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掉35岁的打工人,是不是应届生就有岗位了?

小薇看职场 2025-01-09 20:00:50

在当下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中,35岁打工人与应届生似乎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挑战。一方面,35岁以上的职场人遭遇裁员潮,被贴上“年龄大、成本高”的标签,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应届生刚出校门,却也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岗位稀缺、薪资预期与现实差距大等问题接踵而至。这不禁让人思考:35岁打工人遭遇裁员,是否真的意味着企业把更多岗位留给了应届生?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职场竞争并非简单的零和博弈,大家各有各的难处,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人倒下,就有人能顺势上位。

一、35岁 VS 25岁:职场的两条平行线

企业对人才的看待是分层的。对于0-3年的职场新人,企业更注重其学习能力、成长潜力以及与企业价值观的契合度。这些年轻人要么没有工作经验,要么经验尚浅,企业招他们进来,会给予充分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期待他们能快速成长,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而对于35岁以上的打工人,企业则期待他们能立即上手解决问题,甚至带领团队完成项目。这些职场中坚力量,要么是团队管理者,要么是专业领域的专家,企业更看重他们过往的成事经历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这两条职场轨迹,本质上是两条平行线。公司不会因为裁掉一个35岁+的员工,就自动腾出预算招聘两个25岁的年轻人。同样,也不会有35岁的打工人主动降薪去做应届生的工作,从而让出应届生的岗位。市场上的岗位减少,是35岁职场人面临淘汰门槛,也是25岁应届生毕业即失业的共同困境。只有当市场繁荣,机会众多时,这些年龄相关的职场话题才会逐渐淡化。

二、求职难的原因:失业类型的剖析

常见的失业类型有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个人在寻找新工作过程中的时间延迟,如搬家换城市找工作;季节性失业是因季节性需求变化,如旅游行业淡季;结构性失业是经济结构或技术变革导致某些行业需求减少,如传统媒体衰落、房地产行业调整;周期性失业则是经济衰退时整体需求下降引发的裁员潮。

目前,我们所处的并非典型的周期性失业阶段,经济整体稳中向好。职场人面临的求职难题,更多是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交织。技术迭代、产业升级使得一些岗位消失,而新兴岗位又要求不同的技能,导致求职者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同时,个人在职业转换或地域迁移过程中,也会遇到求职的暂时困难。

三、解题思路:做深与做广的平衡

在职场竞争中,提升个人价值是关键。巴菲特曾建议,抵御通胀最好的方式是投资自己,提升个人的赚钱能力。在当下职场环境中,这一观点依然具有启发性,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一方面,我们可以深耕专业领域,成为细分市场的顶尖人才。无论是医生、律师还是程序员,只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极致,就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在某一领域做到最好,且有些岗位的替代性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拓展技能广度也是提高性价比的有效途径。成为π型人才,即在两个专业领域都有深入的造诣,同时还能胜任其他一些工作,能让自己在团队中更具价值。例如,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人员,如果除了运营能力外,还能熟练进行数据分析,就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总之,35岁打工人与应届生在职场中各有优势与挑战。35岁职场人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能力,但需面对年龄与成本的偏见;应届生则拥有充沛的活力和学习能力,但缺乏经验和职场认知。双方都应积极调整心态,提升自身竞争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职场竞争不是零和博弈,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动行业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人际交往的两大禁忌,一定要注意!​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