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年谱》纪事本末】1948年,毛泽东55岁。
粟裕建议组织淮海战役1948年9月24(敬)日7时,粟裕给中央军委发来关于建议举行淮海战役的电报说:
攻济战斗日内即可结束,如敌停止北援,我们下步行动,为了更好地改善中原战局,暴露津浦线,并迫使敌人退守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与便于我恢复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路以南作战能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
战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须加强一个纵队)攻占两淮,并 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 敌,如敌不援或被阻,而改经浦口长江自扬州北援,则我于两淮结束前后,即进行战役第二步,以三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
9月25日,毛泽东就粟裕提出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复电:
“敬七时电悉。望你们召集许、谭、王及其他可能到会之干部,开一次讨论行动的会议,以最后斟酌的意见电告我们审查。”
本日晚七时,又致饶漱石、粟裕并告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刘伯承、陈毅、李达电,指出:
“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休整。淮海战役可于十月十号左右开始行动。你们应利用目前半月时间,使攻济部队获得短时休息,然后留一个纵队位于鲁西南,起牵制作用,吴化文亦应移至鲁西南,其余全部南下,准备进行几个作战:(一)估计不久邱兵团将退回商、砀地区,黄兵团将回至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二)歼灭两淮、高、宝地区之敌为第二个作战;(三)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为第三个作战。进行这三个战役是一个大战役。”
粟裕提出的淮海战役,是一个一般性的,为尔后的大战役做准备的作战任务,而军委给粟裕的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作战任务。
9月28日,关于淮海战役的发起时间及改造吴化文部的政策问题,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饶漱石、粟裕、谭震林并告刘伯承、陈毅,华东局电,指出:
“黄兵团调回新安镇业已证实。你们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李两兵团,歼灭黄兵团。”
“战役时间包括打黄兵团,打东海,打两淮在内,须有一个月至一个半月。”
“为顾到攻济兵团的休补,淮海战役出动时间,似须推迟至酉哿左右。”
对吴化文起义部队采取对待老解放军一样的态度,政治待遇及物资待遇亦和老解放军一样,不高也不低。该部休整一时期后,和解放军一道参加作战,不会故意要他去打 硬仗,也不能完全不打仗。总之,要劝吴化文及其将领们采取虚心态度,逐渐去掉旧军队骄傲自大习气。
根据中央军委、毛泽东的指示,10月5日,华野前委在山东曲阜召开师以上干部扩大会议。
毛泽东制定作战方针10月11日,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及淮海战役后的作战计划,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饶漱石、粟裕、谭震林并告华东局,中原局电指出:
(一)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峄县、临城、韩庄、沭阳、邳县、郯城、台儿庄,临沂等地”,“大体如同九月间攻济打援的部署”。这一阶段“力争在战役开始后两星期至三星期内结束”。
(二)“第二阶段,以大约五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 “此阶段亦须争取于两个至三个星期内完结”。
(三)“第三阶段可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三个阶段大概共须有一个半月至两个月的时间”。
(四)“淮海战役的结果,将是开辟了苏北战场,北打成一片,邱李两兵团固守徐蚌一线及其 周围,使我难于歼击。此时,你们仍应分为东西两兵团。以大约五个纵队组成东兵团,在苏北苏中作战。以其余主力为西兵团,出豫皖两省,协同刘邓,攻取菏泽、开封、郑州、确 山、信阳、南阳、淮河流域及大别山各城。”(五)“你们以十一、十二两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一月休整。二月西兵团转移,三至七月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你们主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
这个电报编入《毛泽东选集》,题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
从“小淮海”到“大淮海”毛泽东在起草这个电报的时候,对淮海战役确定的作战任务,主要是消灭国民党军刘峙集团主力的一部,开辟苏北战场,使山东,苏北打成一片。
11月1日,中央军委接受粟裕的建议,决定“整个战役受陈、邓统一指挥”。11月2日,陈毅、邓小平致电中央军委、毛泽东:“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11月7日,中央军委依据辽沈战役胜利后出现的全国军事形势的巨大变化,决定扩大淮海战役的原定规模,指示华东野战军主力按原部署直出新安镇两侧及台儿庄、贾旺、邳县等地;中原野战军主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继续在徐州以西地区求歼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尔后两大野战军即可直逼徐蚌线。
中原野战军东进与华东野战军会合,共同作战,淮海战役遂发展成为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同國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决定性的战役。
集结在上述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有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下的四个兵团和三个绥靖区部队,连同以后从华中增援的黄维兵团,共五个兵团和三个绥靖区部队。
人民解放军参加这次战役的有华东野战军十六个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华东,中原军区和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的地方武装,共六十余万人。
在淮海战役过程中,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执行领导淮海前线军事和作战的职权。
战役自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六日开始到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结束,历时六十五天,共歼灭国民党军五十五万五千人,此外还击退了由南京方面来援的刘汝明、李延年两个兵团,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