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一个偏远的小县,却藏着4处国保,绝对值得一探!

星之旅说 2024-06-08 11:27:26

长治沁县,晋东南一个偏远的小县。东连武乡、襄垣,西毗沁源,南接屯留,北与武乡及晋中市平遥县接壤。有上党“北大门” “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交通不便,但却藏着4处国保,大云院、普照寺、南涅水石刻、南涅水洪教院。

(沁县大云院)

沁县大云院(第五批国保)

沁县大云院,位于沁县城西郭村乡郭村,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北宋重建寺院,金大定年间(1161-1189)重修,题名大云禅院。现存山门为清代所建。正殿为宋代遗构,虽规模不大,但梁枋、斗栱布局疏朗,用材硕大,梁架结构简炼,手法古朴,主体结构保留了宋代形制。

(沁县大云院)

正殿坐落于高1米多的石砌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单檐悬山顶,屋面坡度举折平缓,出檐较深,檐出微微向上,具有柔和飘逸之感。正脊垂脊琉璃吻饰,口吞口,脊刹垂兽,色质浑厚,图案精美。西山博风、悬鱼、惹草点缀得当。内外墙裙上部与土坯墙间设防潮隔板,此种做法与平顺县龙门寺五代建筑西配殿相同。

(沁县大云院)

檐下柱头斗栱四铺作出单抄,补间施隐刻栱。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后搭牵通檐用四柱。前檐柱下青石莲瓣柱础,上雕覆莲瓣,花瓣清晰,刻制精细。檐柱的侧角升起显著,殿内两根金柱柱身粗大,柱头卷刹和缓,上施阑额与普拍枋,阑额不出头。

(沁县大云院)

殿内空荡无塑,梁架四椽栿搭牵金柱,斑斑驳驳,无彩绘及题记,东西山墙上还留存有部分壁画,线条流畅,人物神态逼真,并采用沥粉贴金的工艺,可与永乐宫、青龙寺壁画相媲美。殿前西侧有两碑,其中一块是金代敕赐寺名石碑,记载了金祟庆元年重修寺院与敕赐寺名之事,大意为:金大定十二年(1180)重修时,买到大云禅院这一空院名,后在金崇庆元年(1212)正式经批准使用。

(沁县普照寺)

沁县普照寺(第六批国保)

普照寺位于沁县城西约10公里的郭村镇开村村中。寺院背倚青山,面对沃原,周围民居毗连,树木掩映。现仅大殿一座,无碑刻,从大殿木构特征可推测为金代建筑。清《沁州志》载:寺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二年(488),距今已有近1600年的历史。唐元和年间(806—820)大修,金大定年间(1161—1189)重修,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顺治(1644—1661)、雍正年间(1723—1735)屡有增建与修葺。

(沁县普照寺)

普照寺坐北向南,原为西进院落。中轴线上原有天王殿(南殿)、大佛殿(中殿)、观音殿(后殿),两侧配殿、厢房、节义堂等建筑。并有方形千佛碑一通、大石佛像等石刻造像多尊。是上党地区以建筑宏伟而著称的佛教寺院之一。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将南殿、后殿及其附属建筑炸毁,现仅存大佛殿(中殿)及部分石刻造像(主要包含具有北魏晚期造像风格的四方柱形石造像碑,现已移至南涅水石刻馆保存陈列)。

(沁县普照寺)

大雄宝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单檐歇山项。殿内采用减柱造,后金柱呈八角形,柱头卷杀,柱脚升起显著。柱头斗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造,明间、补间、斗五铺作双抄重造,琴面昂。各部斗里转采用四铺作计心造法。梁架结构为六椽对前乳通檐用三柱,历代屡有修葺,但始终保持了金代建筑的风格特色。

(沁县南涅水石刻)

沁县南涅水石刻(第七批国保)

南涅水村是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北的一座村庄。1957年,在村里古寺庙遗址内陆续挖出千余件石刻造像,石刻以其出土地南涅水村命名。它与河北曲阳石刻、山东青州龙兴寺石刻、成都石刻,并称为20世纪考古界四大石刻发现。现陈列于沁县城南二郎山“南涅水石刻馆”并已对外开放。石刻雕琢于北魏太和年间至北宋天圣九年(477-1031),跨越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六个朝代。

(沁县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石刻题材以丰富多彩的佛教活动为主,融中国民间习俗与西域佛教为一体,分造像塔、单体造像、造像碑、碑碣等,其中造像塔居多,约四百余件。且多以四面开龛造像的方形石块叠垒成塔形,为国内稀有,大部为北朝遗物。石碑(包括造像碑)五、六十通,无论从形式,时代,书法都是难得的珍贵文物。碑刻主要是作题记用的,有文像并刻和纯文石刻两种,都是北魏永平三年至北宋天圣九年积累的民间石刻艺术品。

(沁县南涅水石刻)

这些造像石塔中间以佛、菩萨为主像,佛龛周边雕饰、建筑、帷幔、飞天、杂技、鸟兽、百卉、树木等,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逼真。单体造像近三百尊,多为佛、菩萨、罗汉,有的神态自若肃穆庄重,有的婀娜多姿,楚楚动人;或坐或立,体态各异。

(沁县南涅水石刻)

佛龛用龙首和各种花卉图案装饰。图案奇出多变,同是用龙首供装饰的,龙首取势却变化多端,有的垂首汲取,有的昂首欲飞,有的逍遥平视,有的怒欲吞云,有的嬉戏吐雾,有的口衔佩玉垂个体造像共50尊,大小不一,大的高3米余,小的仅0.3米,分佛、菩萨、罗汉三种。造像的衣着、形体、形态刻画得细腻、逼真、生动,型具有不同时代特征,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珍宝。

(沁县南涅水石刻)

这个小小的展览馆,看着不起眼,却在1999年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纪录片“中华之最”,被誉为中国民间石刻第一馆,2013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批珍贵雕刻,为我们研究佛教、美术、雕塑、建筑、书法等各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具有宝贵的文物价值。

(沁县南涅水洪教院)

沁县南涅水洪教院(第七批国保)

南涅水洪教院,初名“弘教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南涅水乡南涅水村北隅。现存为三进院落,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由南向北有:天王殿、二佛殿、大雄宝殿及其两侧的伽蓝殿、关帝殿。寺内现在的精华部分是正殿即大雄宝殿。

(沁县南涅水洪教院)

大雄宝殿始创于金,建于砖石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明间设板门,次间开直棂窗,檐下枓栱用材粗壮硕大,虽经历代修缮,仍保持着金元时期建筑的特点,正中央悬挂有巨大木匾,上书“勑赐洪教之院”,是金大定九年时的原物,极为难得。

(沁县南涅水洪教院)

前檐斗栱为五铺作出双杪,重栱计心造,第二跳华栱做假琴面昂,跳头出斜栱,琴面昂耍头及云状耍头共存,补间铺作隐刻。后檐斗栱不出跳。殿内厅堂构架,六架椽屋前后搭牵用四柱,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交直抵脊槫。

沁县传统民居

沁县传统民居的代表之作为土木二层楼,民间俗称“五檩二架大小方,四梁八柱二层楼。”五檩指所用檩条五根,二架指前后两坡搭椽,一搭椽一般为4—6尺,二搭椽为6—8尺。大小方指大梁上头加一根小梁,受力均匀。

四梁八柱指每根大梁由两根柱子支撑,是实际受力点。以三间楼为例,四道横梁就有八根柱子,山墙上也有横梁,墙内隐立木柱。如五间楼就成了六梁十二柱子。柱子很重要,从楼上到楼下,一根柱贯通,相当于现代建筑中的框架结构,坚固耐久,俗语称“房倒屋不塌”,道理就在于此。沁县的二层楼,楼上是让存放粮食的,两层之间有类似大梁的腰挺,腰挺上铺设棚板,即可囤存粮了。

沁县二层楼,一般为出檐椽,通风性能好,历一二百年没有问题。楼的外观,根据财力多寡,雅素不等。有钱人家,用精美木雕装饰一番,四个腰挺出头,常见福、禄、寿、喜等图文字样,还有的在窗棂、户檐上做垂花雕饰等。

大户人家,不仅有主楼,还有配楼,甚至四合楼院,几进楼院。大门也十分讲究,花费比两座楼用资还多,常见有二梁四柱五檩架式,门楼上通瓦脊兽,门柱上方施以木雕,雕刻以吉祥喜庆图案为主,如黄鼠吃葡萄、吉庆有鱼、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等。门前设五层石阶,两边安放石狮一对,门里设平安转扇,平时不开,从左右两边进出。中置匾额,常以名人题词,如“耕读传家”、“福禄祯祥”等字样,以显示主人身份。

沁县的二层土木楼,跟当地资源条件密切相连,因受地下无煤影响,烧砖不易,所以多为土木建筑。由于该县土厚水沛,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区域,历史上粮食一般可以自足,丰年便有存粮,地下多潮,所以建楼可以长期存放。包括取暖方式也与本地自然条件有关。特殊地理条件,决定了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沁县民居折射着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魅力。

永庆寺

永庆寺坐落于沁县二郎山脉,毗邻森林公园,遥望西湖,始建于隋末唐初,先名大悲寺,明万历36年沈王赐“永庆禅院”,历代多次修葺、增修,建筑宏伟,规模宏大。明末清初,著名高僧尺木禅师主持永庆寺。后永庆寺毁于历年战火。

2003年,永庆寺开始复建,历时十余年,逐步恢复大雄宝殿、山门、钟鼓楼、东西殿等建筑,达到永庆寺历史顶峰规模。沁县永庆寺与江苏南京永庆寺、江苏张家港永庆寺、浙江台州永庆寺、四川资中永庆寺、山东德州永庆寺等,位列当年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军,有时要学会放慢脚步,细细体会这里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这种味道是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漫步在街头巷尾,去学习、去体悟。

旅行不仅仅是看景、释放压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许你还在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许还在为生活琐事、感情纠结而烦闷,此时,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谁,如果想要获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劳的石匠与其妻巧手绣娘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宽阔,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0 阅读:138

星之旅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