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免费到花钱:明代度僧制度几经变迁,僧人如何获取“身份证”?

水绿看历史 2023-02-11 04:55:15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度僧,即指度人为僧,是经封建政权认可且承认其为僧人的出家之人。东晋以后,出家人数量不断增多,佛教势力不断膨胀,影响到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从唐朝开始,度僧权被朝廷收管,度牒成为一个僧人是否被国家认可的官方凭证。明时沿袭前朝的度牒度僧制度,国家通过发放度牒来控制僧人数量。

明朝建立初期,太祖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试经度僧制度,度牒的获取需要经过一定的考核。到明代中后期,度牒制度逐渐被鬻牒制度所取代。

明代度僧制度的巨大改变,不仅体现出统治者对僧众教徒管理的态度,更反映的是明代社会的动荡与时代的变迁。

一、明代前后两种不同的度僧制度

纵观明朝历史,曾出现过两种不同的度僧制度。

试经度僧制度

明朝初期,太祖深刻认识到了元末时统治者在宗教政策上的失误,对其进行了总结并采取了新的管理政策,即建立了完整的试经度僧制度。

这一制度的实施实际上是明太祖为了加强对佛教僧众的严格控制和限制。

在试经度僧制度实施以前,太祖下令给予全国僧尼道众度牒,并且罢免拿到度牒同时要上交的“免丁钱”。

洪武六年,太祖下令改变政策。《明太祖实录》中记载:

“若请给度牒,必考试精通经典者方许”

并且限制了女子的年龄:

“女子自今年四十以上者听,未及者不许”

试经度僧制由此实施。

由于出家之人可以享受到许多特权,度牒又为免费发放,并且考试较为宽松且频繁,因此一开始使得出家之人迅速增多。

为防止社会劳动力的减少,太祖又对出家人年龄作出限制“诏民年二十以上者不许落发为僧”。

另外,还限制了出家人的家庭出身以及出家人的身份,并且出家必须征得父母同意。在严格的管理下,明朝的僧人数量得到了很好的限制,加强了对佛教的控制。

鬻牒度僧制度

明朝中后期以后,度牒发放不再免费,而是要交纳相应的“免丁钱”,这是明朝之前统治者所采用的政策。

景泰二年,刑部侍郎罗琦奉命筹措军粮,此时,百姓们已经无力再上交军饷,于是便通过向出家人有偿发放度牒进行筹粮。《明英宗实录》中曾提到,

“僧、道赴彼纳米五石者,给予度牒”

这便是鬻牒制的开端。

成化至正德年间,鬻牒现象频繁发生,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其所得不仅用于军饷之中,还被用于赈济荒灾、填补朝廷亏空中。

至嘉靖年间,鬻牒度僧制被设为一项国家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被普遍推广。《大明会典》中对此有所记录:

“僧道照国初额设定数,每僧道一名,纳银十两,在内于两京工部,在外于各布政司”。

由此一来,试经度僧制度被废止。

二、度僧制度为何而变迁?

实际上明初制定的试经度僧制度已经很完善且成熟了,通过考核以及各种条件的限制,提高了僧人的整体素质。

试经度僧制度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四朝,到了正统时期,开始逐渐受到冲击,最后随着时代变化被鬻牒度僧制所取代。

表面上来看,一方面,正统时期后宫崇佛现象严重,度牒通过各种非制度化途径发放,试经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军饷,鬻牒制开始登上明代历史舞台。实际上,这一制度的变迁原因是多方面的。

国家对宗教的控制力下降

明初时期,动荡的社会初步安定。明太祖为了维护初步建立的政权,势必要采取措施杜绝一切威胁到政权的思想与势力。

为了避免佛教思想从宗教信仰发展为威胁国家安全的政治力量,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试经度僧制度。

在人数上,《明太祖实录中》规定:

“今后愿为僧、道者,府不过四十人,州不过三十人,县不过二十人”

在身份资格上则要求:

“不许军、匠、灶、站、违碍之人出家”

这些限制对皇权的巩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到了明中后期,由于社会矛盾的激化,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亦或是军事方面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明朝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

这一背景下,统治阶级已经无力继续向先前一样对宗教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使得一开始颇为严格的试经度僧制度逐渐向鬻牒制转变。

国家财政出现危机

正统年间开始,军屯、商屯等逐渐逐渐被废弃破坏,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导致朝廷的财政收入不断减少。

此外,军事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压力。内有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外有蒙古族瓦剌部兴起并频繁进犯,内忧外患,明朝军费开支大幅度攀升。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爆发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再加上统治阶级过于奢侈浪费,使得明朝财政入不敷出。迫于压力,当朝者只能想尽各种办法来增加财政收入,以“免丁钱”换取度牒之势不可避免。

弥补徭役亏空

自南北朝以来,僧道便有不向国家纳税,并被免除徭役的特权。由此来看,僧人数量多一分,国家财政收入便少一分。

因此,明代统治者为了弥补国家徭役的流失,开始借鉴自唐以来各朝实行的鬻牒制度。根本上来讲,鬻牒所得的钱财实际上是国家对出家人预收的徭役补偿费。

佛教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明朝中后期,儒正统儒家思想呈现下滑且崩溃的趋势,程朱理学的僵化和衰微使得佛教思想更好地进行传播与发展,并且加大了对统治者的影响,尤其是对后宫影响传播深远。

《明英宗实录》中记载:

“奉皇后懿旨,度僧三万”

可以看出这些度僧的设立并未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宫崇佛势力的扩张,不断地冲击并破坏着明初制订的试经度僧制度,侧面加速了度僧制度的转变。

官员倡议及推动

户部官员和督抚分别直接管理着全国和地方的财政,而解决好财政问题是他们的官途升迁之道。

为了自己的仕途,加上鬻牒制度是一笔不用费太多力气就能增加财政收入的轻松之计,因此他们往往会成为这一制度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由此可以看出,度僧制的改变是一个多种因素促使下的渐变过程,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明代国力的逐渐下滑。

三、度僧制及其转变之辐射

明代度僧制度的变迁,对明代社会及佛教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明初到中期的严密的试经度僧制度很好地控制了佛教的规模和势力,对社会的生产发展,和平稳定,以及封建政权的维护都具有积极影响。

佛教势力自南北朝引入中原后迅速膨胀,不断发展。唐代开始,君王为了控制僧众人数,抑制佛教势力,开始实行度牒制度。

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制度以及实施等问题,这一现象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僧尼数目一直居高不下,可能会衍生出威胁国家的势力隐患。明朝的试经度僧制度很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次,明代中后期通过鬻牒制度所得到的钱财与粮食,既为军队提供了军饷,也为灾民们带来了粮食与物资,使贫苦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也减轻了百姓们的交税负担,有利于社会的生产发展及维护国家统治。

另外,明代后期大量的度僧鬻牒,使得僧众素质高低不同,人员混杂,影响社会安定。许多僧人不行善事,作奸犯科,以僧人的便利身份行偷盗之事。

还有一些人打着僧人招牌妖言惑众,对抗朝廷。《明宣宗实录》中提到:

“为谣言惑众,诈称转轮王出世,作伪诏,纪涌安年号”

便是有歹心的僧人所为。

鬻牒价格较为昂贵,低至五两,高至十三两,很多人无力承担。因此明代中后期社会上出现了私度盛行、买卖伪造度牒、僧官借机营私舞弊等现象。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度僧制度及影响了鬻牒交易秩序。

在试经度僧制度实施期间,考试及申领度牒环节都在京城举行,彼时大量僧、道在其汇聚,影响了京城的治物价与治安。

结语

明代度僧制由试经制向鬻牒的变迁,不仅表现出了各朝统治者对于佛教管控的态度,更是明代逐渐衰微并一步步走向灭亡的侧面体现。

尽管鬻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经济压力,但无疑是扬汤止沸,是明代统治者的无奈之举。

明初时的试经度僧制对于现代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今人们想要出家为僧也需经过父母的同意以及年龄上的限制。

但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维护统治,更多的是国家对于人道的体贴与关怀。

参考文献:

《大明会典》

《明太祖实录》

《明英宗实录》

《明宪宗实录》

0 阅读:2

水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