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之前,他们被劝签放弃承诺书

穆宁人生 2024-05-11 12:16:40

黯淡阴云笼罩在这座小城之上,阴霾渗透进每一个角落。乍一看,这里与其他县城别无二致,但若你仔细聆听,便能分辨出压抑的呼吸声。那是来自无数个体的呐喊,被生生遏制在喉间的呐喊。

紧锁的教室内,十五六岁的学子们簇拥在一起。他们的面庞青春朝气,眉宇间却止不住忧郁的阴影。教室后排,一个孤单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小丽,一个成绩一直徘徊于年级最末的女孩。

老师反复在黑板上书写着"中考"两个字,话锋一转,话里话外却透露出一种劝阻的味道:"小丽啊,你的成绩实在是...最近这几年我校中考升学率持续走低,所以学校决定..."

小丽浑浑噩噩,老师的话仿佛远在天边。她的大脑一片混沌,脑海中唯一存在的就是"中考"二字。这是她从小就盼望着的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门,却在不知不觉间被人焦灼阻挠。

走出教室,父母的焦虑和愤怒扑面而来。这对勤劳朴实的小商贩夫妻,从未想过女儿会遭遇这番际遇。"怎么可以这样!中考是她的权利!"母亲振振有词。

一边是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一边是家人的百般纷扰。小丽仿佛置身黑洞,四面楚歌,无处可逃。就在她最挣扎 the、最无助的时候,那张"自愿放弃中考承诺书"被塞进了她手中。字里行间,氤氲着浓浓的窒息感和不公。

与小丽的遭遇如出一辙的,还有无数和她一样成绩处于年级中后段的学生。他们被老师反复游说、劝阻,有的被直接狠话"考不上高中也没用"、"工厂的活儿等着你呢"......

我追根溯源,在城区教育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那里,终于找到了这起"劝退潮"的缘由。原来,教育评估体系中的一项指标,要求每所学校必须确保一定比例的升学率,否则将受到处分。为了完成这一指标 ,学校不得不想方设法把那些"拖了后腿"的学生劝退,以确保校方权益。

"您也明白,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伤害。" 老师无奈地说,"但相比一个人被处分,宁可伤害几个学生。阴沟里的老鼠被迫服从丛林法则 。"

我听后如堕冰窟,只觉脊背生凉。原来社会的贫富不平等,在如此年纪就让学生尝尽了滋味。我转而将目光投向更高的层面,试图寻找这场"中考劝退潮" 的根源。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仔细分析了现行的"普职比"政策:"中职与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大致相当,明显与现代化经济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严重背离。想要扭转被动,唯一办法就是彻底废止这一政策。否则,为了完成中职招生指标,中小学阶段便会产生各种扭曲行为。"

这正是事实,为了完成所谓的"普职比"目标,各中职学校无所不用其极地拉生源。从吸引优生,到层层分流,到最后无奈地"垃圾兜底",手段层出不穷。中小学老师为了应付升学压力,不得不主动把部分学生"劝退",将其作为完成指标的"工具"。

在一间阴暗的办公室里,一位被这一切逼到绝境的中学校长,双眼布满血丝:

"这种操作合理吗?我看啊,都是畸形的产儿!学生被当作商品买卖,教师不得不穷奋斗取巧,大家都活在一种扭曲的氛围之中。可是没有人站出来改革一下这个病态的体系吗?一个人的奋斗终将化为泡影!"

他的愤怒和无助,道出了这个教育系统的残酷现实。在庞大的机器中,谁都逃不脱被碾压的命运。

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小丽的处境。作为一个成绩不佳却也并非绝对差生的普通女孩,她是否就应该被生生掐断前程?在一个名副其实的"公平"社会里,我们难道就这样选择性失明吗?

更多的个案对我们敲响了警钟。有的学生为了逃避弃考的命运,宁愿逃在床底、陷入抑郁;有的被老师狠话相向,被贬低是"没爆发力的女生",从那一刻开始彻底失去了自信;还有些人为了勉强拿到毕业证,不得不在中职期间被学校派去流水线工作,每天被监工吆喝十四五个小时......

这些无辜的生命就这样在痛苦和自卑中度过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有多少璀璨的生命在系统的暗角被生生掐灭?又有多少个体有着与生俱来的潜能,却被这种评估体系当成"残次品"处理?

实现教育公平,给每个孩子都应得的机会,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做到的最起码要求。当这些孩子们长大,重新审视儿时的遭遇,内心想必将充满遗憾和不解。为什么命运要如此残酷?为什么会受这等委屈?

我们所有人都难辞其咎。因为我们在一再纵容和推卸,我们甘于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只有直面问题、拨云见日,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破解之道。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这不应该只是一种口号和谈资,而是我们全社会的自我叩问与实现。

现在,让我们重新聚焦在小丽身上。放下手中的"自愿!

0 阅读:0

穆宁人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