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大师叶少兰:一生把一件事做绝,跟妻子谈异地恋

西画爱娱乐 2025-01-21 15:59:35

在上世纪70年代的北京城,一个年轻的梨园子弟开启了他的艺术征程。他就是叶少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当代叶派的领军人物。

叶少兰出身于京剧世家,祖父叶春善创建了享誉戏坛的"富连成"社团,父亲叶盛兰是开创叶派流派的京剧大师。按理说,在这样殷实的家学渊源滋养下,叶少兰理应得到无数锦衣玉食的馈赠。

但事实上,他的成长之路并不比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更加轻松。那个年代的四合院生活条件十分简陋,阴暗、潮湿、破旧的环境就是叶少兰练功的场所。"小时候满身尘土,活像个小泥猴子",他笑着回忆那段峥嵘岁月。

慈父的谆谆教诲,使叶少兰从小就懂得了艺路的艰辛磨砺。即使在寒冬腊月,他也被要求在冰天雪地中拉腔练功,丝毫不受宠爱。这份严格的家教造就了少年叶少兰孤芳自赏、吃苦耐劳的艺术家品格。

千锤百炼的岁月蹉跎

3岁那年,叶少兰开始跟随家人学习京剧,拜师于京剧大师茹富兰,学习了《探子庄》一剧。10岁进入中国戏曲学校后,他踏上了系统学习之路,在此经历了种种艰苦磨练。

当年的学艺条件可谓"苦"字当头:寒冬腊月练功时,老师们往往会使用"扣后背""撕腿"等狠辣手段,将学生磨砺到痛不欲生。叶少兰始终咬紧牙关挺了过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学这一行就得从小吃苦头,才能把基本功打好根基"。

10年的寒窗岁月里,叶少兰用勤奋刻苦的品质换来了扎实的基本功。这份杰出的专注劲头,后来也获得了S长们的高度赞誉。

一去不复返的梦魂之地

1962年,叶少兰从戏曲学校毕业,本该意气风发踏上舞台的他,却遭遇了一段无法回避的挫折。由于嗓音突然转变,加之家人的高期望,使叶少兰一度失去了信心,无法如愿在舞台上献艺。他放弃了回家的机会,选择留在学校任教,并潜心钻研各路艺术精髓。

"那段日子很难熬,我一个人对着镜子练功,总是提醒自己不能半途而废。"叶少兰的眼神黯然说起当年的苦況,"爸爸给了我很大压力,我必须全面达到他的水准,才不会给家训抹黑。"

叶少兰这股孜孜不倦的专注劲头,终于在一年之后渐见成效。嗓音恢复往日状态,加之扎实的功底,1972年他加入J区战友京剧团,重新在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艺术。

惊艳绽放的芳华绽放

这一炽热时刻,拉开了叶少兰辉煌人生的序幕。在随后的数年间,他一骑绝尘,赤果果地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无可取代的艺术价值。

1978年,叶少兰主演了一出京剧《谢瑶环》,出色的表演一举成名,被业内人士称为京剧界的"奇迹"。此后更是挥斥方遒,接连在多部剧目中作精湛的演绎,如《吕布与貂蝉》《罗成》《周仁献嫂》等,无不赞叹有加。

1983年,叶少兰获得了第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无疑是对他杰出艺术贡献的最高肯定。此后,他又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如1986年获美国富布赖特国际学者称号、1999年获美国终生成就奖等。

更令人瞩目的是,叶少兰还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成为京剧界唯一的"将军"艺术家。可以说,他已踌躇满志,傲视群雄,成为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有观点认为,叶少兰之所以能够独步艺坛,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他的妻子许嘉宝。两人是戏曲界的姐夫相好,共同在舞台上塑造了诸多经典形象,相得益彰。

生活的缤纷无疑为艺术增添了绚烂的色彩。1975年,叶少兰与许嘉宝结为夫妻,两人相濡以沫,堪称艺坛绝佳的搭档。直到2009年,许嘉宝因病去世,享年仅64岁,叶少兰黯然神伤,但依然全身心投入艺术事业。

走过人生的百转千回,叶少兰对当代戏曲舞台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多次呼吁重视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反对一些演员过于追求炒作和吹捧,而忽视了基本的专业技艺。

"新编京剧戏剧改了个遍,可观众买不买账?一部新戏上演三场就停演了。"叶少兰直言不讳地批评道,"我看有些演员是想一夜成名,对基本功却是了无痴心。"

叶少兰强调,艺术无他,唯手熟尔。演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真本事说话,用扎实的功底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取胜,而不是依靠噱头和铺张浪费。

直白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代宗师对艺术理念的执着。作为叶派的传人,叶少兰用自身的艺术人生诠释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至理名言。

一任现世游伴杀青

步入耄耋之年的叶少兰,已然是风烛残年。但这位艺坛泰斗决不会在生命的终岁从艺坛上谢幕,他依旧孜孜以求,传承扬扬不忘。

"我已经80多岁的人了,可从未想过要退休。"叶少兰说,"我要一直干下去,直至倒在京剧院子里为止。"

如今,这位老者已成为一股凌厲的艺术旋风,时刻鞭策着后辈们勤于砥砺前行。他还在世,京剧的明灯就永不黯淡。

一代宗师的艺路溯源,实为一部精彩绝伦的人生传奇。叶少兰用自己的一生,展现了一种纯粹的艺术追求、不屈的斗志和顽石不渝般的艺德操守。

他经历了贫苦潦倒的成长环境、艰辛的学艺岁月、事业的阴霾与辉煌。最后终于登上了巅峰,成为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而在耄耄之年,他依旧孜孜以求,殚精竭虑地捍卫和传承着这门古老的艺术瑰宝。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