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入账6.58亿,开启印钞机模式,吉利业绩“抢钱式”增长

莫逸舟谈车 2025-03-22 14:07:43

今年汽车圈最流行的词是什么?“寒冬”、“内卷”、“裁员”?不,都不是!而是——“一起过苦日子”。无数车企高管都在喊着“苦”,仿佛汽车行业已经跌入地狱,随时可能万劫不复。可事实真是如此吗?看看吉利汽车2024年的财报,你或许会发出一声惊叹:这“苦日子”,怎么感觉只有别人在过?

吉利汽车2024年的财报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炸响了整个汽车圈的“苦日子”论调。日均进账6.58亿!这可不是小数目,足以让无数车企羡慕嫉妒恨。2402亿的营收,同比增长34%;166亿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惊人的213%;更不用说那高达398亿的净现金水平了。这哪里是“苦日子”?这分明是数钱数到手抽筋的节奏啊!

有人会说,这只是个例,吉利汽车是幸运儿。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吉利汽车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深谋远虑的战略布局和精准执行能力的体现。

首先,吉利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押对了宝。当许多车企还在犹豫观望时,吉利汽车已经坚定地投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2024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88.8万辆,同比增长92%,成为仅次于比亚迪的行业第二名。这可不是简单的销量增长,而是市场地位的巩固和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吉利新能源板块从去年下半年就已实现全面盈利,这标志着其新能源转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要知道,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能够实现盈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其次,吉利汽车的海外市场布局也功不可没。41.5万辆的海外销量,同比增长57%,为吉利汽车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也让它在全球市场上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这表明吉利并非仅仅依赖国内市场,而是拥有全球视野,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这一点,很多只盯着国内市场的车企是难以做到的。

再者,吉利汽车内部的整合和调整也值得称道。“台州宣言”的发布,显示了吉利汽车进行战略调整的决心。极氪与领克的股权交割,几何品牌的整合,这些举动都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内耗,提升整体效率。这种果断的决策和快速有效的执行,是许多企业难以企及的。吉利不是简单的把几个品牌堆砌在一起,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对品牌进行精细化运作,让每个品牌都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当然,吉利汽车的成功并非没有挑战。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神仙打架”,卷技术、卷智能、卷价格……吉利汽车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面对这一现状,吉利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研发先进技术,推出“千里浩瀚”智驾解决方案,加码智能驾驶,试图在智能化领域抢占先机。这不仅仅是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更是为了保持其领先地位,持续获得盈利。

有人说,吉利汽车的成功是建立在高销量基础上的。没错,2024年217.7万辆的总销量,的确是吉利汽车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但这仅仅是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吉利汽车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利润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销量增长,这说明吉利的产品定价策略、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供应链管理水平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并非一蹴而就。

与吉利汽车的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车企都在叫苦不迭。但我们必须冷静地分析,这些车企的“苦日子”真的是行业整体的困境吗?还是自身战略失误导致的结果?

部分车企的困境,或许是由于战略方向的偏差,或许是由于产品竞争力的不足,或许是由于管理效率低下,又或许是市场判断失误所造成。他们没有像吉利一样,精准把握市场趋势,积极调整自身战略,从而错失了发展机遇。

当然,汽车行业确实面临着挑战。全球经济下行、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些外部因素无疑对汽车行业造成了冲击。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优秀的企业能够在逆境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而那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则会被淘汰。

吉利汽车的成功,为整个汽车行业提供了一个样本。它证明了,即使在“寒冬”中,只要战略清晰,执行有力,依然能够取得辉煌的业绩。这不仅仅是吉利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吉利的成功,更像一个警示:那些喊着“苦日子”的企业,是否应该认真反省自身的不足,积极寻求改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环境?

回头看看吉利汽车的成功路径,我们可以总结出几点关键因素:

第一,战略定力。吉利汽车在新能源转型上表现出了极强的定力,没有因为市场波动而动摇,最终取得了成功。

第二,技术创新。吉利汽车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在智能驾驶等领域抢占先机。

第三,全球视野。吉利汽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降低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

第四,精细化管理。吉利汽车内部的整合和调整,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第五,成本控制。吉利汽车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保证了其利润空间。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使得吉利汽车在“苦日子”中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而那些还在叫苦不迭的企业,或许应该认真学习吉利的经验,找到自身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环境。

总而言之,吉利汽车2024年的财报,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财务报表,更是对整个汽车行业的一份拷问。它让我们重新思考“苦日子”的含义,以及企业如何在逆境中寻求发展。吉利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战略眼光、技术创新以及高效执行能力的综合体现。而那些还在抱怨“苦日子”的企业,或许应该从吉利的成功中汲取经验教训,找到自身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改变,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吉利汽车2024年的业绩数据再次证明,在汽车行业,实力才是硬道理,而“苦日子”,或许只是少数企业才能体会到的“独特风景”。

0 阅读:33
莫逸舟谈车

莫逸舟谈车

莫逸舟说