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哪吒2》登顶!四川人为春节档贡献票房超5.69亿
春节假期总是让人心生期待,每年都有无数的欢笑和回忆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涌现。
今年的春节也不例外,无论是旅游市场还是电影市场,都在这个充满喜庆的假期里掀起了一波热潮。
从1月28日到2月4日,今年的春节档充满了惊喜与璀璨。
据国家电影局统的数据,截至2月5日9时,2025年春节档的总票房达到了惊人的95.10亿元,吸引了1.87亿人走进电影院,创下了新的历史纪录。
这个被称作“史上最强春节档”的档期,真的是引人注目,让人无法忽视。
尤其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出乎意料的“成都造”影片在春节档期间斩获了超过50亿的票房,稳如泰山般地坐在冠军宝座,成为2025年春节档的无冕之王。
这不仅仅只是四川地区的观众的热爱,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
根据专业数据分析,四川省为这个春节档贡献了超过5.69亿的票房名列第六位,而在四川观众中,《哪吒》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总观影人次超过了640万。
而特别是在成都,电影票房突破了2.15亿,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这个成绩格外亮眼。
从预售期开始,2025年春节档便展示了极高的热度,预售票房持续刷新多项影史纪录。
一上映,便引爆了市场热情。
据专业数据显示,1月29日大年初一单日票房达到了18.07亿元,创下了观影人次达3521.5万人的新纪录,双双刷新了中国影史单日票房和单日观影人次纪录。
初一当天的场均人次和上座率更是达到了近六年的最高峰,整个春节档期间,单日票房连续6天保持在12亿以上,再次刷新影史纪录。
今年春节档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头部影片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
这个档期的影片大多是重磅IP的续作或改编作品,每部影片在上映前就已经达到了极高的热度,市场潜力巨大。
上映之后,口碑显现出关键作用,特别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其优秀的口碑迅速拉动票房,影片上映后连续四天票房都逆势上升。
它显现出了市场强大的“虹吸效应”,最终成功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电影票房纪录,《哪吒》系列电影也成为首部总票房突破100亿的中国动画电影系列。
《哪吒之魔童闹海》是由四川备案,导演饺子也是四川人,制作团队成都的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制作的一部地道的“成都造”电影。
影片不仅在春节档期间打破了“春节档单日票房”、“影市春节档票房冠军”、“影市春节档观影人次”等多个纪录,其影史排名也在不断攀升。
截至2月5日上午10时,《哪吒之魔童闹海》与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中国影史票房榜上分列第四和第五名。
如果《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能达到预期的85亿+,这将为中国电影开启一个全新的篇章。
除了《哪吒之魔童闹海》,今年春节档还有几部表现不俗的影片。
比如,系列电影的《唐探1900》,尽管在《哪吒》的压力下,但在下沉市场具有广泛的认知度,并且口碑有所回升,整体表现稳定。
另外,亲子群体为核心受众的《熊出没·重启未来》,在面对《哪吒》的冲击下,票房表现较前两部有所下滑。
春节,无论你选择看哪部电影,这个热闹的假期定会为你带来无尽的欢乐与感动。
电影作为大众娱乐的一种形式,已经成为庆祝节日的重要一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从握着爆米花坐进电影院那一刻开始,我们便与电影世界相融,跟随虚构却动人心弦的故事,欢笑、感动、泪流满面。
今年的春节档不仅刷新了多个影史纪录,还成为了电影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而在影院之外,街头巷尾同样年味浓厚,走亲访友、享受美食、游览风景,把春节过得红红火火。
网络上的讨论也热闹非凡,朋友圈里分享观影心得,微博上追捧电影剧情,各大视频网站的预告片和花絮被反复观看。
看电影过年,早已成为一种新年俗,一种亲朋好友欢聚佳节的标配。
随着春节假期渐近尾声,新的工作和学习生活重新开始,可那些陪伴我们度过假期的电影,那些感动和惊喜依然在我们的心中萦绕。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不仅展示了国产动画的强大实力,更突显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
作为观众,我们在一次次的观影体验中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和腾飞。
展望未来,让我们心中充满对下一个春节的期待。
期待更多优秀的国产影片横空出世,期待在大银幕前再次收获那份纯粹的快乐和感动。
这个春节你看了哪一部电影呢?
不管是哪一部电影,相信它们都为我们的新年增添了一笔亮色,成为我们美好的新年记忆。
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一种情感的纽带。
它让我们在瞬间的光影变幻中,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艺术的魅力。
春节档的成功,是对电影工作者努力的最大肯定,也是对观众们热情支持的最佳回应。
这个春节,让我们一同为中国电影喝彩,为自己在银幕前的每一刻雀跃,为每一个动人的瞬间点赞。
再见!
春节档,再见!
那些让我们难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