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和儿女最好的关系:止

布衣粗食 2025-04-17 14:33:30

有一种叫犀头的昆虫,在做母亲的时候,一刻也不得停歇。

总是在检查卵的完好性,看一看,听一听,就怕有闪失,就怕有外来的伤害。

有什么风吹草动,它马上就又能身体挡住卵,并发出沙沙的声音,释放强烈的抗议信号。

有时候它累了,也只是在虫卵身边打个盹,绝不会睡大觉。

《昆虫记》里如此点评:“犀头有着一个昆虫所稀有的特点,那就是照顾自己家庭的快乐。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呀!这是一个奉献者的自豪。”

是啊,身为父母,怎么不爱自己的儿女呢?总是用一切的办法,把儿女保护周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女长大了,父母也老了,若还拼尽全力去育儿,结果是适得其反的。

古人云:“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人与人要保持长久而舒服的关系,需要的是礼仪,规矩,而不是操碎了心,又陷入自我感动。

老人和儿女不要走得太近,学会“止”的智慧,才好。

01

止步:不住一屋。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数的家庭,都有几个儿女。儿女一旦成年,父母就会让他们另起炉灶。

按照农村的习俗:“树大分丫,家大分家。”

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几代同堂。是外表的和气,也会因为每个人的三观不同,家庭开销无法分派,导致争吵不休。

分开了,这家庭矛盾自然就少了。

在封建时代,帝王有很多儿女,女儿会出嫁,儿子们会被派往地方,做藩王。并且规定,没有帝王的号令,藩王是不可以回京的。

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儿女,也只是在城里有一套房,这就让分家有了难题。

“办法总比困难多”,很多老人,宁愿自己住车库、杂房,也不和儿女一起住套房。这不是老人可怜,而是老人重新获得了自由。

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老人的时间、费用都可以自己安排。同时,会逼着儿女自己去筹集小家庭的一切开销。

就算真的没有办法分家的家庭,父母也要和儿女保持距离。比方说,不去儿女的房间里,不随意翻动儿女的东西。

分家之后,父母也少去儿女家。停下了常来常往的步伐,也就停止了三观不同带来的内耗。停止了对儿女的生活供养。

02

止语:不管家事。

古人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有自己的诉求。每个人都开口,那就会闹起来。总要有人,停止开口。

通常,老人喜欢唠叨儿女家的小事,以为自己可以凭借经验,处理好事情。儿女却因此烦恼。

最可怕的是,老人在家唠叨,在外也唠叨,让家丑满天飞。

东汉末年的曹操,带兵攻打袁绍的儿子袁熙,出发前就说:“今年破贼,正为此奴。”奴,就是指袁熙的妻子甄洛。

蹊跷的是,袁熙被打败之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第一时间遇到了甄洛,并且决定与其成婚。

曹操知道情况后,也赞同曹丕的婚事,说:“真吾儿妇也。”

事情已经办妥,但是曹操的手下孔融却抓住话柄,到处唠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最后,曹操一怒之下,诛杀了孔融,丑闻才慢慢平息。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些事情,家人之间都要小心翼翼地对待,最好是过去了,就别说了。若是外人说起,也要不搭理。

人老了,放弃各种唠叨,也别谈自己的经验,更不要说儿媳、女婿有什么不好。

让儿女的小家庭,消停消停,也就和谐多了。万一儿女闹离婚,老人也是看看,别做出选择。适当劝几句,也就够了。

03

止供:不求反哺。

很多父母,在生下儿女的时候,就带着这样的目标——让他们为自己养老。

《道德经》里有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父母们,养育了儿女,却不占为己有,不主宰他们,就是大恩大德。

一直指望儿女养老,这有道德绑架的嫌疑。特别是那些五六十岁就游手好闲的老人,他们的日常开销,都让儿女掏腰包。日积月累,这是儿女的巨大负担。

看当今社会,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老人的情况,真的不少。养老人的时候,还要养孩子,承担房贷,随时可能失业。这压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如果父母一开始不指望儿女养老,而儿女能隔三差五来看看,也会给点钱,这反而有了意外的惊喜。

父母们,从中年开始,自己准备养老金,存款,小房子。经济上不给儿女添加负担,这是起码的远见。

如果自己真的老了,走不动了,那也要允许儿女自由安排,是送养老院,还是带在身边,还是请保姆。别逼着儿女,按照老人的意愿去做,凡事多商量。

要明白,反哺是一种本性,而不是强求之下的行为。同样,父母对儿女的供养,是培育独立的人,而不是培养啃老族。

04

把儿女养大,这是一份真情。

但谁都不要感情泛滥,要学会止损。

父母和儿女是两家人,那么家庭之间的互动,就要有礼数;家,有大家和小家的区别;情,有血亲和夫妻的区别,什么都不能混杂在一起。

做一个通情达理、经济独立的老人,儿女只要搭把手就行了,这关系就顺多了。

人老了,住在自己的小屋里,夫妻相伴,吃饭散步,就是最好的晚年。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4 阅读:360
布衣粗食

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