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中国出钱太多?美国也要“进群”,计划重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搞笑分享吧 2023-03-23 17:23:58

近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声称,美国政府希望重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习惯于退群毁约的美国破天荒地想要“进群”,不免令人疑惑,难道真是为了促进世界教科文事业发展?

不出所料,美国果然半句话不离中国,布林肯指出,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大的捐助国,而美国却没有参与其中。

言外之意就是中国出钱太多,反倒让美国有了“危机感”,在美国看来,这无疑削弱了其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想要全面“竞赢”中国,美国有必要重返该组织。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为了对抗中国而来,美国自然不会务实办事,可以预见的是,美国政府或许又会将一切事务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利用教科文事业来攻击抹黑中国。

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十几年来在教育、科学、文化上的进步以及国际影响力已经足以让美国不得不引起重视了。

自我国恢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法席位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从学习者蜕变为引领者,不断为国际社会提供资金援助等公共产品。

数据显示,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算中就有超过15%来自中国,高居榜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而近年来,中方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更是对全球治理、政治格局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随着中国不断取得外交突破,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终于意识到光搞军事威胁、经济遏制和技术封锁还不够,文化和理念之争同样是关键的胜负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就是通过教育、科学、文化这三项事业促进国际多边合作,维系和平安全、增进法治正义、保障人权自由。

为此,该组织肩负着前瞻性研究、传播知识、制定相关国际准则、技术研发等重要职能,光听名字就知道参与其中的重要意义。

孔子学院

对中国而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主要能带来三个积极作用,一是促进全球教育公平,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孔子学院,既为全球提供了教育资源,也拓展了中国文化的传播渠道。

二是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技术、工程等多个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而加强国际社会科技合作就能取长补短,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三是带动“一带一路”的发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发展规划中,中国始终将非洲放在优先地位,为非洲培养了大量各领域专业人才,为非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西方国家经常抹黑中非关系,但在中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过程中,我国始终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尤其是对战乱和低发展水平国家的无私帮助赢得了广泛好评,破除了西方国家散布的谣言。

中国帮非洲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

现在美国急于与中国争夺影响力,自然不能显得太不合群,这才积极重返各大协议和组织,在外交政策上也开始重视亚非拉等平时不会重视的发展中国家。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美国曾两度退出,都是为了一己政治之私利,一次是因为“美国外交利益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存在严重分歧”、另一次是因为巴勒斯坦“进群”引起美国不满,其马上就终止缴费,并于2018年再次“退群”。

美国屡屡“退群”充分反映出一个问题——国际社会希望实现多边主义,保证和平与发展,而美国却想要拉帮结派,尤其是特朗普时期,美国几乎割裂了与国际多边主义之间的联系。

在唯我独尊的霸权思维指导下,美国认为国际组织应当服务于美国的利益,否则自己就会凭借绝对实力单干,于是在特朗普治下,美国将单边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即使是现在,美国政府仍然强调“美国优先”主义,认为美国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受害者”,被发展中国家抢了工作,对外经常性贸易逆差逐年增大。

于是美国开始回避国际义务,凡事美国优先,为了一己私利甚至不惜牺牲盟友的利益。

当然这其中也有讨好选民的因素,但总的来说,美国在国际社会上越来越“不合群”的逻辑是——美国宁可单干也不愿吃亏。

现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单边主义、保守倾向日益突出,对国际组织采取有利则用,不利则弃的实用主义态度。即使拜登已经有所收敛,但只要不合美国心意,任何多边机制都可能随时被美国抛弃。

美国总统拜登

不过,在中国的引领下,合作共赢才是当代变革方向和时代潮流,多边主义从未消亡,今天美国意欲重新“进群”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这说明中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相信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审时度势,紧跟世界大势,而这也意味着未来世界领导权将迎来深刻变革。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删除。

0 阅读:226
搞笑分享吧

搞笑分享吧

每天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