、对统治者抱过高的幻想。全诗境界开阔,对仗工整,寓理精辟,造语凝练厚重,读来有骨力铮铮之感。

《己亥杂诗·偶赋凌云偶倦飞》

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闲慕遂初衣。

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

【赏析】此篇是《己亥杂诗》第一百三十五首,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龚自珍的一篇诗体自传。由高中甲科到倦飞知还,再到解嘲式地敷衍“如玉美人”,诗人“嵚崎楚客,窈窕吴侬”、“归来料理书灯红,茶烟欲散颓鬟浓”(《能令公少年行》)的理想终于在一种无奈的状况下实现了。

可这又是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归宿。诗中连用三个“偶”字,加之“佳人”、“寻春”的锦绣字面,仿佛在昭示这一切只是“妙手偶得之”。而在字里行间还是掩抑着诗人的苦笑和酸楚。所谓“以乐写哀,其哀倍之”,定庵是深谙个中奥窍的。但就是这点一般读者都能够察觉的苦衷,身为文学批评大师的王国维居然硬是感受不到,在他那部被不少人顶礼膜拜的名著《人间词话》里就据此诗指责“其人之儇薄无行,跃然纸墨间”。可见偏见的力量有时是很可怕的。

总结

龚自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且独特的地位。他的诗文打破了清中叶以来文坛的沉寂,以犀利的笔触、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对社会现实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批判。诗歌开创了近代诗歌的新风气,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变革的呼唤,为后来的维新思潮和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铺垫作用。

他的散文也独具特色,纵横捭阖,议论风生,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战斗性。

总之,龚自珍的文学成就不仅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影响力,而且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0 阅读:6

靖儿爱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