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耶伦的中国之行已经结束,但是围绕着中美关系下一阶段该如何发展的讨论才刚刚开始。据观察者网报道,我国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日前介绍了耶伦访华的具体情况。
首先,此次中美财经高层的直接对话,是坦诚的、务实的、深入的且具有建设性的。
我方在会谈时明确表示,健康的中美关系有利于两国、有利于世界,而中美两国相处的正确之道,在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针对当前中美关系遭遇的困难,美方表示不寻求对华脱钩,美方也无意逼迫世界各国选边站队,无意让世界经济碎片化。
我国则要求美方采取切实行动,回应中方对于美国经济制裁打压的重大关切。
同时我方再次重申了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停止打压中企、公平处理两国双向投资、解除对华出口管制、取消涉疆产品禁令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关切。
我国强调,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理应承担应尽的责任,理解并且回应发展中国家的关切。
最后,双方一致同意遵循两国元首在巴厘岛会晤期间达成的共识,后续保持中美财经高层互动以及各层级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耶伦在动身离开北京之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她表示此次出访与中方高层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这将有助于两国关系变得更加稳固。
耶伦在发布会上再次重申美国不会对华脱钩的立场,并且还留下了“世界足够大,能够容得下中美两国繁荣发展”这样的“金句”。
其实回顾耶伦这四天的中国之行,会发现她的行程安排远比布林肯更加密集,而且与其会见的无不是主管财经的高层人士,可以说她此行“想见到的都见到了”。因此单就从出访本身而言,耶伦无疑是成功的。
但气氛上的好转,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真的出现了实质性改变,只能说有好的氛围,有利于未来创造出具有建设性的成果。
可要达到这一目标,回应我国的重大关切是必经之路。
时至今日,美国不应该期待中国会有单方面的克制或善意,这种完全不平等的双边关系,中国既不接受也不认同。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在介绍双方会晤时,我们所提到的一系列要求,其实就是给拜登政府开出的清单。
换言之,美方如果不能在这些议题上纠正过去的错误,缺乏基本互信的中美两国,就很难在真正的战略议题上相向而行。
不仅如此,耶伦此行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所谓的“消除误解”,确保中美关系不会因为“误判”而跌入更深的谷底。
但问题在于,中美两国对于“误解”的定义本身就存在着分歧。
因为在耶伦出发之前,美国就连续发起对华制裁。一边来到中国“寻求对话”,另一边又要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实施前所未有的全面围堵。
因此比起“消除误解”,恐怕外界更关心美国究竟是如何定义“误解”,美方又该如何让中国相信,他们是真心实意愿意和中国“共同繁荣”。
不可否认,中美双方都期望能够推动关系走出谷底。但光有源动力是不够的,因为拦在中美关系上的障碍,几乎都是由美国自己亲手设下。因此只有美国亲手拆除,才能让两国关系重修于好。
但来自美国国内的现实压力,注定了耶伦此行更多是充满象征意味。事实上,即便是拜登团队的所有高级成员统统来华访问,是否取消对华制裁的决定仍然需要拜登自己亲自下达。
可眼下拜登以及民主党都面临选举压力,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维护个人政治利益之间,拜登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可以预见,我们与美国直到24年大选结束之前,都将处于“打打谈谈”的新常态,甚至不排除由于拜登政府的竞选压力,而导致中美之间“只有打,没法谈”。
所以我们既不用对中美关系过于悲观,也不要因为一两位美方高层访华,就认为两国能偃旗息鼓,具体还是要看美国的行动。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躬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