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战死投降比120:1的惊人内幕

杨培川 2024-08-12 10:26:21

日军战死投降比120:1的惊人内幕

二战时期,盟军战死与投降的比例是3:1,日军的战死与投降比是120:1。

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的神风特攻队更是选择了自杀式攻击,这给西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军这么高的战死投降比,“宁死不降”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武士道。

武士是中世纪时期效忠于诸侯的私人军队,他们的行为规范就是武士道,在当时,为主人效忠而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当时的东方有文士阶层,“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到了日本,这种愚忠演变成了武士阶层。

但是,日本对武士的苛刻,远超很多封建王朝的愚忠,它在道义上具有强制性,如果没有光荣完成军事任务,就必须自杀谢罪。

一般来说,自杀过程中,日本武士要在多个证人面前,实行高度程式化而又极端痛苦的剖腹仪式。

近代的日本统治者认为武士道有利于军国主义,增强战力,又把它强化了,例如1890年,日本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是日本全民全军全校的道德规范,要求无条件服从和效忠,然而在宣读《教育敕语》的时候,不止一位老师偶尔结巴,他们最终都因为“亵渎圣文”而自杀谢罪。

第二个原因是,在军事化管理中,从小给日本孩子进行高强度洗脑。

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玩具店几乎完全和战争有关,玩具士兵、坦克、军装、步枪、头盔、高射炮等等应有尽有,孩子们从小玩的是打仗游戏,有的孩子会把木棍绑在后面,幻想自己是人肉炸弹,日本老师教导他们:你们这样做是为国捐躯的英雄。

为了征服亚洲,日本在所有学校推行军事化管理,老师就是军官,当时有日本男孩解剖青蛙被吓哭,老师会大声训斥:“一只烂青蛙有什么好哭的?你长大后还要杀死一两百个中国佬呢!”

日本普通士兵和精英阶层,脑子里装的东西完全不一样,精英阶层和统治者没有把真实情况告知士兵,只是进行高强度洗脑和训练,把他们当做利刃。

在精英阶层里面,策划九一八的石原莞尔,曾经是辛亥革命的热情支持者,孙中山、袁世凯、鲁迅等中国人,都曾接受过日本人的帮助和教育,日本当时还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庚款奖学金,日本同仁会在中国建设了医院,桥本时夫等学者更是仰慕中国文化,日本外务省和军队中的专家,都很了解中国。

他们对中国是矛盾的,而且他们没有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士兵。

在当时的日本小学,几千名学生能排出完美的队形,步伐完全一致,这种纪律背后是疯狂的虐待和惩罚,学生和个体的价值完全被磨灭,所有人都得完全服从于军国这个集体。

因此当时忍受不住训练的日本学生和士兵,自杀的不在少数,挺过去的,就是军国的利刃。

日本当时的训练强度超过西方,英国军官任命,需要超过1372小时的课堂学习、245小时的课外自学,而日本军官的这两项指标为3382小时、2765小时,卷出了新高度。

除了身体训练外,士兵还必须学习外语、科学、历史、地理、数学等,都被要求要追求完美,为了降低自杀率,日本对考试结果一般不公布。

军事化管理的显著特征是封闭,学生和士兵所接受的历史和科学内容,被日本统治者歪曲,他们没有任何娱乐,心里只有日本的至高无上和为国赴死。

因此,在武士道、军事化管理和高强度洗脑的三重加持下,日军能心甘情愿地对美国进行自杀式攻击,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

此外,从小到大封闭的高强度训练,一旦在战争中释放,兽性也就会爆发出来,这似乎是日军往往变态的原因之一。

2 阅读: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