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一辈开荒的老军垦说,兵团连队基本上是始建于五十年代中期,最早是陶峙岳将军部下的各个连在驻扎在各个戈壁荒滩,后来就地转业而成立的。
起初只有五六十号人,四周全是人们戏称的三件宝,即:红柳,苇子,技草。人钻进苇湖,弄不好就迷了路,在里面瞎转悠就是出不来,说不定就会死人。
不久,便有了山东的、河南的、上海的知识青年成批相继到此,支援边疆并且在此地落户。之后,又有投亲靠友者陆续来到。这样,连队的住户便逐渐多了起来。人多起来之后,开垦的耕地也逐渐增多。人们过着一种集体而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生沾。但随看时间的推移,年龄也随之增长,个少人便开始考虑起个人问题,因为繁衍生息、成家立业毕竟是人生大事。
于是,组合的家庭也就出现了不少特色。有河南人找四川媳妇的,有上海人找河南媳妇的;有从口内接的,有自由恋爱的,也有领导参与介绍或半软半硬“逼婚”的,有女比男大的,也男比女人大的,丈夫比媳妇大七八岁也没什么稀罕,丈夫和老岳父一般大也是常事,一个家庭说二二种方言更是常有。
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口内出现饿死人的现象,而这里虽然粗粮多于细粮,却远远没有达到啃树皮吃野菜的境地,所以口内便有不少逃荒者闻讯流浪到此,人们就把这部分人称作“盲流”或“黑户”。“黑户”们的到来和结婚人数的增加,使住房变得紧张起来。
于是连队领导就组织职工加班加点的打土块,盖起一栋栋军营式土块房,分给每个家庭一间;有些等不及新房盖起的恋人们,只好将就着简易的“地窝子”或老式的“苇拱子”举行婚礼;
如果实在找不着房子,那就只好在集体宿舍里,打一简单隔墙,一对新人便在只有几平米的隔墙内住下,两口子亲热也只能是小心翼翼地行事:如果稍不留神弄出响声来,第二天立即会成为小伙子们抑或是全连职工们的笑谈。
随着家庭的增多,小孩也渐渐增多,何况那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家都是三四个、四五个小孩,不但小孩教育出现问题,就连职工们正常工作也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连队的托儿所和子女学校相继诞生。
后来改革开放,不少的下放人员和“黑五类”陆续得到平反,紧接着就有人调出连队,或支边人员调回老家。从这时候起,连队的人员开始减少。
到了八十年代初期,连队开始陆续实行土地承包,由最初的班排承包,过度到大组联合承包,一直到现在的个人承包,时间整整二十年。
而这时,最早来疆的那批人,也到了退休的年龄。退休后的人有一部份叶落归根,回老家定居去了:还有一部分人随着在外工作的儿女享福去了:剩下的一大部分留在此地,有儿女的跟着儿女,无儿女的就老两口单住着,安享晚年。
然而,这些退休者的儿女们,作为农场第二代军垦战士,从此便安顿下来,承包着父辈们开垦的土地。当然,也有不愿意象父辈们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和土坷垃打一-辈子交道的人,自己就出了连队,到外面闯世界,或打工、或经商、或做官等,自个儿闯天下去了。
混得好的从此就一去不回,再也见不着面。即使偶尔回一-趟,那也是发达之后的炫耀,见了连队的人,口中虽然很近乎,心里却在嘀咕“连队咋还是这么寒酸”。
也有混的不成人样的,在外面走投无路后,重新回来寻找发财之道,嘴上到处宣扬着“还是家乡好”。
其实呢,连队还是老连队,人还是那些个朴实厚道的人。所不同的是,连队住得房子比以往宽敞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提高,人的精神面貌也比以往强多了。
关注我,为你分享更多兵团连队的知识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