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解《论语》心得之|孔夫子的实事求是应该如何去做

婵道评文化 2024-03-19 03:18:08
引言:

即使,青草深深,无人问津,吾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篇仅为记录个人学习缠师解《论语》的心得。有些东西只看不写,会忘记得很快,看了,能写出自己的心得,才可以说懂得了一些。

内容过于晦涩,有缘者一起走一段,即为欣喜。

一家之言,仅作为一个视角,杠精者留下观点本人也不会回应。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一、常识的偏差及由来

1、常识。

通常,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看到这句话,我初始也是感觉没什么可讨论的,通常的理解:“众人都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都喜爱他,也一定要去考察。”

2、偏差。

如果,按照通常的理解:

众,众人,这个众的程度是多少才能算众人,一百人、一千人还是一万人?

之,指什么?好、恶的“之”要考察,那不好、不恶的“之”呢?

一百人“好之”、一百人“恶之”的呢?这种的怎么办?

这不是抬杠,且往下分析。

3、由来

常说的“众好之”、“众恶之”从断句开始,就是不妥当的。初始逻辑,就是把“我众”与“你众”作为了对立面,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其根源就是“我本位”,来自于两千多年来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是腐儒酸生及其徒子徒孙的折腾。

“道、人、众”是“我本位”逻辑下产生的元素。

“我本位”产生的“我之道”就是真理,当“我之道”不能被众人所接受,那就高举“道本位”的大旗,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反抗多数人的暴政;当“我之道”宣扬成功,让“众人之道”与之同,那少数服从多数,万河归海,就要“君本位”,否则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二、缠师的理解

1、从断句开始,摒弃“我本位”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众,是指众相、众生相。既包含大众,也包含小众。既包含人的相,也包含事物的相。指现实中的一切现象。

金刚经有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金刚经里此处的众生,指的是有生命的东西。

而夫子说的“众”,包含了有生命的,也包含了没有生命的,指的是万事万物,all 。

2、人是情绪的、好恶的

人区别于机器的一个基本方面,就是情绪、感情,这是基因带来的,生而有之。

认为好的,就会喜欢;认为恶的,就会厌恶。这是人之常情。

3、小结一下

众,指现实中的一切现象。好之、恶之,此处的“之”就是前面的“众”。

人,以之为好而好之,以之为恶而恶之。因为人是有感情的,那对现实中的现象,就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情绪,认为好的就会喜欢,认为恶的就会厌恶。

举个例子:最近二毛不老实,想加入OM,大毛看他不听话,就教训二毛。这一事件,在和平爱好者看来,是大毛不对,是战争的发起者。在某些西方政客眼里,这是他们计划当中的,尤其是幕后的丑国。了解历史由来、知道大部分事情经过的人民,知道是二毛不地道,那个司机根本把控不了二毛,二毛的人民也不想这样。

所以,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而且有些方面是无法避免的,就会影响其判断,做不到实事求是,做不到全面调查,只看到了他想看到的。

4、察。

必,必须,没有商量的余地。不仅仅是表达一个态度,也是必须要去做的。

察,分辨、明察、知晓、调查。毛泽东同志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此处的调查,就是察。

如何去“察”,这是关键。

前面说了,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那么“察”就必须要注意去除自己的立场、利益、好恶,否则就是带着有色眼镜察,盲人摸象的察,是不可能成功的察。

察,就要当下直观地去察,不带立场、利益、好恶,是什么就是什么,全面的、客观的、不掺杂个人感情的去察。

孔夫子的察,就要摒弃立场、摒弃好恶、摒弃情绪,不用主观的臆测代替客观的观察,不用彼岸的幻想代替此岸的现实,当下直观,才能察到现实,

三、总结

解释:一切现象,当被认为是恶的,就会被厌恶,对此必须摒弃一切厌恶,当下直观;

一切现象,当被认为是好的,就会被喜欢,对此必须摒弃一切喜好,当下直观。

缠师喜欢用当下直观这个词语,我理解是让人做一面镜子,镜子是最能直观的反应当下情况。最近看过豆豆的天幕红尘,见路不走所包含的:一切以当下的条件为前提,实事求是,的这个含义。当下直观、见路不走,我认为都是实事求是的一种表达方式。

要做到实事求是,前提是“实事”,而后才能求是。要“实事”,则必须当下直观的察,见路不走的察,摒弃好恶的察。在“实事”的基础上,再去“求是”。

0 阅读:0

婵道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