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一股强烈寒流强势侵袭台湾地区,给当地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据台湾《中国时报》9 日报道,自 8 日寒流来袭后,截至当日晚间 9 时,全台各地共有 78 人疑似因强烈寒流导致猝死,此数字令人痛心不已,同时也为全社会敲响了应对极端天气的警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44ef15bf04d949519ff0549222981ee.jpg)
从各地的分布来看,台北市有 11 人、屏东县有 10 人、台南市有 9 人…… 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也是无数家庭的悲痛。而在这些不幸离世的人中,死者大多为年长者。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寒冷的抵御能力较弱,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心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更容易发作,进而危及生命。
这起悲剧的发生,也暴露出台湾在应对极端天气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民众的防范意识不足。许多人可能对寒流的威力预估不够,未能及时增添衣物、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一些独居老人,由于缺乏家人的照顾和提醒,更容易在寒冷中遭遇危险。其次,社会的应急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在寒流预警发布后,相关部门虽然对 20 个县市发布了低温特报,但在具体的执行和保障上,或许还存在漏洞。比如,是否有足够的资源为弱势群体提供保暖物资和紧急救助;社区、基层组织在寒潮期间对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的关怀和巡查是否到位等。
极端天气的危害不容小觑,此次台湾寒流事件并非个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愈发频繁,无论是暴雨、高温,还是严寒,都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这不仅考验着个人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更考验着整个社会的应急管理体系和保障能力。
面对此类情况,我们每个人都应增强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了解天气变化,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年长者和身体较弱的人群,家人更要给予关心和照顾,提醒他们做好保暖措施。同时,社会各界也应携手合作。政府部门要完善应急预案,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及时储备和发放保暖物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社区可以组织志愿者,对独居老人、困难家庭进行走访,确保他们的安全;医疗机构也应做好应对突发疾病的准备,提高救治效率。
台湾寒流导致 78 人猝死的悲剧,是大自然给我们敲响的一记沉重警钟。只有每个人都提高警惕,社会各方面都积极行动起来,我们才能在极端天气面前更好地保护生命安全,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