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作文的三点捕捉

问茶悟道 2024-06-12 08:18:1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这是今年高考作文的主题框架,由此我们来捕捉这一现象衍生出了哪些信息。 捕捉一:没有统一的起跑线 记得我和大家讲过一个故事,在我读小学期间,村子里有自行车的人家都寥寥无几,但那时城里的生意人已经开上了桑塔纳轿车,后来有了黑白电视机,又看到了美国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于是我和弟弟讲:“有钱人比没钱人多活了一个时代”。 从现实层面我们显然是可以这样理解的对吗?就像李鸿章看到美国的建筑后那种落差感,因为它是时代的鸿沟,是新旧文明的相互碰撞。 谈理想、情怀,谈刻苦、认真;它的确是可以在同一个起跑线,但文明做不到;非洲的土著没日没夜的狩猎,也抵不上在我们国家随处可见的养殖户。 谈到人工智能,我们马上就会联想起chatGPT和sora,如果高考学子的父母正在使用智能软件配合工作与农民工父母含辛茹苦的积攒学费,他们的孩子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会有多么的不同;前者以身为教,后者的孩子可能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连刷个抖音都在自我克制。 感受到没有,不是大家都用不起互联网,而是认知的天地之别;当然还有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可能连手机都没有使用过,这个命题对他们来讲无疑是未知生物。 讲到这,还是重复一句老话,一切都是矛盾共生体,关键是看到白的一面还是黑的一面,因为发展是不可逆的,所以我们只能最大程度用好白的一面,同时谨慎避免它黑的一面的扩散,这就是趋利避害;如果选择拒绝,因为发展不会停滞,那就等同于拒绝了时代,就是民国都成立了,咱非得留着辫子、遛着鸟,继续上朝。 捕捉二:社会进入新一轮文明 高考无疑是人生当中几个重要事件的其中之一,虽说今天考试难以再改变命运,但它的象征意义始终存在;18岁的孩子们,正是成人的分水岭阶段,这个命题无疑在告诉莘莘学子们,你们的未来是要携手人工智能去度过的。 毛主席对着广大青少年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孩子们终究是要踏上社会,进入到各行各业,成为国家发展的一批又一批中坚力量,在成人的那一刻,这个命题就像一个新朋友首次向他们伸出了问候之手,仿佛在说:“以后请多多关照”。 60年代与农具为伍,70年代与机械为伍,8090年代与互联网为伍,0010年代与人工智能为伍;就是如此清晰的逻辑线,就是时代发展的脚步,就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不同的世界。 当然,学生们是朝气的,是善于吸收新知识的,是刚好迎合这个时代的;已经走入社会的我们则更应该当好一名“学生”,因为年纪越大,思维越固化,越相信传统的经验,越沉溺于长期以来的习惯,越难以吸收新的理念。所以社会中的你我,更应该学习,不要让时代的发展把我们抛弃在历史之中。 捕捉三:一切都是工具的进化 从石器时期开始,石头和棍棒就是工具,到冷兵器时期,工具发生了进化;同理耕田的牛,拉车的马也是工具,后来有了农机去耕田,汽车来运载,也是工具发生了进化。 互联网是什么,当然也是进化后的工具,但人工智能似乎就显得模糊了,因为人驾驶马车,人驾驶汽车都是人在驾驭,无人驾驶是怎么回事?它真的不需要我们人类驾驭了吗?困惑由此在社会中形成。 工具发生了质的变化,但工具依然还是工具,人类驾驭工具从可见层面已经开始转向不可见层面,从形而下开始转向形而上。 信息文明让人机协作可以处于不同的空间,很简单的例子,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操控安装在家里的监控摄像机;再比如无人驾驶虽然不需要人类的操控,但是它的生产创收会自己据为己有吗?那就需要有人类的意识及需求,但显然它们并不具备,所以,创收依然是人类享有。 因为工具的进化使得文明的发展进入到了加速度阶段,自然就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与物质资源,剩下的无非是上层人类如何去制定分配的问题。 人工智能是目前可见最完美的人类创造出来的工具,无论它怎么发展,只要是有“道”的人在驾驭它,它只会给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别忘了,一切都是矛盾共生体,同时,发展是“天道”的规律,是不可逆的,唯有顺之者方可昌隆。 以上三点思考,大家品鉴。
1 阅读:1

问茶悟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