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周恩来接于学忠来京,于低调生活:这样张学良的日子能好过点

史在没有弦 2024-11-10 01:48:1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抗日英雄于学忠凭借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民族气节,始终站在抗战最前沿。而当他在张学良被软禁后,宁愿隐忍低调,以保护友人的安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亲自邀请他到北京,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他为何始终保持低调?为何在国家需要时,他却选择隐退?他与新中国又有怎样深刻的联系呢?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于学忠在13岁时便随父亲在军营中度过了少年时光,把战场视作了自己的家。那时的于学忠,已经展现出他对军旅生涯的热忱与坚韧。1921年秋,川鄂战役爆发,年仅20岁的于学忠凭借出色的军事眼光,主动向吴佩孚提出了自己的反攻计划,凭借其智慧与胆略,他赢得了吴佩孚的赏识。

在随后的战斗中,于学忠不畏艰险,冲锋陷阵,连续作战5个昼夜,成功立下赫赫战功。吴佩孚感叹其非凡勇略,立即提拔他为团长。不久后,吴佩孚所辖的18混成旅旅长因战事被撤,于学忠顺势成为该旅的少将旅长,军事地位稳步上升。

对于于学忠来说,命运的走向往往取决于他的上司——吴佩孚的政治走向。1926年,随着北伐军势如破竹,吴佩孚的军队节节败退,最终他在湖南被迫逃亡至河南。

当时局势已经相当严峻,吴佩孚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法东山再起,遂决定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于学忠。一天夜晚吴佩孚亲自进入于学忠帐中,沉声对他说:“我的部队交给你,你可以去投奔张学良,但一定不能投蒋介石。”当时张学良已经率军进入河南,听闻这一消息后,迅速与于学忠取得联系,展开合作。

吴佩孚的指示与张学良的积极接触,使得于学忠决定顺利转投张学良麾下。张作霖对这位有着杰出军事才能的将领十分看重,亲自接见了于学忠,并表示:“你过去的一切我都知道,像对待自己人一样,你可以与我共同商量,所有事情都可以谈。”于学忠深感此言之诚挚,决心全力辅佐张学良。

不久后张学良将于学忠委以重任,两人首次会面便在北京西单的张学良官邸。在谈话中,张学良对于于学忠的军事见解和决策能力印象深刻,决定全权交由他处理军务。从此军政大事均由于学忠主持,张学良则集中精力处理更广泛的事务。

随着张作霖的意外遇害,张学良成为东北的实际掌控者,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政治局势。1928年张学良接管了东北军,迅速提升了于学忠的军事地位。在张学良的推荐下,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于学忠为平津卫戍司令兼第51军军长,赋予他更大的军事权限。

在中原大战中,于学忠继续发挥他的军事才智。面对复杂的战局,他曾与张学良深谈:“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入关调停,第一是派遣部队到河北、察哈尔等地,避免与阎锡山发生正面冲突,通过外交谈判实现撤军;第二种方式是动用精锐兵力,直接进攻大同,迅速控制局势。”两种方案都能应对当前的局势,体现了于学忠作为军事指挥官的远见与应变能力。

蒋介石不甘心于学忠归属于张学良,尝试通过高官厚禄来收买他,甚至亲笔写信直接向于学忠示好,希望他能转投国民政府,于学忠并未动摇,他第一时间将蒋介石的信呈交给张学良,还简洁明了地回信:“我的唯一上司是张学良,唯有听从他的命令。

蒋介石的收买无果后,再次通过手下马延福劝说于学忠,然而依旧未能打动他。此后于学忠一直忠诚于张学良,承担起东北军的重任,在数次战役中屡建奇功。尽管面临复杂的政局与战场环境,他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

918事变后,东北的局势急剧变化。张学良在痛定思痛之后,决定引咎辞去所有职务,退出了权力中心,于是张学良将东北军的主力托付给了身边的得力干将——于学忠。在张学良的力荐下于学忠顺利接任了天津市市长一职,开始承担起更重的责任和使命。

当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愈演愈烈,然而对于学忠这位在抗日战斗中展现出不凡胆略的将领,日本显然并不打算轻易放弃。为了拉拢于学忠,日本通过他与故交张志谭的关系,试图促成一项合作提案。张志谭曾是于学忠的老朋友,因此日本人认为他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张志谭在与于学忠会面时,试图以友好的语气劝说他与日本合作。他告诉于学忠:“日本方面并不要求将军完全改变立场,也无需公开声明效忠,只要将军采取与韩复榘等人类似的政策,对日军不作抵抗,日本将帮助您取代张学良,成为东北军的领袖。

此番话语让于学忠愤怒至极。他顿时脸色苍白,随即反驳道:“你是在替日本人说话,站在敌人立场,简直不可理喻!”随后他毫不留情地警告张志谭,若继续为日本人效力,将不再顾及往日的情面。张志谭被这突如其来的怒斥吓得面无血色,低头不语,匆匆离开,之后再也未敢与于学忠接触。

日方并未就此放弃。为了施加更大的压力,他们决定采取更加直接的威胁手段。几天后几辆日本坦克出现在于学忠的办公地点,意图以耀武扬威的姿态向他施加心理压力。面对日军的挑衅,於学忠却丝毫不惧。他立即下令,东北军全体士兵迅速备战,指示他们将手榴弹和炸药包绑在身上,准备迎接可能发生的冲突。

当日军指挥官看到这一情形时,愣住了。他们原本认为此举能够震慑住于学忠,却没料到于学忠居然以如此坚决的态度回应。眼看局势一触即发,日军指挥官终于选择了撤退,令坦克迅速离开了现场。于学忠以此行动显示了他无畏的决心,坚决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也让日本人意识到,自己无法轻易操控这位敢于反抗的将领。

日军的报复没有停止,他们开始策划暗杀于学忠的计划。三次暗杀的阴谋接踵而至,每一次都更为凶险和隐秘,但于学忠凭借其高超的防范和警觉成功化解了这些威胁。他在生活中的谨慎和对潜在危险的敏锐判断,使得这些阴谋都未能得逞。

在随后的抗日战争中,于学忠继续展现出出色的指挥才能,尤其在台儿庄战役中,他带领部队痛击了日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此外,在鲁苏战区,他还积极开展游击战,带领士兵顽强抗敌,坚持战斗到底。无论是正面作战,还是地下斗争,于学忠都不曾退缩,一心想要保卫家国。

于学忠的坚定抗战立场,最终却引来了国民党的排挤。由于他始终坚持“抗日为主,反对内战”的主张,国民党当局感到他与自己的政治立场产生了严重分歧。随着内战愈演愈烈,尤其是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对立加剧之际,于学忠的主张显得愈发孤立和困难。最终在长期的压力下,于学忠被迫辞去市长职务,国民党给予了他一个相对无关紧要的闲职。

虽然他在国民党政府的支持下逐渐被边缘化,但于学忠并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在抗日战争中,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捍卫国家的事业中,始终没有放弃。无论是面对日军的威胁,还是内部政治的挑战,他都坚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民族英雄的价值。

1933年3月,随着热河的失守,东北的防线进一步崩溃。一个月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迫于压力,决定辞去职务并前往欧美考察。临行前张学良将东北的命运交给了于学忠,这位一直忠诚于东北的将领。张学良安排了一个过渡时期,东北军中的约26万兵力中,除万福麟、王以哲、何柱国各自带领一部分兵力外,剩余的17万人都交由于学忠指挥。

5月于学忠被任命为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而6月,他又兼任了天津市市长一职,开始实际掌控天津的政务和军事。随着职权的扩大,日军在中国的渗透力度也逐步加强,于学忠因此成了日寇眼中的眼中钉。

由于其坚持反抗日军的坚定立场,日本不仅没有放弃收买拉拢的企图,反而加强了对他的威胁。日军一方面利用重金诱使他合作,另一方面则派遣刺客,企图通过暗杀除掉他,面对如此强硬的手段,于学忠毫不动摇,三次暗杀阴谋都未能得逞,他以非凡的智慧和警觉躲过了这些生死考验。

1935年春,何应钦和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的委员长黄郛曾密谋让于学忠将河北省政府迁至保定,以求减轻日军的压力,于学忠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在与两位领导人商谈时直言:“天津是中国的土地,不能因为日军的威胁就轻易迁走。如果我们迁到保定,日寇再以同样的方式威胁,我们是否还能再迁到其他地方?”他的话语直击要害,体现了他坚守国土完整的决心。

随着时局的变化,何应钦与黄郛仍坚持将政府迁至保定,并在1935年6月签订了“何梅协定”,提出要罢免于学忠的河北省主席职务,同时解除第五十一军的武装。

面对这一请求,于学忠的回应毫不妥协:“作为中国的官员,若是这样做,将来还有谁敢做中国官员?我身为国家公职,绝不容忍丧权辱国之事。”他坚定的立场让何应钦等人感到棘手,但也未能改变既定的方案。迁往保定后,于学忠继续履行着他对东北和国家的忠诚。

蒋介石指示于学忠率领第五十一军开赴陕西西安,并被任命为陕甘边区的“剿匪”总司令。此时张学良与杨虎城在西安策动了震惊全国的“西安事变”,以抗议蒋介石继续推行内战政策。

12月12日晚,于学忠接到紧急命令,迅速带领部队行动,成功解除驻兰州的胡宗南部队及甘肃绥署特务的武装,并扣押了军统特务、兰州警察局局长等重要人物,同时接管了兰州的电台、报馆、银行和机场等重要设施,支持了“西安事变”的爆发。

在张学良随蒋介石回南京之前,他亲自给于学忠留下一道手谕,授权他全权指挥东北军,以确保东北的稳定。1月4日蒋介石撤销了于学忠和杨虎城的职务,但决定给予他们保留职务的机会。此时东北军的驻地已移至江苏淮阴附近,而于学忠被任命为江苏淮阴绥靖主任。

全国解放后周总理亲自派遣专机,将于学忠将军及其家人接到北京,予以照顾。1953年,毛主席在怀仁堂亲切接见了于学忠,感谢他为国家和革命所做的贡献,并深情地说:“于学忠将军,你是我们党的好朋友,也是我个人的挚友。你多年为我们提供的支持,我一直铭记于心。”毛主席还补充道:“于学忠将军,你为抗日事业的付出,令我深感敬意。

1952年,于学忠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工作,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和政治事务。他没有忘记那些曾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同志,特别是被流放至台湾的张学良。他始终关注着祖国统一大业,为此他在多次公开场合表示支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他还专程前往北京的功德林,探望那些曾误入歧途的旧部下,鼓励他们振作精神,重新找回正确的方向,为社会贡献力量。

1964年9月22日,于学忠因病去世,享年74岁。时至21世纪,团结出版社出版了《于学忠将军传》,并由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亲笔题词:“联共抗日,永垂青史。”2007年,于学忠的家乡山东建立了纪念馆,表达了对他历史贡献的高度敬意。

0 阅读:55

史在没有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