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将军公孙瓒作为第一代军阀为何陨落了?

吕尘玄 2024-02-26 12:35:19

公孙瓒是一位猛人,也是一位狠人,在后汉时期既猛又狠,一定是一位英雄人物。

但是,这位英雄人物,最终下场凄惨,一手好牌打得一塌糊涂,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开始讨董卓之时,最初势力最大的是袁术(靠孙坚)、公孙瓒等人,公孙瓒的实力应在第一梯队。袁绍虽为盟主,但是没多少人马,只是虚名。曹操讨董最积极,但也是实力有限,被董卓部将击败。

虽然三国演义中公孙瓒参加了十八路诸侯,但是翻翻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他讨伐董卓。

公孙瓒在幽州任职,为汉朝护卫北部边防,白马将军不是浪得虚名,边塞异族没有不怕他的。

但是,公孙瓒作为大儒卢植的弟子、刘备的师哥,应该有些脑子,但是却做了很多糊涂事,后来刘备走投无路的时候跑到公孙瓒手下,他善待这位师弟,提拔了官职。但刘备不久离开了,为什么?刘备看出公孙瓒穷兵黩武,长久不了,找了个借口救徐州去了。还有赵云,最初投入英雄公孙瓒麾下,也是找了借口离开了。

不知道公孙瓒手下有没有好的谋士,即便没有,师从卢植,应该脑子不混,但是的确昏招迭出。

1.杀刘虞。汉末三牧之一的刘虞(另外两位是刘表、刘焉),是公孙瓒的顶头上司,而且在幽州地区名望极高,但是公孙瓒却找借口杀死了刘虞,导致的结果就是人心涣散,民怨沸腾。

2.袁术、袁绍兄弟有嫌隙,袁术鼓动公孙瓒攻击袁绍,袁绍鼓动公孙瓒吓唬冀州韩馥,这个公孙瓒便进军冀州,吓得韩馥将冀州让给了袁绍,他最终没有捞得半点好处。

3.公孙瓒与袁绍成了对头,袁绍平定河北、讨灭黑山贼、威震河朔之时,他没有集中力量夹击袁绍。也不想想,袁绍做大了,幽州能好得了吗?与袁绍的界桥之战,被袁绍招降的韩馥部将凉州猛士麴义打得大败。

4.公孙瓒最不可思议的就是固守易京。公孙瓒接连败北后固守易京,他在易京的外围挖了十道壕沟,城内垒起许多土台,一般高五、六丈,高台上建楼。他自己居住在中间高达十丈的台楼上,以铁作门,身边只有侍奉他的姬妾,来往书信文书都要用绳索吊上吊下,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相当于把自己关进了井里。由于城内积谷甚多,防守严密,袁绍派遣大将进攻历年,也攻打不下。虽然不能攻下易京,但是已经属于困死状态。

一般而言,固守的想法,一是待外援,但是公孙瓒哪里有外援,师弟刘备在徐州过着奔波的日子,自顾不暇;盟友袁术一直在作死状态,而且公孙瓒杀死了袁术想利用的刘虞,想必非常气恼;另一位盟友刘表,是个骑墙看风景的人物,不可能来源,而且路途过于遥远。二是待围敌自行撤去,这要看敌人有没有撤退客观因素。之前袁绍曾想与公孙瓒和解,但是公孙瓒不答应,估计也是假和解真要命。这样一来,袁绍自然想干死公孙瓒了。现在袁绍基本消灭了黑山贼、稳定了北疆,南征北战之后,虎踞三洲,内外无忧,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搞一搞公孙瓒,等待公孙瓒的只有死路一条。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春,公孙瓒之子公孙续和黑山军首领张燕带领十万救兵分三路向易京进发。公孙瓒派人给公孙续送密信,约定以点火为信号,内外夹击袁军。这封信被袁绍截获了,袁绍命人修改了信中的词句,并依照约定的信号点起火堆。公孙瓒以为救兵已到,领兵攻出来,遭到袁绍伏兵的痛击,又龟缩入城。袁绍加紧挖地道,一直挖到台楼下,先用柱子顶着楼基,然后火烧支柱,楼台也就随之崩塌了。公孙瓒无路可走,于是缢杀了姐妹妻子,然后引火自焚,袁军冲到楼上将他的首级斩下。至此,袁绍占据了幽州,兼并了公孙瓒的军队。

0 阅读:6
吕尘玄

吕尘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