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红军被十万国军紧逼,一战士想出渡江之计,毛主席:军中神人

友鸿阅览趣事 2024-11-07 06:31:17

说到“用兵如神”,大多数人都会想起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毛主席在军事上的造诣可谓是登峰造极,然而聪明如他也曾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战士表示佩服,并称他为“军中神人”。

1934年,十万国军如狼似虎地对三万红军紧紧逼迫,红军的局势危急到了极点,可谓是面临着生死的考验,国民党布下了“天罗地网”,红军想要生存就要渡过乌江,然而乌江凶险,如何渡江成了一大难题。

国军渐渐逼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战士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堪称绝妙的“渡江之计”。

让当时的红军绝境逢生,这名战士也让毛主席赞叹其为“军中神人”,那么这名战士是谁,当时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红军的困境

说到此,就要先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1934年,当时的红军由于错误的军事斗争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彻底失败,八万红军仅剩三万。

为了保留革命的火种,幸存的红军部队踏上了漫漫的长征之路,进行战略转移,然而几万人的红军也不是说转移就能轻易转移的。

国民党的追兵步步紧逼,蒋介石更是亲自指挥,想要将红军“扼杀”。

好在这时红军内部及时进行了调整,1934年周恩来召开黎平会议,会议否定了之前博古、李德的错误军事路线,制定了新的行动方针。

然而博古、李德以及部分将领仍然坚持要将红军带回湖南寻找红二、六军团,可当时国民党中央军在后穷追不舍湘军在湖南境内“守株待兔”。

如果红军进入湖南很可能会被“前后夹击”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包围。

在此情形下,红军于同年12月31日在贵州候场再次召开会议,史称“猴场会议”,会议彻底否决了博古、李德等人试图“死灰复燃”的错误军事路线。

并做出了强渡乌江的决定,以此来重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而毛主席也重新获得了军事领导权,形势刻不容缓,毛主席迅速指示红军部队强渡乌江。

蒋介石本来想着等红军踏入他的包围圈,将红军“团灭”,却见红军忽然改变了动向,也是慌忙应战,他调动了乌江周边的国民党部队和地方武装,企图将红军于乌江沿岸歼灭。

在外是穷追不舍、伺机而动的敌人,如此紧迫的情况下红军内部却又有“意见分歧”。

当时红军内部有一些人并不支持“强渡乌江”决定,他们认为这并不能让红军逃出生天。

而且在渡江中途红军是没有什么还击能力的,这时候一旦被国民党军队追上,红军就成了“活靶子”,部队很可能就此造成巨大损失,这时有人提出不如改去湘西,会合湘西红军部队。

这个提议毛主席并非没有考虑过,可蒋介石能做到国民党的一把手,又岂是“等闲之辈”。

毛主席断定蒋介石已在湘西设下“埋伏”,就等着红军去找其他的兄弟部队汇合。

在此情境下红军想要跳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为所剩部队赢得宝贵的休整时间,不得不强渡乌江。

天险乌江

然而这时问题就来了,红军该如何渡过乌江呢,毕竟乌江不是小溪河渠,而是水流湍急地大江大河,十分凶险,并不是说渡就能渡过的。

渡江的命令一下达,在猴场附近驻扎的工兵营营长王耀南接到指示立刻赶往了乌江边的江界河渡口,虽然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要执行的任务是什么,但他知道情势刻不容缓。

在他的号令下整个工兵营的士兵紧急集合,跟随他徒步赶往目的地,工兵营的职责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们虽不用上阵杀敌,但他们同样“至关重要”。

抵达乌江后王耀南也知道了自己要执行的任务,在1月3日前驾起横渡乌江的浮桥,配合主力部队渡江战斗。

王耀南被毛主席称为“工兵专家”,战地工程经验丰富,立功无数,可当他走到江岸,看到乌江湍急广阔的江面时,心里却没了底。

无他,乌江的江面宽广,水流又这么急,而且当时红军的设备材料也非常有限,难上加难的是国民党的军队即将赶到乌江,留给他们建桥的时间不足三天。

王耀南心知以红军现在的设备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乌江上架桥。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时对工程学极为精通的何涤宙也表示红军现如今并不具备在乌江上搭桥的条件。

可当时国民党的十万兵马距离红军的距离仅有100公里,如果不把桥建起来战士们该如何渡过乌江,没有桥数万红军可能会覆灭于此。

就在所有人都为此焦头烂额之际,王耀南手下的一个小战士却站了出来,并声称自己有架桥的办法,这可让军中炸开了锅,急忙问他办法为何。

军中有神人,神人出妙计

这个小战士就是石长阶,他在长江边长大,可以说是见惯了大江大河,对江边居民的生活也十分了解,也有“渡江”的经验。

他献上一计,他告诉王耀南,许多住在长江边上的居民都是用“篾绳”做材料驾浮桥渡江,篾绳是一种特殊的绳子,是用剖开的竹子做成,这种绳子浸水后反而更加结实有韧劲。

他表示可以沿着制作好的篾绳铺设竹竿,从而驾起一座简易的浮桥。

王耀南听闻此言也重新燃起了希望,他用石长阶的方法拿起竹子一试,发现这果然是架桥的好材料。

王耀南在此方法上又做完善,先用竹子制作成竹筏,然后利用制作好的篾绳铺设竹筏,这样就可以更快地铺设起一座浮桥。

时间紧任务重,确定好渡江计划后,王耀南立刻着手铺设,他让工兵团的成员们立马去砍伐收集竹子,他还嘱咐但母竹可以繁衍新竹,要就给当地的百姓,不能随意砍伐。

因为时间实在紧迫,王耀南开始带着钱去江边雇佣人手,江边百姓听闻此消息后都成群结队的赶来帮忙,并表示不要钱,他们自愿帮助红军。

“军民鱼水情”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但红军也知百姓生活的不易,刘伯承下达了命令,每砍伐一颗竹子,就要给当地百姓留下十枚铜钱。

血肉筑桥,精神长存

在战士们和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建桥所需的原材料终于收集足够,有了原材料后王耀南和战士们开始加班加点地制作篾绳和竹筏,然后选择了一处大约350米河面,开始铺设浮桥。

架桥的过程一如想象中的艰难,守在乌江对岸的黔军看到红军的行动时,也意识到了红军想要做什么,他们开始朝着水里的红军开枪扫射。

一颗颗子弹破空而来,桥的对面是火星点点,但战士们并没有因此停下手里铺桥的动作。

一个扛着竹筏的战士倒下立马有另一个接替,江面被战士们的鲜血染红,可桥却越铺越远。

在红军开始铺桥之前,已经两次渡江失败的战士们再次迎着冰冷刺骨的江水偷偷渡江,他们潜伏在对岸等待时机行动支援。

铺桥开始他们便在河对岸牵制黔军,他们压制了一部分黔军的火力,为铺桥的战士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同时炮兵连也连发数炮,用火力掩护渡江的战士们。

浮桥一点点延伸至对岸,战士们借助浮桥前赴后继地渡江登岸,与对岸的黔军正面较量,对岸的黔军被红军的气势吓得四散奔逃。

曾经全世界的专家都认为乌江上不可能架起一座桥,更何况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物资匮乏的年代,但红军建起这座桥却只用了三十多个小时,创造了一个“奇迹”。

然而这个“奇迹”,这座桥是无数战士用血肉铸成的,他们的生命停留在了乌江奔腾的江流之中,当初提出渡江办法的石长阶也在这场战役中牺牲,怀中是还未寄出去的家书。

他的名字或许并未被历史所铭记,但他的智慧和勇气却永远镌刻在长征精神的丰碑之上。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无私奉献、英勇善战的将士,才使得红军能够在逆境中崛起,最终赢得胜利。

结语

在长征途中,红军不仅面对着数十倍于己的敌人,还时常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质条件等多重挑战。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之中,红军将士们却能突破重围取得胜利,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我们如今的和平,是他们用血肉铸成的,让我们向那些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红军将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缅怀之情,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亘古长青永不言忘。



0 阅读:54

友鸿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